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護士」,是「曇花一現」還是必然趨勢

【熱點背景】

點擊手機下單,護士就能上門服務。近期,“網約護士”在北京、上海、廣州、福州、西安、濟南等多個城市出現,引發社會多方關注:服務收費幾何?是否安全?會不會搶奪公共醫療資源?這種服務將像很多“共享應用”一樣曇花一現,還是會成為醫療資源整合的必然趨勢?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網約護士”的服務價格由市場決定,護士主要是利用業餘時間提供服務。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制定政策,完善相關監管措施,推動保障“網約護士”和患者雙方權益與安全,規範行業發展。

“網約護士”,是“曇花一現”還是必然趨勢

【命題預測】

從去年底開始,10餘個提供“網約護士”服務的手機APP陸續上線。患者在手機上進行註冊和身份認證後,選擇所需服務,上傳醫療機構開具的處方、藥品及病例證明,即可等待護士接單。訂單通過審核後,護士就可與患者預約時間,開展上門服務。 對於“網約護士”,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互聯網醫療正成為手機應用開發的熱點,“網約護士”便是其中的產物,點擊手機下單,護士就能上門服務。對於這種新型的業態模式我是十分支持的,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其發展中的種種問題,及時進行規範。

“網約護士”對於行動不便的患者來說,解決了大問題,更加方便患者治療,同時護士上門省去了患者去醫院的時間和交通費,總體是合算的。對於護士而言,加入“網約護士”平臺,利用業餘時間增加了個人收入。此外,“網約護士”滿足了群眾對多樣化醫療的需求,實現了社會上零散化護理需求和護士資源的“精準對接”,是“互聯網+醫療”的積極探索。

但是“網約護士”在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首先,“網約護士”在所屬醫院以外提供服務,患者的醫療安全誰來保障?按照衛生主管部門此前發佈的相關護士執業規定,護士要在醫院註冊,並在指定的醫院服務。而護士多點執業僅在北京、廣州等少數幾個地方有了突破,進行了放開試點,“網約護士”還處於監管空白區。其次,APP平臺的護理服務項目十分有限,目前更多承擔的是居家簡單護理服務,主要包括無創、醫療風險極低的項目,在確保醫療安全的情況下才會上門服務。碰到一些風險較大的護理項目時,則會建議患者到醫療機構就診。再次,護士多為年輕女性,上門服務如何保障人身安全?雖然平臺患者註冊平臺用戶時,必須手持身份證進行驗證,人、證一致才可以通過。患者提交的訂單也必須有正規醫療機構開具的處方,平臺也會對每一個訂單進行審核,若不符合要求,平臺會自動取消訂單,並致電用戶告知原因。但有消費者反映,有些平臺對於上傳材料的核實並不細緻,存在管理漏洞。

對此應儘快介入,規範相關行為,避免一哄而上、管理滯後。 第一,保障患者以及護士安全既需要平臺加強細則的制定和執行,也需要政府監管部門介入。例如,在護士准入環節嚴格審核機制,可以引入醫療專家團隊進行人工審核,確保每名護士都能夠提供合格的醫療服務。此外,在為註冊護士購買人身保險的同時,將上門醫療服務行為納入政府監管。第二, 應逐步、謹慎放開護士多點執業,將“網約護士”納入衛生行政部門監管。第三,“網約護士”管理也需分層級、分類別。目前醫院的護士是分類的,如有的是臨床護士,有的是門診護士。同時也是分層級管理的,如有的是助理級別,有的是副高級別。未來,隨著“網約護士”的發展,提供的服務事項日益增多,分類、分級別管理將十分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