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明朝皇帝的瓦剌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

电视剧时尚达人


先说瓦剌怎么来的。

1367年10月,朱元璋北伐中原。第二年,大军逼近通州,元顺帝望风北遁。此后,在明军的打击下,加之元内部纷争,蒙古逐渐分为鞑靼、瓦刺和兀良哈三部。

三部的大致位置如下:鞑靼分布于大漠南北,瓦刺驻牧于叶尼塞河上游以西至额尔齐斯河之间的阿尔泰山一带,兀良哈居于大兴安岭以东、黑龙江以南、蓟辽边外地方。


三部中的鞑靼是元朝皇帝嫡裔所在地。兀良哈是成吉思汗之弟的后裔、故元辽王等的领地。瓦刺(原称斡亦剌)是蒙古高原及其北部诸部之一,后屈服于成吉思汗,属元岭北行省。元末明初,该部从叶尼塞河上游森林地区扩展到阿尔泰山附近草原地带,人数四万余人,后被汉文史籍称为瓦剌。

明初的瓦剌首领是元臣猛可帖木儿。后来又出来三个强大的封建主: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为抵抗鞑靼,明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明政府封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明成祖击败鞑靼以后,马哈木开始骄横起来,扣留明使,威胁明边,后被明政府征讨,被迫贡马谢罪。永乐十四年(1416年),马哈木被鞑靼权臣阿鲁台打败后死去,其子脱欢世袭顺宁王。此后,脱欢杀死贤义、安乐两王,控制了瓦剌,到宣德九年(1434年)又袭杀阿鲁台,野心勃勃,不时觊觎塞下。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死去,其子也先继承其位,瓦剌进入鼎盛时期,野心开始膨胀,四处拓边。

再说瓦剌进犯明朝。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以明政府侮辱使者,失信婚约为借口,大举进犯明朝边地,接连攻下明朝大同镇前沿城堡。

消息传来,明朝大太监王振挟持英宗带五十万人亲征,百官力柬不果。结果在前线退兵之时,在土木堡被也先军队围困,明军几乎全军覆灭,明英宗被俘,王振被将军樊忠击杀,这就是历史上的"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后,英宗之弟监国,即为后来的景泰皇帝,正统十四年九月,景泰皇帝起用于谦整顿京城防务。十月也先挟持英宗攻打京城失败,后攻打其他边塞也均被明军击退。景泰元年(1550年),也先释放英宗回明,两方恢复朝贡。

瓦剌衰落。

景泰四年(1553年),也先自立为汗,自视极高,狂妄自大的他终究引起部下阿剌知院的反叛,在也先接连毒死他的长子和次子后,景泰五年(1554年),阿剌杀死了也先,瓦剌逐渐衰落。两年后,鞑靼部落孛来又杀死了阿剌知院。

成化年间,瓦剌部又被鞑靼部大汗达延汗打击,局促于西北一带,偶尔也朝贡于明政府。此后,瓦剌部先后受到达延汗后人的多次进攻重创。


17世纪初,在漠南蒙古和漠北喀尔喀的排挤下,瓦剌部迁至天山北部,大漠以西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到明末清初,被汉文史籍称为卫拉特,也成厄鲁特或者额鲁特。后分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准噶尔与和硕特四部。此后,随着清廷打击和招抚,整体处于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了。


史说新传


自北元灭亡后,漠北蒙古势力分裂成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

瓦剌也称卫拉特。位于鞑靼以西,亦力把里(今新疆中亚一带)以北;主要活动在科多河、额尔齐斯河、准噶尔盆地远及中亚附近。与鞑靼不同,瓦剌并非黄金家族后裔,瓦剌杂糅了大量中亚草原民族血统,由于与成吉思汗世代联姻,才并入蒙古大家庭,所以鞑靼一向将瓦剌视作蒙古别部,甚至不把他们蒙古人看待。

明朝初年,当时瓦剌部不服鞑靼部,双方相互征伐。永和九年秋,鞑靼杀死明朝使臣郭骥,导致翌年明成祖亲率大军深入蒙古地区征伐鞑靼部,于斡难河畔(今鄂嫩河)大败本雅失里,旋即又东向击败阿鲁台于兴安岭。本雅失里奔和林,但是当时和林一带已为瓦剌所有,结果马哈木杀本雅失里,并向明朝献出故元传国玺,此时的瓦剌已经展现出了一些野心,而且当时朱棣便已预感到瓦剌的骄横,但是依然厚赐了瓦剌使臣。

势力范围渐向东移,瓦剌对明朝的态度也渐渐由恭顺变为“表词悖慢”,明国此时也认为“瓦剌骄矣”。于是明朝转而支持鞑靼部阿鲁台,封其为和宁王。永乐十一年,马哈木拥兵三万东渡饮马河。翌年,瓦剌游骑甚至到达明国边境兴和侦探明国动静,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讯号,为了保持蒙古诸部的分裂现状,以让一家独大,同年三月,明成祖再次亲征,深入漠北远征瓦剌,瓦剌大败,被明军斩首数千级,十多个王子被杀。瓦剌残余部众败走,明军乘胜追击,此后瓦剌率军又战,明军再次大败瓦剌,然后一直追击瓦剌残部直到土剌河,生擒数十人。仅有马哈木太平等脱身远遁,此战之后,瓦剌自知无力抵抗明朝大军,于是在永乐十三年,马哈木等向明朝贡马谢罪。

明朝撤军以后,瓦剌内部发生内讧,答里巴、马哈木、乌格齐哈什哈相继死去,额色库继承汗位。鞑靼趁着瓦剌新败,结合兀良哈部攻破瓦剌,瓦剌无法抵挡鞑靼和兀良哈的攻击,再次求助于明朝。明成祖为了牵制鞑靼,于永乐十六年四月册封马哈木之子脱欢袭父爵为顺宁王。

之后由于鞑靼和明朝的关系再次破裂,明成祖分别于永乐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连续三次亲征鞑靼。鞑靼部损失巨大,脱欢自然不会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永乐二十一年夏,野心勃勃的脱欢在饮马河(今克鲁伦河)大败阿鲁台,掠其人口马驼牛羊殆尽,将鞑靼部打的溃散无所。在消灭了东蒙古势力之后,此时的脱欢越发不甘心屈居人下,他开始腾出手来解决瓦剌内部的权利分配问题。永乐二十二年十月,脱欢起兵征伐土尔扈特部贤义王太平,致使贤义王人马溃散,甚至有残部逃到了明朝的甘肃边境潜住。慢慢的,在宣德年间,脱欢逐渐合并太平、把秃孛罗部众,吸收和硕特等加入联盟,自此土尔扈特部再也无力对抗脱欢,脱欢终于掌握了瓦剌的实权。

宣德六年春,脱欢率兵再次大败鞑靼首领阿岱汗和阿鲁台,穷困潦倒的鞑靼部甚至迁徙到辽东地区,以避锋芒。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七月,瓦剌杀阿鲁台,鞑靼部众溃散,阿岱汗逃至陕西、甘肃一带。由此瓦剌暗地联络兀良哈和女真各部,袭扰明国边境。根据《明实录》记载,当时明国边境环境急转直下,领地在辽东、居庸关一代的兀良哈部居然率兵袭扰明朝边境直至山西、陕西地区,此时正好与瓦剌袭杀阿鲁台部的时间相吻合,史载“朵颜……竟与虏合,我是以有土木之变”。正如《蒙古黄金史纲》的说法,“所谓卫喇特篡夺蒙古一国之政”,瓦剌势力终于占据漠北东部,统一了漠北。

脱欢的儿子也先比其父走的还要远,他把瓦剌的势力延伸到东起女真、西至哈密、北达贝加尔湖、南临长城的广袤地域。又趁明朝内部出问题的功夫,发起攻势,在土木堡之变中大败明军,俘虏了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

不过,也先在建立了他的父祖也不能企及的功勋后,就走了一步昏招。他打破“唯有黄金家族嫡系才能做全蒙古大汗”的规矩,于1453年夏自立为天圣可汗。然而也先这个天圣可汗做了不过一年,其本人就在1454年下半年被反叛者所杀。他死后,绰罗斯家族被他的两个儿子所瓜分,长子博罗纳哈勒的部众成为杜尔伯特部,次子额斯墨特达尔罕的部众,发展成了后来的准噶尔部。


冷兵器研究所


当年,元朝被明朝所灭,远超末代皇帝逃回漠北,建立北元。

和任何国家与民族一样,即使被战败了,他们的内讧也没有停止。不久,北元分裂成为东西两大集团,明朝人称东部为鞑靼,人家可是根正苗红,是黄金家族的后代。西部为瓦剌,就不是非黄金家族的后代。

这两家互相斗争,而且居然借助明朝势力打击对手。明代初年,对黄金家族很不放心,毕竟那是成吉思汗的后代。随着不断打击,鞑靼衰弱了,瓦剌部崛起。最后竟然控制了整个蒙古。

人家最牛的时候,就是也先时代,他尽杀黄金家族宗室,还俘获了明朝皇帝。

但好景不长,也先被杀,瓦剌走向背字。被崛起的鞑靼部驱逐,被迫西迁。后来分裂成几大部分。

有一种说法认为,瓦剌分为:杜尔伯特、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这四大部。这四大部也互相争斗。

在明代末年,土尔扈特斗不过日益强盛的准噶尔,被迫西迁,到伏尔加河至乌拉尔河下游沿岸,建立土尔扈特汗国。最后成为沙俄的附属国。由于不断受到沙俄的压制,最后在1771年,渥巴锡汗率部东归,归顺大清帝国。

而准噶尔部,曾经最牛的时候,称霸西域,染指西藏,建立准噶尔帝国。还曾出兵攻打大清,先锋部队已经攻入现在的赤峰。但最终,国破。

杜尔伯特部,受准噶尔打击归顺清朝。和硕特部迁到在青藏高原,建立和硕特汗国。但最后被准噶尔消灭。


自然使者


明朝北方的瓦剌,鞑靼,朵颜部落等,其实都是蒙古族,蒙古族根据姓氏活动区域的不同而划分为多个部落,鞑靼,瓦剌只是其中一个部落的名字,只是因为实力的逐步发展吞并了多个实力弱小的部落,而逐步发现成为一个“国家”,与瓦剌并存的其实还有别的部落。

瓦剌的消失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结局,毕竟每个国家,部落都会有发迹,兴盛,衰落的一个过程,到了明朝后期东北女真族的崛起,即满族的崛起,先后跟蒙古多个部落和亲联姻,蒙古各个部落先后被满族利用民族政策等多个手段实现了共存。从某种程度上说清朝统一了蒙古和明朝,而形成了清朝。

这就像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融合一样,瓦剌也渐渐的跟历史上的鲜卑等族一样融合在了一起,现在的话应该主要是融合在了蒙古族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