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将走向何处?

美国商务部星期一下令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中兴通讯出售产品,中兴将因此蒙受巨大损失。中兴产品有大量进口自美国的元器件,尤其是芯片。消息传出后,中兴A股、H股双双停牌,其美国供应商的股票大幅下跌,最严重的跌了30%以上。

国内颇具影响力的ICT产业孵化器IC咖啡创始人胡运旺,长期从事半导体行业研究分析,并与诸多从事芯片产业的公司有深入的接触。

他比较直接的指出了一直以来,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的问题:

中高端芯片严重缺失!曾几何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过分强调GDP,强调产业收入,这促进了终端产品及中低端芯片业的快速发展。而中高端芯片研发由于门槛高、成本巨大、研发周期过长,并没有得到政府的足够重视,因此几乎处在空白的状态。

虽然政府研发资金在芯片上投入逐年提高,但是,大多数的投入都流向了国企、科研院所等国有机构。这些机构虽然拿到了政策资金,但是资源过于垄断、缺少市场的驱动,转化的速度和力度都被美国的科技公司抛在了后面。

而市场化的企业,虽然有动力、有冲劲,但是缺少足够资金支持和时间窗口。尤其对于一些创业公司来说,投资人的逐利性,既不可能随意浪费钱,更不可能给你那么多时间,二三十年看不到赢利的事情,对风雨漂泊的创业公司来说,几乎没有可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只能做更容易做的生意。我们不能简单的抱怨说中国的企业没斗志,而是,这时候,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中国芯片将走向何处?

而对于正处在风口浪尖的芯片产业发展,半导体行业资深人士、大麦村孵化器创始人林伟则有另外一番感悟。

他十分冷静客观的表示,目前,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不依赖美国的程度。虽然近些年,我们在个别领域有了比较大的突破,但半导体作为一个庞大产业,很多技术都还处在由浅入难的过程中,比如关于模拟的,关于存储的,甚至电源的,这些芯片核心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暂时无法国产化的这部分依然要依赖国外。

但这也不是一件十分丢人的事情。比如,波音飞机,就需要全球两万多个供应商提供零部件。

因此,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要懂得并遵守国际规则。在技术全球化的今天,即便是发达国家,也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国产化,我们要收敛盲目的爱国情绪,理性看待差距,卧薪尝胆,慢慢追赶,不要在过度追捧国产化的过程中,导致行业产生大量泡沫。

面对国外可能存在的技术风险,中国企业如何踏实创新,是北京升哲科技公司创始人赵武阳这两天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对科技MIX表示:

核心技术绝对不能靠化缘!

更不可以投机取巧。

比如EDA(芯片设计的核心软件工具),没有几十年的积累,我们就无法说不依靠美国。他希望能留给那些踏实做技术的企业多点时间、多点资源,让他们把技术做好,不再让中国的产品因为缺少核心技术,被卡着脖子。科技没有国界,但是企业有!

中国芯片将走向何处?

芯片技术是硬实力。它和前几日被炒的沸沸扬扬的几十亿美金被收购的摩拜不一样;与所谓在“风口”上的直播类APP不一样;与送外卖和打车也不一样;与O2O更不一样,芯片是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影响民生的硬技术,同时也是一个硬骨头。

在采访中,我们感到,虽然芯片的产业讲起故事来不是那么性感,但是,它关系的却是一个实实在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世界。

在这个硬碰硬的世界,中国不能缺席。

中国芯片将走向何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