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談篆刻刀法:做刀法的主人,不做刀法的奴隸


劉江談篆刻刀法:做刀法的主人,不做刀法的奴隸

劉江先生

劉江:1926年7月生,四川萬縣人。1945年入重慶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預科習繪畫,1949年投筆從戎,1957年復學於浙江美院國畫系,得校長潘天壽教授書法、篆刻。1961年畢業留校任教書法、篆刻等課程。曾任中國書協創作評審委員,浙江書協副主席。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西泠印社執行社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印章藝術是書法藝術與雕刻藝術的統一體,而構成雕刻技巧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刀法。歷來有名的篆刻家,沒有一個不是對書法同時對刀法有著高深的造詣的。只有書法的基礎而不熟諳刀法,可以成為書家,而不可能成為篆刻家。在古今印史上,有關治印刀法的著述很多其中有不少寶貴的經驗,也有不少無稽之談。對於這份遺產,應當加以分析研究,去粗存精,古為今用。

很多印人對於刀法多存在著一些片面的看法。一種認為刀法是不傳之秘,得之隻言片語,即視為金科玉律,或註釋某印為某刀法所成,某刀法方可治某種印文。另一種是採取完全否定的態度,認為歷代刀法之論,多巧立名目,“亦如篆書之三十二體也,毫不足法”(見孔雲白《篆刻入門》)。我認為這兩種態度均不可取。

刀法,大多是歷代印人的經臉總結,也有的是文人學士故弄玄虛之談。我們學習繼承,不能囫圇吞棗,更不能因噎廢食;應小心謹慎,實事求是,即使有半點可取之處,也不應疏忽;更不可人云亦云,以訛傳訛,或未深入認識,就一棍子打死。對待這份遺產,“如同我們對於食物一樣,必須經過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腸運動,送進唾液腸液,把它分解為精華和槽柏兩部分、然後排洩其糟粕,吸收其精華,才能對我們的身體有益.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毛 澤 東論文藝》第23頁)。只有經過實事求是的分析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有利於篆刻藝術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刀法,可分執刀、運刀、刀法與筆意三方面,現分述於後。

一、執刀

執刀,直接影響刀法的運用。歷來對於執刀的論見甚多,如“執刀如執筆",“刻印如寫字”等。還有“撥燈法”、“單包法“、“捻管法”、“五指疏布法”等說法,弄得初學者不知所措。我認為執刀法同執筆法的原理是相通的,但由於工具不同,運用的對象各異,兩者仍有很大的差別.不能混為一談。


劉江談篆刻刀法:做刀法的主人,不做刀法的奴隸


(一)執刀與執筆的相異處

1、執筆寫字,筆桿須豎直;執刀刻印,刀杆宜橫斜。

2、執筆寫字,握管較高,寫大字更須懸腕提筆;而刻印握刀處較低,把持牢靠才能運轉自如。

3、書字運筆,一筆而就,不可重複修補;而刻印,一刀不行,再重刀,直至改削得滿意為止。

4、書字運筆雖有停歇頓挫,但不可太久,否則板滯;刻印運刀,停歇時間可短可長,不受限制。

5、寫字時,紙不可動,只有筆可左右上下地自然運轉;刻印時,石可依點畫需要自由轉動,以迎刀刃,當然也可刀動而石不動。尤其是由於刻刀刀口不一,印材不同,運刀也不可一概而論。


劉江談篆刻刀法:做刀法的主人,不做刀法的奴隸


(二)執刀與執筆相通處

1、執刀和執筆,均需以拇、食、中三指緊捉刀杆或筆桿,無名指和小指緊輔於後,並需指實掌空,以便運轉。

2、運刀和運筆時,凡小字、短畫均運指力;稍大的,用腕、肘、臂力。

3、運筆有中鋒、偏鋒、順筆、逆筆,運刀也是。當然,具體運用時還有一定差別的。

歷來對執刀與執筆的共同性研究較多,而對其差異性注意較少。故對於執刀一法立論甚多,且含混不清,這對篆刻藝術的發展有一定的不良影響。我以為執刀刻印,並不要求人人盡同,印印一致。如刻粗文印,開始可能用衝刀法,執刀如同執鋼筆一樣,較平臥;而修改時,可能用切刀法,執刀較衝刀略正直些。如刻巨印,用較粗的篆刻刀,可用握刀法。蘇東坡在論書時曾說:“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我認為執刀也一樣。所謂“虛寬”,即掌空指實,運轉自然。

根據實踐經驗看,執刀法有如下幾種:

1、切刀法:執在距刀口約1-3釐米處,用拇指、食指與中指捉住刀杆,無名指抵於刀後,小指輔無名指後,刀杆向懷外斜,與印面成35-45度角(圖1)。刻時,拇指壓下,食指、中指、無名指抵上(此文由金石印坊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使用鋒角刀口從懷外向懷內入石,一起一伏,依筆畫而刻。此法執運有力,易收沉著含蓄之效。吳昌碩一路印風的印人多用此法。


劉江談篆刻刀法:做刀法的主人,不做刀法的奴隸

圖1:切刀執刀法


2、衝刀法:執在離鋒口約一寸左右處,以拇指、食指、中指掐住刀杆,中指略往下按,無名指與小指撐住印章的右側邊緣,使刀杆傾向懷內,與印面成銳角(圖2)。刻時,用刀從懷內往外直刻。由於刀鋒入石有偏、正角度不同,其刀法有中鋒、偏鋒之別。此法多用於單刀和衝刀,一般出鋒銳利有力。黃牧甫、齊白石一路印風得印人多用此法。


劉江談篆刻刀法:做刀法的主人,不做刀法的奴隸

圖2:衝刀執刀法之中鋒入石


3、捏刀法:以拇指、食指夾刀身,執在離鋒口寸許處,再以中指承刀身之下,無名指撫中指之下,小指緊靠無名指之下。整個執刀如同捏鋼筆一樣(圖3)。刻時,有從懷內至外直刻的,亦有自右而左橫刻的。一般刻款或修改時多用此法。


劉江談篆刻刀法:做刀法的主人,不做刀法的奴隸

圖3:捏刀法


4、握刀法:多用於刻較大的印,或用於較粗的刻刀,運力較重。即五指併攏如同握拳,刀杆握於拳中,由外向懷內運刀(圖4)


劉江談篆刻刀法:做刀法的主人,不做刀法的奴隸

圖4:握刀法


上述四種持刀方法,並非定論,可隨各人的喜愛或需要而選擇運用,一般採用第一、二種較多。

二、運刀

不論何種執刀法,均以便於運用為主,或鐫或刻,成鑿或切,都必須表現出文字的丰神靈動,沉著有力。運刀的關鍵在於運力,如提筆寫字時的提按頓挫、輕重緩急的運用全在指、腕間一樣。運刀入石之先,應視字之大小、文之朱自、畫之曲直。然後區別刀的輕重、緩急、婉轉、深淺。一般印小的運刀宜輕,宜用指力;刻大印宜用腕肘之力;刻巨印則要用全身之力,貫之於膀臂,運之於肘碗,著力於刀鋒。

由於刀法不一,鋒口與印面所成角度也就各有差別。一般(以平口刀而論)鋒刃與印面略成45度角左右。刀尖與刀鋒的關係,如同車輛的方向盤與車輪,船隻的舵與槳一樣,兩者互為關係,各有不同的功用。

歷來印人談論刀法的極多,主要是談運刀,其中有不少說法不切實際,或互相矛盾,或故弄玄虛。如對平刀法,有數種不同解釋。

姚晏在《再續三十五舉》中說:“平刀者,平正其下使無參差。”

陳克恕在《篆刻針度》中說:“平刀者,刻成朱文而覺呆板,則以平刀平起其腳,而復刀救之,白文亦間有用之。”

陳錬在《印說》中說:“平刀即覆刀。刀放平若貼地以覆,謂之覆刀。”

包凱在《治印術》中說:“所謂平刀,刀宜用平口。以刀由右向左橫進之法也。”

婁師白在《怎樣治印》中說:“平刀法,又稱復刀法,這系專為刻朱文起地子用的。用刀平貼印底去鏟。”


劉江談篆刻刀法:做刀法的主人,不做刀法的奴隸


有的說法雖出自同一人之口,而意義卻含混不清。如《怎樣治印》(婁師白著)中有一段說:“平刀法,又稱復刀法。”而在復刀法一節中卻說:“復刀法,我認為就是補刀。另一種是一刀刻去,再反回刻一刀以補其不足,這又叫‘反刀’。”

有的名稱、說法雖不一樣,而實質是指同一種刀法。如姚晏說:“將放而止謂之挫刀”,“欲行不行謂之澀刀”。陳錬說,“不疾不徐,欲拋還置,將放更留,謂之挫刀”,“挫刀即澀刀”。張孝申在《篆刻要言》中說:“滯刀者,緩進也,有瞻前顧後之意。”

即使在同一本書中,有的含義相同,而名稱卻各異。姚晏《再續三十五舉》中說:“徘徊審顧謂之遲刀。”“遲刀”與“挫刀”、“澀刀”名稱雖不同,實際上卻是一回事,即用刀時要謹慎小心,欲行不行。

有的論點不解釋還好,一經解釋更使人糊塗不解,或謬誤可笑。如《治印術》一書中說:“刀法(即舞刀),刓刀者運用腕力,刓方為圓也。”“學刻朱文,遇‘十’字交叉時,其交叉點往往肥胖帶圓。尤以刻極小之‘口’字或‘田’字時為尤甚,內部印面過小,難以下刀,是宜用輪刀法;法於‘口’字內面中央,以刀鋒刻一小點。然後以此為軸心,以刀輪迴旋轉,使其擴成一小圓,再用撥刀法修正之。所謂撥刀,刀鋒向己,順靠‘口’字內部之一邊正下,隨向左橫撥,逐漸使與字邊相接,各邊輪遞如法修正,則圓已成方矣。”

這裡要提出的是,“舞刀”怎會同於“刓刀”?“舞刀法”在許多印人言談及著述中的意思是:“刀鋒向兩邊相摩,如負芒刺。”(陳錬《印說》)即“行而不知也”(姚晏、陳克恕語)。這與“刓方為圓”的意思相去十萬八千里。

又如《怎樣治印)一書中談到:“澀刀法,又名‘挫刀’,就是用刀審慎前進,如鋸木頭時將鋸條澀住的勁頭一樣。”這樣的比喻和解釋,使人費解。如果在刻印時刀被澀住,如何運刀呢?

上述例子,說明我們在學習前人的言論時,要動腦筋,要多加分析批判,去蕪存精,去偽存真。

現將歷代印人論及刀法的名目敘述於下,供參考。

1、正入正刀

2、單入正刀

3、雙入正刀

4、衝刀

5、飛刀

6、覆刀(即平刀)

7、澀刀

8、挫刀

9、滯刀

10、遲刀

11、緩刀

12、輕刀

13、埋刀

14、伏刀

15、輪刀

16、舞刀

17、刺刀

18、刓刀

19、復刀

20、補刀

21、反刀

22、住刀

23、留刀

24、撥刀

25、平刀

26、切刀

27、深刀

28、淺刀

29、椎刀

30、擊刀


劉江談篆刻刀法:做刀法的主人,不做刀法的奴隸


從上可看出,刀法的名稱凡三十餘種,有的取名於入刀式,有的來源於運刀速度、深度、著力或變化形象,有的名異實同,有的小異大同。根據實際運用的情況來看,入刀式不外單入、雙入兩種,運用時不外單刀、復刀兩法。運刀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是切刀法與衝刀法兩種。由於各人用刀的習慣不同,又有由外而內、由內而外的區別。一般印人稱由外而內的刻法為切刀,稱由內而外的刻法為衝刀。實際上這兩種刀法只是在用刀時略有不同。衝刀刀杆略臥,用力較猛,多用於字畫流利處;切刀刀杆略直,用力較輕,向下直切,節節前進,如切物狀,多用於筆畫堅實處。

切刀、衝刀均可用於單刀、雙刀和補刀。單刀多用於刻細白文,雙刀多用於刻粗白文及朱文,補刀多作補充和修飾之用。用單刀刻細白文時,刀宜正直,於畫之正中徐徐入石,左右兩邊隨刀破裂,略省參差不齊的邊線(石質不同,參差程度亦不同)。若刀稍偏側,可刻出一邊光滑、一邊更為參差的線條。若用力過猛,刀更偏側,所刻出的字畫則更破碎,狀如鋸齒,不美觀。用雙刀刻粗白文時,以刀鋒從字畫之內邊入石(通常稱雙入刀),使所刻字畫光整;一邊刻成後,將印石掉轉,再刻畫的另一邊,不足之處再用補刀修正。《篆刻針度》中所說的一順一逆,就是這個意思。如用單刀刻粗白文,可使刻刀更為偏、側、臥,這樣刻出來的字畫一邊光,一邊毛。其偏、側、臥的角度不一,線條的粗細和毛糙的程度也不同(同石質亦有關係),這就是常人所說的偏鋒入石的單刀法。如要刻兩面光整的粗白文,同雙刀粗白文法,不過先刻一邊.另一邊用排刀法,即緊挨著連續將字畫刻成。排刀法,古人刀法中無此詞,因古代石章較小。現在用於展覽的印章,或在大幅書畫上鈴蓋的印章,有的較大,就創造了排刀法。用雙刀法刻朱文,刀鋒須沿著字畫的外邊,刻一邊後,將印石掉轉過來,再刻一邊,則一畫刻成,不足之處用同法修改。

刀法的中鋒和偏鋒,一般包括兩種含義:一是以入刀式而言,一是以運刀所表現出來的字畫的效果而言。用雙刀的中鋒和偏鋒刻粗白文或朱文、能收到朱文整齊秀麗、剛勁有力,白文氣勢雄壯、綿裡藏針的效果。用單刀中鋒刻細白文,則能收堅挺峭拔、乾折硬斷之神。如以偏鋒側入,運用得好時,可跡外傳神,得中鋒所刻的效果;運用得不好,難免劍拔弩張,扁薄無力。正像國畫家作畫,不管用中鋒或側筆中鋒,均要厚實圓渾一樣;刻印時不管是用中鋒還是偏鋒,印面上表現出來的效果,一定要有圓渾、堅實的立體感。

當然,由於所刻字畫的體勢不同,各人的習慣、愛好各異,刀法在運用時亦有差異。有的以一種刀法為主,有的先後參用多種刀法,以補某種刀法的不足。古人在談到刀法時說:“先把得刀定,由淺人深以漸而進,疾而不速,留而不滯。寧使刀不足,莫使刀有餘,蓋不足可補,有餘則不可救也。”我們在治印過程中,切不要為某種刀法所限制,要以表現字法的精神為前提,做刀法的主人,不做刀法的奴隸,讓刀為我所用,不要人為刀所使。否則,只能起相反的作用。正如石濤所說:“所以有是法不能了者,反為法障也。”吳昌碩也說過:“餘不解何謂刀法,餘但知鑿出餘胸中所欲表現之字而已。”

任何一種技法,均是人們在不斷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欣賞水平與愛好習慣亦不斷變化,新的事物、新的情趣必然影響技法的革新,從而創造出新的技法。治印的刀法亦不例外,它必將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進步,隨著工具或材料的改革而改革。有的印章,字畫與邊均有斑駁,而又不露刀痕。這是孔雲白在《篆刻入門》中總結出來的“擊邊”法。這種刀法,古籍中未見提及,是今人創造的。有的印人不僅用擊,還用錐、鑿、撞、劃、磨、刮等,這也是一種發展。我們應當繼續努力,反對墨守成規,創造新的刀法,為提高篆刻藝術水平而努力。

(完)


圖文轉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