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怎麼就成了「加班大國」?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現在全中國都在加班?

無論是程序員還是畫圖狗、無論是攝影師還是公務員,無論是老師還是會計,大家都活在加班的陰影下。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小時,比上月增加0.1小時。

對於這個結果,大部分網友表示不服,有的甚至表示“70小時週末也不休息,有時要幹到晚上十一二點。”

今天你加班麼?

中國怎麼就成了“加班大國”?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小時,比上月增加0.1小時。

對於這個結果,大部分網友表示不服,有的甚至表示“70小時週末也不休息,有時要幹到晚上十一二點。”

來自瑞銀集團的調查顯示,在每週工作時間最短的國家和地區中,即便是排在第17位的倫敦,也只有33.46小時。相比之下,中國香港以50.12小時,高居每週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和地區第一名。


中國怎麼就成了“加班大國”?

前不久,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80名上班族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0.7%的受訪者稱所在企業有“加班文化”。

調查顯示,48.4%的受訪者每週至少加班一次,其中19.4%的受訪者每週加班兩三次,5.2%的受訪者幾乎天天加班,僅5.5%的受訪者從不加班。其中,46.6%的受訪者表示,加班大多是被迫。

“吃得比豬少,幹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中國職場人如此調侃自己。

中國怎麼就成了“加班大國”?

中國人加班有多瘋狂?

阿里巴巴這裡流傳的一句話:加班是對的,不加班也是對的,規定時間內完不成項目就不對了。

但據有相關媒體統計,中國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阿里巴巴僅排名第三。2016年數據,華為員工加班時間最多且最晚,平均在晚上9點57分下班,加班時間3.96小時;騰訊位居第二,平均在晚上9點55分下班,加班時間3.92小時。


中國怎麼就成了“加班大國”?

而在滴滴發佈的《2016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中,京東以23:16的平均下班時間,成為中國最“狠”公司冠軍。

都說日本人熱衷主動加班,日本地鐵晚上9、10點是最擁擠的時候。不過跟中國人一比,就小巫見大巫了。

有個流傳甚廣的故事說,一家中國互聯網公司招聘了一位日本研發,上班第一天他對部門同事說:“我在日本就是個加班狂,希望大家能跟上我的節奏。”一個月後,他臨走時扔下一句話:“你們這樣加班,是相當不人道的。”


中國怎麼就成了“加班大國”?

甚至連休假,中國人也在工作。螞蜂窩旅行網發佈的《中國上班族旅行方式研究報告2017》指出,88%的白領都需要在旅行中處理工作。

中國怎麼就成了“加班大國”?

長時間的勞作,給職場人的生理、心理都帶來了影響。

2010年,芬蘭、英國的研究人員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長達11年的研究成果:每天加班超過3小時,將導致憂鬱、焦慮或失眠,罹患心臟病的幾率更高出60%。

過勞死曾被視為日本獨有的社會現象。2006年,中國躍升為“過勞死第一大國”,中國人逐漸意識到,原來上班也會死人的。

尤其是中年人,精力不及年輕人,卻揹負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幹起活來往往更加拼命,也能忍辱負重。

不過,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當我們超過40歲,大腦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就不再適合每週5天朝九晚五的壓力與重複,一週超過25小時的工作就可能對智力造成損傷。

長時間的勞作,卻不意味著高的工作效率。

除了少數企業從提高勞動生產率來提高競爭力以外,更多的中國企業,是採用增加工作時間來縮短生產週期的方式來提升競爭力。專家表示,“目前中國仍是‘汗水型’經濟,靠創新技術獲取利潤的份額並不大,這種情況下只能靠拼汗水與勞動時間來賺錢。”

西班牙人在歐洲國家裡平均坐班時間最長——約每週38小時,比荷蘭人平均每週多工作8小時,比德國人多3小時。與此同時,西班牙人卻排在工作效率的後幾名。

由此衍生出一個單詞presentismo,意思是上班皮囊化。根據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公司德科集團的一項研究顯示,56%的西班牙公司存在上班皮囊化現象。

這是因為很多西班牙企業仍然看重坐班時間,而非按工作效力來評價員工績效,導致員工上班時心不在焉。

中國怎麼就成了“加班大國”?

既然這麼辛苦,為什麼中國人都很能忍呢?

首先,外部環境迫使職場人一起加入到加班的隊伍裡。

有的公司讓員工加班,是通過威逼。2015年,富士康生產線某線長的一句話流傳開來:“只要有一次不配合加班,我就讓你從此以後一個班都沒得加。”

有的公司通過利誘。下午5點半下班,結果6點半有公司班車;正準備坐班車,結果8點有東來順的工作餐;吃飽喝足了正要回家,結果10點可以打車報銷。不知不覺,已經加班到了深夜。

更何況,連老闆都是加班狂,普通人不努力還有未來嗎?任正非公司有床墊,馬化騰凌晨回郵件,在王健林的日程表裡,黑紙白字寫著4點就起床……


中國怎麼就成了“加班大國”?

其次,規定上五休二,實際上得不到保障。

一方面,法律規定得太籠統。1995年的《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顯示,企業如果不能實行週末雙休的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週休息日, 這就給了企業不執行上五休二的機會。


中國怎麼就成了“加班大國”?

《勞動法》還有規定: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週至少休息一日。這意味著,如果用人單位讓勞動者每週休了一天,其實也是行的。

目前,員工休息權主要表現在雙休制度、法定節假日製度、帶薪休假制度。 就算在全國工作制度最為規範的北京,2016年三類休假制度都能享受的人也只有34.2%。

前不久,社科院發佈了一份《休閒綠皮書:2017~2018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建議到2030年要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上四休三的制度。結果遭到網友的集體吐槽:“專家總是飄在天上,不食人間煙火。”


中國怎麼就成了“加班大國”?

另一方面,《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報告指出,中國接近一半的勞動者在加班中沒有得到任何補償。沒有加班費雖說可以維權,但是很難,因為需要勞動者自我舉證。

計算加班工資的一個前提,就是“加班的事實”是法律意義上的加班,而法律意義上的加班是公司安排的加班,員工自願加班不屬於法律意義上加班,不會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護。

在中國,“過勞死”既不是法律概念,也沒有確切的醫學定義。在醫學上,很難證明“過勞死”與工作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而在中國的法律框架內,沒有“過勞死”一說,算不上“工傷”,也就沒有相應的賠償。

再者,中國人在房價、教育、醫療、養老的重重壓力下,只得忙忙忙。

有學者發現,我國年入50萬的中產,在全世界任何國家都是高收入家庭。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為59039美元,摺合人民幣才39.2萬元。

按理說中國的中產應該活得輕鬆才對,然而學者在國外拜訪時發現,中國的中產比國外的普通白領還要累的多,人家五六點下了班,就開始休閒了。

而大多數的中國上班族,摸摸你們的錢包,一年能掙到50萬麼?

中國怎麼就成了“加班大國”?

丨丨警惕疲勞過度症狀:

疲勞界定:持久或反覆發作的疲勞,持續在6個月以上;根據病史、體徵或實驗室檢查結果,可以排除引起慢性疲勞的各種器質性疾病。

體徵標準:低熱,口腔溫度37.5℃~38℃; 可觸及小於2釐米的頸部淋巴結腫大或壓痛;咽部充血,但無明確扁桃體炎症;未發現其他引起疲勞的疾病體徵。

症狀標準:體力或心理負荷過重引起不易解除的疲勞; 沒有明確原因的肌肉無力;失眠症狀普遍存在,多夢或早醒;頭漲、頭昏或頭痛;意力不易集中,記憶力減退;食慾不振;肩背部不適、胸部有緊縮感,或有腰背痛、不定位的肌痛和關節痛,無明確的風溼或外傷史;心情抑鬱、焦慮或緊張、恐懼;興趣減退或喪失;性功能減退;低熱;咽乾、咽痛或喉部有緊縮感。

如果同時具有以上2項主要標準、2項體徵標準和6項症狀標準;或累計具有8項以上單純的症狀標準,即可確診為疲勞狀態。

過勞死的危險人群:

有錢有勢的人,特別是只知消費不知保養的人;

有事業心的人,特別是稱得上“工作狂”的人;

有遺傳早亡血統又自以為身體健康的人; 超時間工作;夜班多,工作時間不規則;

長時間睡眠不足者;

自我期望高,並且容易緊張者;

幾乎沒有休閒活動與嗜好的人;

從事IT工作的人。

如何預防過勞死?

1. 白領如何預防過勞死

白領作為易過勞死的人群,做好是做到按時吃飯,按時的去睡覺。在上班的過程中也要動起來,不能久坐,哪怕是出去走一走也是會有預防的效果。

2. 你要學會主動休息

人體持續工作愈久或強度愈大,疲勞的程度就愈重,消除疲勞的時間也就愈長,這與“累了才休息”不同,不僅可保護身體少受或不受疲勞之害,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參加考試、競賽、表演、主持重要會議、長途旅行等重要活動之前抓緊時間先休息一會兒。重視並認真做好工間休息,充分利用這段短短的時間到室外活動,或做深呼吸,或欣賞音樂,使身心得以放鬆。

3. 運動

很多的人因為工作不但越來越疲勞,而且還不願意去運動。其實運動是可以消除疲勞。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需要經常運動,以增加體能儲存,每週散步4~5次,每次30~45分鐘,或一星期進行3~4次溫和的戶外活動,每次30分鐘,都是必要的。

4. 定期進行體檢

無論青年還是中老年人,也不論體力還是腦力勞動者最好每年做一次體檢,包括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及有關心臟的其他檢查,以便早期發現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特別是隱性冠心病,發現疾病,不論輕重,都要及時認真治療。

5. 拳頭按壓

拳頭握緊,放在耳朵斜後方,靠近頸部中央的頭骨位置,閉上眼睛,頭往後仰,感覺拳頭支撐著頭部的力量,會有一種放鬆的感覺,能釋放疲憊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