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2018.9.19 第 14 期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拉條面

拉麵原是山西的名吃,因其是用手搓、揉、拉麵團使其成為麵條,故稱之為拉麵。清末陝西人薛寶展著的《素食說略》中說,在陝西、山西一帶流行的一種“楨麵條”做法以山西太原平定、陝西朝邑、同州為最。其薄如韭菜,細似掛麵,可以成三稜子,也可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斷,柔而能韌。這種楨麵條就是現在的拉麵。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酒泉拉條面起源於山西拉麵,是當地人最愛吃也最常吃的日常主食之一。拉條面的製作方法,在我國北方几乎差不多,僅僅是在面上的“澆頭”有所不同,而出現了不同的吃法。在北京、河北一帶,澆頭主要是“醬和臊子”;山西是“拌醬菜”;在酒泉主要是拌菜,菜是菜,面是面,菜炒出來後再和麵拌在一起吃。因菜的品種不同,而演變出各種叫法,如“芹菜拌麵、韭菜拌麵、白菜拌麵、過油肉拌麵、土豆絲拌麵、西紅柿拌麵、大雜燴拌麵、西紅柿雞蛋拌麵…”等幾十種。由於地理和氣候的關係,西北產的的小麥含澱粉量極高,用當地麵粉做的拉條面勁道,吃了有勁,百吃不厭。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關於酒泉拉條面的來歷,有各種說法。有的說是回族人的食品,有的說是維吾爾族的食品,眾說紛紜。有些地方小吃的來源是難以考究的。在多民族雜居的地方,一些特色小吃是各族人民互相學習和借鑑的結果,比如陝西的羊肉泡饃,據說起源於唐朝,那時長安的胡人較多,他們喜歡吃羊肉,而長安人很愛吃鍋盔,於是這二者相結合便形成了羊肉泡饃。酒泉在歷史上就是一個文化交匯和多民族融和的地區,一些特色小吃就是經過借鑑融和各民族的飲食習慣而形成的。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酒泉拉條面之所以百吃不厭,得益於當地產的優質小麥磨成的麵粉,經過傳統揉、揣、醒等工序,做成面劑,食用時搓圓拉細入鍋煮熟,拌以各種炒菜或炸醬即可。上炒鍋加料配炒,即成炒麵。拉條面名目也多,細圓的叫雞腸子,更細的叫一根線;按成寬扁的叫扁葉子,窄扁的叫韭葉子,拉得越薄越好。雞腸面揪成一寸左右短截的叫“炮仗子”,更細的叫“香頭子”;扁葉子成方形薄片的叫揪片子。食者用餐時可根據自己的愛好習慣點配菜,除炒麵有固定的菜汁外,其它可任選炒菜,吃拉條面時一般配以肉末為主並有少量蔥、蒜之類菜餚。現炒的菜叫“亮子”,或叫“小炒”。“亮子”炒好後澆蓋在面上,拌勻即食。這種面不僅飽肚,又是美味享受。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現在的酒泉拉條子,它的吃法也在發生多樣的變化,品種也日益豐富了。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美食可以喚醒人們的記憶。當遠行歸來,酒泉人最牽掛的美食大概就是拉條面了,吃著親人用茄子、辣椒、西紅柿隨意搭配炒成的茄辣西拌拉條面,內心不覺升起一股暖暖的愛意,這拉條面被歲月賦予了家庭的味道,永遠難以忘懷。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酒泉天寶大景區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開館時間:9:30至17:30 門票價格:100元

天寶體驗官活動:

請關注訂閱號【酒泉天寶大景區】回覆“天寶體驗官”瞭解活動細則

注:景區優惠活動票價請關注我們的訂閱號【酒泉天寶大景區

貴賓專線:0937——6916321

購票方式:

酒泉天寶大景區,滿足你購票的各種姿勢:

1、您可在景區服務檯自行購票(人工、自助購票)

2、如果跟團遊可聯繫導遊代購團體門票(參觀時間可提前預約調節)

3、可通過攜程、美團、驢媽媽、去哪兒等各大旅行網站,搜索“

酒泉天寶大景區”購買門票,方便快捷。

剛好您需要,正好我專業,“酒泉天寶大景區”無處不在。

交通指南:

公共線路:酒泉市公交車乘27路、18路、15路公交車,在富康購物中心站下車,旺泉園林景觀街4樓即為景區入口。

自駕線路:連霍高速(酒泉)——富康購物中心。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G30高速酒泉出入口至景區導航路線圖】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吃遍大酒泉|拉條面——《話說酒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