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会员很有料】卓玛泉会员自己的故事,第1期与卓玛姐一起,倾听会员周翔讲述他与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精彩故事。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化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

迷恋上攀登,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大抵缘于此。西藏,这个号称“世界第三极"的神秘圣地,纵使我常年多次往返,却从来没有对她的美丽因熟悉而厌倦,反而愈加沉迷。而在西藏,最吸引我的还要属喜马拉雅”四大名沟“。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喜马拉雅雪山脉在日喀则(西藏自治区下辖地级市,邻近尼泊尔胡,不丹等国)被砍了四个缺口,它们形成了“四大名沟”:亚东沟、嘎玛沟、樟木沟、吉隆沟。

这四条沟的共同特点是:发源于雪山,海拔从5000多米一路下降到3000米以下,雪山相伴,人迹罕至,独特的地貌造就了这四大名沟的奇特风光。因此对像我一样的攀登爱好者来说,有着不得不去的诱惑力。

1亚东沟

亚东沟山脉正在逐渐沙化,在那里还有着亿年前的海螺化石。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进入亚东地界,这里有号称“世界高原第一镇”的帕里镇,上千亩金灿灿的油菜花开花时,与白雪覆顶的山峰一起在蓝天下形成黄与白的奇妙景观。

从亚东沟走出来有中英签署投降边界划分协议的地方,然后过了神山,就是有一个多情湖,后来被命名为多青措,因为在藏语当中措就是湖的意思。

每次旅行我都会停留在这山水相映的迷人景色中,臆想着时光荏苒里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关于爱的传说与故事。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2 嘎玛沟

嘎玛沟是最有魅力的一条沟,也是我最铭记在心的一个地方。不仅因为这里美丽的风景,还有善变的气候随时为我们这样的“来客”制造惊喜,也正是在这里,我在生死边缘游走了一次。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2013年5月,我和队友一行6人在嘎玛沟攀登到海拔4850米的地方,忽然看到天空雷云密集,几声巨响后,山顶冰雪和石头滚滚而下,势不可挡,我们都被眼前这种来势汹汹的压迫感所笼罩。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随后,我因体力不支,渐渐脱离队伍,最后落单一个人在路上喘息,差不多是晚上9点,西藏的天已经朦朦胧胧,我很长时间没有喝水了,身体也严重虚脱,整个人极度崩溃,眼前只有绝望。鬼门关前,前半生的经历如同过电影般掠过眼帘,拿出手机一看已经是低电量状态,最后时刻我打开相机对着自己录下一段1分钟左右的遗言视频,想告诉家人我真的很爱很爱他们。

当然,还叮嘱了他们各种密码。

每当我和朋友讲述这段经历时,他们会问我:为什么不呼叫你的队友来救你?

我说,永远都不要呼叫你的队友来救你,永远不要想着让你的队友来救你。这只会为他增加负担,让两个人都会陷入险境。我们来到这里登珠峰心里都有这样的共识,也都做好了相应的心理准备。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通常登珠峰的小队都会在营地点燃篝火,一是为了保暖,二是为了煮饭。我在掉队、崩溃、绝望的六个小时里渐渐振作起来,尝试给自己做心理疏导,鼓励自己不要轻易放弃,然后站起来向附近的一个高峰走去。

当我站在高处看到不远处的火光时,心里激动万分,因为不远处就是营地,就是活路!

火光像黑暗中的灯塔,绝望中的一片希望,身后难以预测的危险则时刻提醒自己现在的处境,希望与恐惧两种情绪交杂着驱动我向营地走去,不能停下片刻。

最后走到营地时,我的心一下子就放松了,精神也不再紧绷,直接躺在地上喘着气,队友们走到我身边,激动地拥抱我。那一刻我真实地觉得“我活下来了”。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有过这次经历后,我的人生格局与看待事情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了,也许就是大家说的顿悟吧。以前总是笑脸留给外人,苦闷留给家人,现在我更愿意把开心幸福的自己留给家人,珍惜能陪伴在他们身边的每一天。在事业上,我也保持坚持到底的决心,认真选择路线的宏观,细化到每一步的过程……回来后又看了一遍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感悟完全不同。

即便有了这次非比寻常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但我对嘎玛沟的着迷程度从不曾减弱。

我曾经在嘎玛沟游历了将近两个月,走遍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这里的村民还都保留着原始的生活习性,人也特别淳朴。

提到西藏人时,很多人都会在印象里刻画出粗旷野蛮的形象,但其实他们都有宗教信仰,内心的原则感很强,是非常淳朴和善的。

记得那部经典的电影《可可西里》中,日泰对尕玉说:“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手和脸脏得很,可他们的心特别干净。”或许这就是禅语中所谓的”衣衫褴褛,心似锦缎“吧。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 这是珠峰东坡下优洛村的“阿佳”,就是阿姨。

登珠峰除了挑战极限,向更高更远攀登,还有很多有趣,充满纪念意义的事情。

我曾经和队友在嘎玛沟徒步时为一条沟命名。它原本是珠峰东坡的一条冰川,但是由于世界气候变暖,冰川消融,逐渐留下一条非常深的沟,远远的望去,还是能够看到原本冰川的雄伟壮观。

遇到它也是十分有缘,当时整个雪山看起来像释迦摩尼的景象,而这条沟刚好像佛祖手中的一串念珠,所以我们给它命名念珠沟。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时隔几年,等我再次来到这里时发现这条沟已经有十层楼那么高。有意思的是,我还发现这里有很多的小气候。比如,我在那里附近点起一堆篝火,当篝火熊熊燃烧时,局部区域会下起小雨,很神奇,各位登珠峰爱好者们可以来到这里看看。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3樟木沟

尼泊尔是很多人喜欢去的地方,而在藏区想要进入尼泊尔境内,首先要通过樟木沟。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樟木沟在樟木口岸周围,位于聂拉木县境内的希夏邦马峰东南侧,来樟木沟的重点是希夏邦玛南坡大本营徒步,这是一条风景优美、难度适中的徒步线路,可以与雪山近距离接触,沿公路顺着弯曲的河谷,穿入幽深的峡谷。

4吉隆沟

最后一条沟,就是四大沟中最出名的吉隆沟,那里有着非常特殊的藏族风情,还有一妻多夫制。在西藏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由来都是因为他们过去人口很稀少,需要在最低成本的情况下绵延子嗣,让村落生生不息。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吉隆沟是在吉隆县城到吉隆口岸的吉隆藏布一带,位于希夏帮玛峰下,佩姑错旁,藏语意为“舒适村,快乐村”。山谷两侧的山顶上终年积雪,气度不凡,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我曾经翻过吉隆沟的半山,山上的冰雪,就像刀锋一样,在日光的照射下闪着锋利的光芒。

▍珠峰路上尸骸遍地,对心灵是何等的冲击?

登珠峰,说的就是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第三的意思。因为在珠穆朗玛峰的附近还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称为珠穆朗玛峰。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珠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地形极端险峻,环境非常复杂。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因为有很多人来登珠峰,那里已经被探出一条路来,而这条路被人称为死亡之路。为什么呢?在这条路上随时都能看到,穿着冲锋衣被冰封在路上和冰川里的尸体。

也有人问过我,第一次看到这些尸体时害怕吗?有没有因此停下自己登珠峰的脚步。

当死亡没有降临在自己身上时,真的没有感觉到害怕或者恐惧,反而我们对这些前辈心怀敬意,他们是很久以前,在登山装备,安全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来到这里探索未知,为后人一步一步走出来这条珠峰路。所以当我们走过这里时都满怀敬意,并且内心里也像在承接他们的遗志一样,登珠峰的接力棒握在自己的手里继续前行。

我也提醒大家一点,不管是出去旅行也好,还是不出去探险也好,首先第一点,就是一定要保障自身的安全。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登珠峰绝非易事,训练周期要坚持5年以上

珠峰大本营的海拔大概是5200米,空气含氧量降低53%左右。好多人到这里,就已经感觉到非常的窒息。很多人在登珠峰的过程当中,过高的评估自己的体力和能力导致最后无法下山,留下终身遗憾。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在登山界已经习以为常。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登珠峰,其实可以分两个层级。

第一是身体层级训练。有体能训练和耐力性训练,还有氧气使用量的训练。想要安全的登珠峰,最基本的就是身体素质,即使目前身体条件非常好的情况下也需要5年以上的训练周期。

第二个是登山层级训练。首先可以从六千米的山峰开始登,进入雪线。紧接着是七千米的山峰,然后更高。

在训练的过程中学会分配好自己的体能,保存自己的体力。保证自己有充分的能力安全上山和下山,平安生存下来才是我们最终的根本。

听雪崩亲历者讲述,他在喜马拉雅“四大名沟”的死里逃生

人生如攀登,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生活中攀登,在不断的突破自己。当我爬了四姑娘山后,就想挑战自己,坚持完成一个一个的征服与攀登。珠峰是世界的屋脊,登顶则是征服世界开始,征服的是世界第一峰,征服的是自己生命的高度,征服的也是自己的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