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局还是突破,聊亚洲龙的前途几何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丰田陆续停掉了兰德酷路泽和锐志的生产线。而眼下皇冠的生产线同样岌岌可危。说来可惜,但又无法回避销量不堪的现实。而在飞速发展的国内汽车市场中,真正能令一款车型维持下去的只有市场表现。所以就在皇冠准备停产之际,丰田开始着手准备将亚洲龙车型引入国内,以填补失去锐志和皇冠后的空档。而这一举动也让不少丰田车迷感到欣慰,毕竟终于有新车能为丰田倒下的后驱中型/中大型轿车续命。可亚洲龙进到国内,真能帮助丰田挺进中大型轿车市场的头部队伍,并获得一席之位么?依我看难!

困局还是突破,聊亚洲龙的前途几何

先来聊聊亚洲龙,亚洲龙英文名Avalon,是丰田用来布局海外中大型轿车市场(最初为北美市场特供)的重要产物。而之前提到的皇冠则是专供日本市场的产物。两者先后引入中国市场,说明皇冠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市场消费需求。加之锐志车型的停产,令丰田急需一台处于两者之间的产物,去填补中型和中大型轿车两块市场的空缺。

亚洲龙:4978*1849*1435mm,轴距2870mm

皇冠:5020*1805*1480mm,轴距2925mm

锐志:4750*1795*1450mm,轴距2850mm

困局还是突破,聊亚洲龙的前途几何

作为丰田品牌目前布局除日本市场外的旗舰车型,亚洲龙采用了与凯美瑞风格相近的家族式设计,并根据不同动力总成推出了普通、运动两种风格的外观。但不论是那一版车型,硕大的进气格栅几乎占满了整个前脸。且不评论设计的美丑,“除了车灯全是格栅”这一颠覆性的设计,就很难让保守的中国消费者所接受,更何况这还是一款行政风格的中大型轿车。

困局还是突破,聊亚洲龙的前途几何

而抛开E级、5系、A6L、ES、XTS、XFL等主流中大型豪华轿车,出身丰田的亚洲龙未来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将会是金牛座和辉昂。其中金牛座月均销量500台,而辉昂也仅为2000台上下。加之目前XTS、XFL等二线豪华品牌的产品拥有很大力度的优惠,前后夹击下,不论是尺寸还是品牌溢价,令亚洲龙腹背受敌很难有所突破。

亚洲龙:4978*1849*1435mm,轴距2870mm

辉昂:5074*1893*1489mm,轴距3009mm

金牛座:4996*1878*1503mm,轴距2949mm

困局还是突破,聊亚洲龙的前途几何

与此同时令亚洲龙捉襟见肘的问题还未停止,亚洲龙同凯美瑞与雷克萨斯ES均出自TNGA构架下的GA-K前驱平台,可以说是同根同源的三兄弟。凯美瑞与雷克萨斯ES可用尺寸差异来细分消费群体,同时售价上的巨大差额也不会直接产生内耗。

困局还是突破,聊亚洲龙的前途几何

但亚洲龙的到来就完全不同了,它与雷克萨斯ES差之毫厘的尺寸,定会令两者产生不可调和的内耗。而在对品牌等级划分明确的中国消费者面前,几乎鲜有人会去退而求其次选择挂丰田标的亚洲龙,而丰田此举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亚洲龙也注定不可能像艾尔法那样加价30万依然热销,毕竟那几乎是个不可复制的奇迹。

亚洲龙:4978*1849*1435mm,轴距2870mm

凯美瑞:4885x1840x1455mm,轴距2825mm

雷克萨斯ES:4975x1866x1447mm,轴距2870mm

困局还是突破,聊亚洲龙的前途几何

其他方面,亚洲龙可能会提供2.0L+6AT、2.5L+8AT的汽油机,以及2.5升混合动力+ECVT的动力总成,而与雷克萨斯ES高度重叠的动力总成,无疑是亚洲龙的优势所在。此外,亚洲龙还搭载了丰田的AVS主动悬挂系统,在与良好的动力总成配合下,可为车内提供更为平顺舒适的动力及乘坐体验。同样燃油经济性方面也会优于同级竞品,可话说回来,选择这个价位的消费者真的还会在意每公里或多或少的那1-2L燃油么?

困局还是突破,聊亚洲龙的前途几何

最后再来聊聊亚洲龙的价格问题,亚洲龙在北美市场的入门定价为3.55万元,约合人民币24.3万元。不过由于海外版搭载的是排量更大的3.5L发动机,制造成本上高于未来国产的小排量发动机。加之亚洲龙定位前驱车型,省去了皇冠身上的传动轴、后桥等结构成本。所以结合雷克萨斯ES与现款皇冠来看,亚洲龙的定价区间很可能会延续现款皇冠的25-38万元。在这个价位区间中,中低配车型可以巧妙地避开与二线豪华品牌的竞争。但遗憾的是它的竞品辉昂,不仅空间更大配置丰富,优惠后的价格跌也已跌至30万元内。而金牛座做的更绝,不仅靠1.5T车型优惠后成功跌至20万,配置和空间表现同样让人惊艳。到头来亚洲龙还是躲不开豪华品牌与非豪华品牌车型的左右夹击。

困局还是突破,聊亚洲龙的前途几何

由此来看,即使亚洲龙能凭借上市之初的新鲜感收获一定销量,但后续也很难维持。毕竟国内的中大型轿车市场始终被一二线豪华品牌攥的稳稳地,更何况还有辉昂和金牛座的前车之鉴摆在这里,不靠巨额的优惠去吸引消费者,初出茅庐的亚洲龙恐怕难有出头之日。

距焦观点:不吹不黑的讲,我们并不看好丰田将亚洲龙导入国内市场这一举动。在我们看来,这一举动无异于“我们不求卖多少,但产品线必须有”的徒劳。在被特供加长车型长期“统治”的中国市场,丰田本应是最清楚的。但反其道而行之着实让人看不懂,难道不该停掉拖后腿的产品线,将重心放在推出符合国内消费需求的新车上么?要知道中国是面子社会更是人情社会,它不同于地广人稀的北美市场,也不同于路窄价高的日本本土,盲目的导入别国特供车型只会是一错再错,绝对算不上是明智的举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