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香港‧秋拍」賞御尋珍:「應物希古——清代御窯瓷器」精品賞鑒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今秋,中國嘉德(香港)瓷器工藝品部將推出「應物希古——清代御窯瓷器」,首場拍賣於10月2日舉槌,欣集難得珍器20件,其中不乏來源可靠,傳遞有序的珍稀名品,另有器型少見,釉色豐富的宮廷巧制。這些官窯瓷器的生產均由皇帝親自委派督陶官掌管,或由地方官吏監管,部分拍品還可在《清檔》、《陳設檔》及《九江關監督進單》中尋得蹤影,足見這一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瓷器發展的歷程和清王朝皇家之雅緻高風。

清乾隆青花雲蝠紋雙螭龍耳瓶(Lot 569),此瓶器形獨特,式樣新穎,為乾隆朝早期御窯廠糅合不同藝術元素,自創新式之作,檢閱海內外公私典藏,似未見與之相同者著錄,或為乾隆御窯之孤例。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69

清乾隆 青花雲蝠紋雙螭龍耳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A VERY RARE BLUE AND WHITE

‘BATS IN CLOUD’ VASE

Qianlong Six-Character Seal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19.8 cm. high


估價 ESTIMATE:

HK$ 8,000,000-10,000,000

瓶直口長頸,圓垂鼓腹,形似荸薺。通體以青花為飾,器身繪製雲蝠紋,蝙蝠翻飛於雲間,只只不同,形態各異,祥雲迤邐,祥蝠鹹集,寓意千祥雲集,洪福紛至。上海博物館藏有一支清乾隆青花礬紅雲蝠紋荸薺瓶,瓶形及紋飾佈局與拍品相似,可資參考。有別於一般荸薺瓶,此瓶於頸部對稱飾雙螭龍耳,龍首高昂,身形矯健,呈S形,尾部捲曲,輕抵瓶肩,具有十足的動感和氣勢,肌肉飽滿,體態健碩,豪邁遒勁。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參考圖:清乾隆青花礬紅雲蝠紋茡薺瓶

(上海博物館藏)

與拍品同款瓶例,未見其他傳世品,耳部螭龍與之相類器,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及日本靜嘉堂均有收藏。乾隆十二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文件》中記載:「五月二十一日,司庫白世秀催總達子來說太監胡世傑交:……青花白地雙螭瓶一件……,傳旨俱各認等配座,欽此」,或為拍品此類器之清文件記錄。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69附圖:乾隆十二年

《各作成做活計清文件》中記錄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青花雲蝠紋雙螭龍耳瓶 局部

拍品造型取自乾隆御窯瓷器之端莊優美之形,同時又添象徵王權之龍耳為配,承古納新,彰顯皇家風範。青花髮色明麗純正,鈷藍料駕馭自如,雲紋處運用青花髮色深淺變化,營造立體質感,螭龍耳身復筆點染,擬似明代佳器遺韻。此瓶整體承雍正青花瓷之神髓,然亦緊隨十八世紀風尚,細節之處一絲不苟,卻又不失靈巧秀逸,完整傳世。原配嵌銀絲鏤雕花紋木座,舊配老盒,殊為難得。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青花雲蝠紋雙螭龍耳瓶 局部

清乾隆青花龍鳳呈祥紋雙聯瓶(Lot 568),又稱「合歡瓶」,為乾隆朝慕古創新品種。式樣相同者見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及上海博物館藏品。據《清文件》中記載,此造型瓶常見記錄有「磁胎畫琺琅合歡罐」、「洋彩紅翠地錦上添花合歡罐」、「洋彩三陽開泰合歡罐」等琺琅彩器,均稱上品。乾隆六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中錄:「七月十七日,司庫劉山久白世秀來說,太監高玉交:……嘉窯青夔龍合歡罐一對……,傳旨:著俱各配座,欽此」,或為拍品此類青花器之記錄。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68

清乾隆 青花龍鳳呈祥紋雙聯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單行篆書款

A RARE BLUE AND WHITE

'DRAGON AND PHOENIX' DOUBLE-VASE

Qianlong Six-Character Seal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23.5 cm. high


估價 ESTIMATE:

HK$ 350,000-500,000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68附圖:乾隆六年

《各作成做活計清文件》中記錄

清乾隆青花纏枝蓮紋小口罐(Lot 570),源自倫敦資深古董書商 S.C.Coles 舊藏。器型特殊,偶見傳世制器多為青釉,乾隆者甚少,青花裝飾者更為稀罕,未見同時期相同器物收錄於海內外公私著錄之中,彌足珍貴。宣統八年《頤和園現存古銅瓷玉陳設清冊》中載: 「仁壽殿存……六百八十號,青花勾蓮小口瓶一件……」,或為此類器之清宮陳設記錄。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70

清乾隆 青花纏枝蓮紋小口罐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A FINE AND RARE BLUE AND WHITE GLOBULAR JAR

Qianlong Six-Character Seal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12.3 cm. high

S.C. Coles Collection, London

倫敦菲利普拍賣,1994 年 6 月 8 日,編號 476

香港佳士得,2011 年 6 月 1 日,編號 3922


估價 ESTIMATE:

HK$ 800,000-1,000,000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70附圖:宣統八年

《頤和園現存古銅瓷玉陳設清冊》中記錄

清乾隆青花荷塘鴛鴦紋小臥足碗一對(Lot 571),屬此品種乾隆官窯中尺寸最小者,極為少見。清代此紋樣的臥足碗最為常見的是雍正朝鬥彩、青花兩個品種,乾隆時期則燒造較少,拍品為乾隆朝青花精細之作。成對保存,更為難得。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71

清乾隆 青花荷塘鴛鴦紋小臥足碗一對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A SMALL AND FINE PAIR OF BLUE AND WHITE 'LOTUS POND' BOWLS

Qianlong Six-Character Sealmarks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Each, 11.4 cm. diam.

香港蘇富比,2003 年 10 月 26 日,編號 141


估價 ESTIMATE:

HK$ 1,000,000-1,500,000

清雍正霽藍釉小杯(Lot 561),為襲承宣德藍釉燒製而成的高溫釉器,造型、尺寸一致者僅見南京博物院藏清雍正霽藍釉小杯,款識筆法亦似一人所寫。雍正七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文件》中記錄:「四月二十六日,太監胡全忠持出:……霽青酒圓大小四件……,傳著做木匣盛裝,……用棉花塞墊穩,記此。」或為此類器物之清宮記錄,可見其身份名貴,非同一般。保存完美,十分難得。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61

清雍正 霽藍釉小杯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A SMALL FINE AND RARE BLUE-GLAZED CUP

Yongzheng Six-Character 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23-1735)

5.2 cm. diam.


估價 ESTIMATE:

HK$ 80,000-100,000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61附圖:雍正七年

《各作成做活計清文件》中記錄

清雍正外胭脂紅內粉彩壽桃紋茶圓(Lot 562),為雍正初年延續康熙晚期風格製作而成。與拍品器形尺寸相同,且器內加飾粉彩紋樣的胭脂紅茶圓目前僅見玫茵堂藏品,唯一不同的是玫茵堂此件器內飾水果紋,而拍品內飾壽桃紋,未見相同器物收錄於海內外公私著錄之中,彌足珍貴。拍品款識寫法亦接近康熙時期,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康雍時期胭脂紅彩酒圓,器形與拍品相類,底落成化寄託款,其中筆法特點亦與拍品相似,可知此類酒圓當為雍正初期製作而成。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62

清雍正 外胭脂紅內粉彩壽桃紋茶圓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

A FINE AND RARE RUBY-BACK

FAMILLE ROSE‘PEACH’ TEA BOWL

Yongzheng Six-Character 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23-1735)

9.5 cm. diam.


估價 ESTIMATE:

HK$ 600,000-800,000

清乾隆仿汝釉撇口觀音瓶(Lot 565),器形美觀俊雅,通體滿施仿汝釉,釉面細膩凝潤,色澤淡雅純淨。鮑氏東方藝術館收藏一隻相同式樣豆青釉觀音瓶,可資參考。清乾隆二十三年建立的《佛堂收供玻璃磁琺琅各樣供器帳》中記錄:「乾隆三十年五月初七日收造辦處呈覽:……汝釉觀音瓶一對紫檀座(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進皇太后)……」。由此可見拍品此類器物於宮廷中地位非常重要。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65

清乾隆 仿汝釉撇口觀音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A FINE RU-TYPE BOTTLE VASE

Qianlong Six-Character Seal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21.2 cm. high

香港蘇富比,2008 年 10 月 8 日,編號 2502( 其中之一 )


估價 ESTIMATE:

HK$ 650,000-800,000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65附圖:清乾隆二十三年

《佛堂收供玻璃磁琺琅各樣供器帳》中記錄

清雍正鬥彩纏枝西番蓮紋小盤(Lot 573),為同品種之尺寸最小者,與胡惠春夫婦捐贈上海博物館一對清雍正鬥彩纏枝花卉紋盤亦屬同類器,精巧細緻,盈手可握,實為雍正官窯之佳器。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73

清雍正 鬥彩纏枝西番蓮紋小盤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A SMALL AND FINE DOUCAI'LOTUS' SAUCER

Yongzheng Six-Character 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23-1735)

11.2 cm. diam.


估價 ESTIMATE:

HK$ 500,000-650,000

清乾隆金地點綠彩開光墨彩山水圖筆筒(Lot 575),為乾隆朝以瓷仿他物的象生瓷特殊品種,並巧妙結合了創新元素,開光處以墨彩繪畫出細膩的山水人物圖,素雅的水墨畫搭配筆筒之形,可謂相得益彰,更具文人意趣,以古融今,較為珍罕。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75

清乾隆 金地點綠彩開光墨彩山水圖筆筒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A RARE TURQUOISE AND SEPIA GROUND

GRISAILLE-DECORARTED BRUSH POT

Qianlong Six-Character Seal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10.8 cm. high

重要英國私人收藏


估價 ESTIMATE:

HK$ 180,000-250,000

清嘉慶礬紅三清茶御題詩茶鍾(Lot 577),為御窯廠秉承乾隆時期三清茶鍾之雅意,為嘉慶皇帝精心燒製的御用茶具。常見之嘉慶朝三清茶鍾,外壁所題御題詩為嘉慶皇帝丁巳年早春所作,而拍品外壁題書乾隆御製詩文,後鈐「幹」、「隆」二印,底落嘉慶六字篆書款,其制式、風格與製作水平均與乾隆時期無異,尚未見相同器物收錄於海內外公私著錄之中,極其特殊,最為珍罕。據九江關呈貢文件相關資料示,嘉慶四年 (1799 年 ) 以前,內廷很多場合仍使用乾隆年號,御窯瓷器一部分落乾隆款,一部分落嘉慶款。由此可推斷此件茶鍾製作時間應不晚於嘉慶四年。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77

清嘉慶 礬紅三清茶御題詩茶鍾

「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AN INSCRIBED IMPERIAL IRON-RED-DECORATED BOWL

Jiaqing Six-Character Seal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96-1820)

10.8 cm. diam.

香港蘇富比,2003 年 4 月 27 日,拍品編號 210( 其中之一 )


估價 ESTIMATE:

HK$ 150,000-250,000

清乾隆胭脂紅地粉彩八吉祥紋朝冠耳爐(Lot 578),為禮佛用瓷之一,除用於廟宇、佛堂供奉外,亦用於祭祀。乾隆時期瓷質五供或為九江關監督進貢,或為皇帝親自傳辦。乾隆二十四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中載:「閏六月十八日,郎中白世秀、員外郎金輝來說,太監胡世傑交銅掐絲琺琅五供一分……,傳旨:著照交出供器俱各畫樣,再將五供養……準時交舒善做木樣帶往江西燒造……,其五供照樣燒造一分,放大燒造一分,收小燒造一分……。」由此可知,乾隆時期此類五供分三個尺寸燒造,拍品為中間尺寸,即《清檔》中所言「照樣燒造」者。

另有乾隆四十一年五月初二日《九江關監督全德進單》中載:「進……洋紅地洋彩五供成分(交佛堂)……」。或為拍品此類器之進貢記錄。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78

清乾隆 胭脂紅地粉彩八吉祥紋朝冠耳爐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單行篆書款

A FINE RUBY-GROUND FAMILLE ROSE 'BAJIXIANG' TRIPOD CENSER

Qianlong Six-Character 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29 cm. wide


估價 ESTIMATE:

HK$ 800,000-1,000,000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78附圖:乾隆四十一年五月

《九江關監督全德進單》中記錄

清乾隆珊瑚紅地粉彩夔鳳紋長方形倭角盆奩一套(Lot 580),其造型、紋樣風格與南京博物院藏清乾隆粉彩夔鳳拱花紋長方形盆奩相類,均飾以繁縟的吉祥紋樣,同屬乾隆官窯燒造的花器,具有濃厚的宮廷裝飾風格。乾隆三十四年九月初八日《九江關監督伊齡阿進單》中載:「進……洋彩礬紅盆奩成對(交造辦處代進京)……」。與此同時,在同一年的《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中亦有後續記載:「二十三日,庫掌四德筆帖式富呢呀漢來說,太監胡世傑交:……磁盆奩二件,傳旨……盆奩交南花園,欽此」。據上述數據及其他相關數據可知,此類洋彩花盆應為九江關御窯廠進貢之物,極受重視,一部分作為紫禁城及圓明園使用器,另有一部分用作賞賜。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80

清乾隆 珊瑚紅地粉彩夔鳳紋長方形倭角盆奩一套

A FINE AND RARE CORAL-GROUND FAMILLE ROSE ‘PHOENIX’ JARDINIEREAND STAND

Qianlong Period (1736-1795)

18 cm. long


估價 ESTIMATE:

HK$ 500,000-700,000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Lot 580附圖:乾隆三十四年九月

《九江關監督伊齡阿進單》中記錄

-END-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嘉德香港‧秋拍」赏御寻珍:「应物希古——清代御窑瓷器」精品赏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