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越多越不可能设站?机场联络线增站有很多人在帮我们

为什么要写这篇?

最近百家号小猫奇谈有篇文章标题很吸引人《评上海轨道交通机场联络线的莘庄设站争议:居民越多设站可能越小

》很多读者都向主张机场联络线在莘庄地区春申路站或康城以东设站的天袁地访转发了,让我说两句。

居民越多越不可能设站?机场联络线增站有很多人在帮我们

百家号小猫奇谈的文章截图

首先,感谢小猫奇谈里文章里写到的“奇谈”!

文章里“上海轨道交通规划关于线路和设站的原则大约是这样的

设站是一个小范围的事情,跟地区的重要性关系不大

设站尽量选择空旷的地方,为未来预留发展空间

设站减量选择公共空间内,未来存在更新的可能性

常住人口密度越大,建设越成熟的地区,设站可能性越小

多一个站多一些运行时间,这其实也不重要”

袁童鞋身为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这样的原则还是第一次听到,感觉不像是为人民服务的规划部门的原则,而是地产开发商希望的原则。

袁童鞋感谢百家号友号作者小猫奇谈对机场联络线的关注,全文通篇来看,这篇文章袁童鞋解读为对莘庄地区不设站的“反语”,是个水平很高的高级黑啊。

常住人口密度越大,建设越成熟的地区,设站可能性越小?

彭浦新村、通河新村、凌兆新村、曹杨新村、桃浦新村、鞍山新村、共富新村、临沂新村这些居民比莘庄多得多的居民新村设站是为了什么?按照这个原则,这里居民太多,空间太逼仄,彭浦新村、通河新村都建到高架下面了,当初就不需要设站了,对不对?

浦东上南新村和上钢新村地区,是浦东早期建设的工人新村,人口密集,有成山路、长青路、耀华路三个车站,每站都是换乘站,成山路站这里每个出入口都是居民新村的弄堂,按照这个原则,太不合理,竟然还是两线换乘站,规划设计者怎么想的?不合原则啊,对不对?

设站尽量选择空旷的地方,为未来预留发展空间?

那太好了,崇明、金山、奉贤的居民有盼头了,空旷地多啊,东滩鸟比人都多,地铁崇明线快来,怎么还不造?

那个奉贤的5号线的西渡站,怎么离开浦江花园那么近,不合原则啊。南桥那么空旷,怎么还要走地下?太浪费纳税人的钱了。

曹杨路那种站点怎么站间距那么小?曹杨路到金沙江路800米都没有,不行不行的。

应该向周浦东站这种站学习嘛,周边留给开发商,地方土地出让金多多,周浦地区的居民好有获得感,干嘛还要再期盼18号线?不存在的,周浦居民对这种原则造出来的轨道交通出行很满意嘛,对不对?周浦居民快来回答一下,你们对16号线很有“获得感”对不对?

设站是一个小范围的事情,跟地区的重要性关系不大?

按照这个原则,虹桥不需要关注大范围它是长三角特等站、中国第七大机场的宏观区位,干嘛要在这里设站?浦东机场国内客流第二,打车即可,让出租车司机增加收入啊。

莘庄谈什么副中心呀?这里天荟、好世鹿鸣苑、金辉海上铭著动辄上千万,住的都是有钱人,去机场迪士尼都是自驾车,不需要轨交,对不对?

迪士尼一点都不重要,为什么要设站?去的小朋友和家长应该都坐私家车嘛,10元1小时,玩8个小时还不到100元,还不到迪士尼一家三口门票的十分之一呢,便宜。

好了,天袁地访今天也奇谈一下,这些原则是不是准确,我想我的读者们智商都挺高的,心中自有一杆秤。也感谢小猫奇谈友号对于机场联络线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