鬼谷子之第十篇:謀術:4、聖人之道,在隱與匿

雖然是自己人,如果說有利於外人的話,就會被疏遠。如果是外人,卻知道內情太多,就必然陷入危險。不要強迫別人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不要拿別人不知道的事情去說教別人。如果對方有某種興趣愛好,就要仿效以迎合他的興趣;

如果對方厭惡什麼,就要加以避諱,以免引起反感。所以,要進行隱密的謀劃和公開的奪取。想要除掉的人,就放縱他,任其胡作非為,待其留下把柄時就乘機一舉消滅他。 那些遇到事情既不喜形於色也不怒目相待的人,是感情深沉的人,可以託之以機密大事。

對於瞭解透徹的人,可以大膽重用;對了解不夠透徹的人,有智慧的人是不會重用他們的。所以說,掌握別人的思想最為重要,絕對不要被人家控制。控制人的人是掌握大權的統治者;被人家控制的人,是唯命是從的被統治者。所以聖人運用謀略的原則是隱而不露的,而愚人運用謀略的原則是大肆張揚的。有智慧的人成事容易,沒有智慧的人成事困難。由此可以看出,一旦國家滅亡了就很難復興;

一且國家騷亂了就很難中安定,所以無為與智慧是最重要的。智慧是用在眾人所不知道的地方,用在眾人所看不見的地方。在施展智謀以及才幹之後,如果證明是可行的,就要選擇相應的時機來實行,這是為自己;

如果發現是不可行的,也要選擇相應的時機來實行,這是為別人。所以古代的先王所推行的大道是屬於“陰”的,古語說:“天地的造化在於高與深,聖人的治道在於隱與匿,並不是單純講求仁慈、義理、忠誠、信守,不過是在維護不偏不倚的正道而已。”

如果能徹底認清這種道理的真義,就可以與人交談,假如雙方談得很投機,就可以發展長遠的和目前的關係。

鬼谷錦囊:

鷹立如睡,虎行似病。在現實生活中用“藏巧於拙,用晦而明、聰明不露,才華不逞”等

韜略來隱蔽自己的行動,可以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表現低調些,做事情過於張揚就會

洩漏“事機”,就會讓對手警覺,就會過早地把目標暴露出來,成為對手攻擊和圍剿的

“靶子”。

保護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暴露,儘管這樣做會有損失,卻能避免更多不可預知的風險。

鬼谷子之第十篇:謀術:4、聖人之道,在隱與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