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中國爲何每次逢大危機總能力挽狂瀾?(二)

2、中國百年工業化的真實經驗

溫鐵軍:中國為何每次逢大危機總能力挽狂瀾?(二)


1. 地方實力派主導的清末洋務運動

從清末被西方列強侵略開始,中國就從世界第一貿易大國和白銀儲備第一大國,很快地演變為白銀外流、資本極度稀缺國家。因為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連續的戰敗和賠款,使得中國上層建築連同軍隊都“被鴉片化”,國家不再有維持財政基本開支的能力,更遑論追加投資去進入工業化。何況,民間經濟已經竭澤而漁了。於是,中國早期進入工業化的時候雖然也是想“堅船利炮、富國強兵”,但毫無疑問作為工業化組裝形式的軍事工業——不具有設備製造的能力,只能進口部件來組裝。

100多年前早期的洋務運動是中國進入工業化的第一步,那既不是民辦,也不是一般的商品生產,恰恰就是軍事工業。這對於後世統治集團,它還帶來了極為嚴重的路徑依賴的作用。此後歷代,無論是清朝還是民國,共產黨領導人無論是毛澤東還是鄧小平,都一再強調要有軍事工業。鄧小平說過:如果我有8000萬噸鋼,就什麼都不怕了。現在我們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有數億噸的鋼產量了,但憂患依然。因為今天的問題已不是當年的問題。

我們教科書把晚清的工業化說成是從官辦到民辦,其實自從帝國主義開始瓜分中國以來,即1840年以後,中國就不再有完整意義上的中央政府。到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李鴻章在東南坐鎮,那次叫“通電八省,拒不勤王”,表明中央早就已經與地方分裂了。因為,帝國主義列強當時已經把中國瓜分了,那時候,包括大家所熟知的北洋水師、淮軍、湘軍,都屬於以中央政權為名的地方軍事勢力。而湘淮兩大派系的互相鬥爭,演化為後來淮系李鴻章的海防論和湘系左宗棠的陸防論之爭。據此,洋務運動的實質,也是各地督府在搞本地的軍事工業,以壯大本地的軍事實力。

自太平天國戰爭爆發以後,清軍的八旗主力作為國軍已經完全沒法作戰,相當於國軍的八旗已經完了,地方部隊的綠營也完了。代之而崛起的是鄉村民兵、地方團練,湘軍本是湘團民兵,後來打下了江浙,佔領了富庶的地方,進一步發展則是本屬派生之淮系北上,擴展到山東和河北;同期,則是湘系西進,整個中國當時已經四分五裂了。那個時候,在各個重要城市發展工業的,主要是各種地方勢力。

後來的故事就多了,比如說“老佛爺”慈禧太后把海軍軍費造園了,最後海軍就剩下頤和園裡那條石頭船……根據這些線索,文學家可以編大量故事。但真正研究歷史事件之間規律的,可不敢這樣說。我提出一個問題:當時淮系要軍費去加強其軍隊,但那是風雨飄搖的滿族貴胄能夠依賴的中央軍嗎?很多事件放到今天我們重新來看,都不是現下社會上流傳的故事。

深入探究可知,其實地方實力派的軍事工業,客觀上恰恰是壓垮清朝這個病入膏肓的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其直接表現就是1900年,儘管各地都有軍事工業,都有軍隊,但是拒不勤王;中央政府只好藉助沒有任何軍事裝備的義和團……

從那時候起,清王朝就已經名存實亡了。

那個年代,各種各樣的地方勢力崛起,使得客觀上已經解體的清王朝最終出現了分崩離析的局面。接著,各個地方軍閥擁兵自重,即所謂風雲四起,軍閥割據成為大趨勢。

事實上,地方割據成了大一統王朝之後必然重複性發生的歷史現象,當中央王權衰落的時候,以前的歷朝歷代不都是幫會四起、割據盛行嗎?因此,我們講“半殖民地”時,不要漏掉“半封建”,講對外救亡時,不要忘記內生矛盾。

中國人實在是被迫才發出“最後的吼聲”,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局面下,無論用什麼手段,誰能有效地形成再度大一統,對歷史都是有貢獻的。可惜誰也沒有成功,是毛澤東成功了,毛澤東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領袖。

2. 民國“黃金經建十年”

我們先討論蔣介石為什麼會失敗。

大家都以為他倒行逆施、反動派等,當然這是“話語正確”,包括我自己從小就是聽著這話長大的。但是,古話叫“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他還有其他的失敗原因。

自20世紀20年代起,蔣介石就基本上完成了名義上的國家大一統,當然這是以孫中山的名義,以國民革命的名義。名義上統,實際上沒有統。因此,蔣介石在1947年以前一直是黨的總裁而非國家元首,他很小心,總理這個名義已經是孫中山了,他不能叫;總統還沒經過選舉當然也不能叫,只能叫總裁。他是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裁,也是先有軍,後有黨,再有國,或者說先有軍權,後有黨權,再有政權。這都屬於清末以後政治進程中的一個路徑依賴的制度演變過程。由於他的軍事力量是全國最大的,各地地方軍閥為了避免正面衝突,降低與中央的交易成本,而認同自己屬於國民革命軍序列了,但各徵自己的稅,發自己的餉,各穿自己的軍裝,備自己的軍械。所以就有貴州軍閥王家烈的“雙槍兵”,一手步槍一手大煙槍,等等。主要是靠各個不同的地方軍閥自己實行地方治理,這是當時的一個普遍現象。雖然矛盾重重,但總之這個國家在趨向於要完成大一統之後的國家正常化進程。

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有一個很重要的現象,叫民國“黃金經建十年”。大局甫定,重歸一統,民間經濟自然恢復,於是出現了當時中國構建工業經濟基礎的十年。國家軍事上一統,接著經濟上出現高速增長,似乎對民國的建設有百利而無一害。無論1921年中國共產黨組建之後怎麼發動革命和暴動,恰恰是在這個年代逐漸式微,剩下的是星星之火。民國經濟發展了,客觀上造成了革命的條件弱化了。

那麼,為什麼到30年代中後期革命反而又起來了呢?因為發生了一個眾所周知的重大國際性事件——1929—1933年西方資本主義大危機席捲歐美。

危機期間帶來的一個現象是通貨膨脹,伴隨貴金屬價格上漲。這與今天濫發美元造成通貨膨脹、黃金價格飛漲一樣。貴金屬價格上漲當然包括白銀價格上漲,那麼白銀價格上漲為什麼對我們有影響呢?因為中國一直到那個年代還是白銀本位的幣制,街面上流行的是袁大頭、孫大頭,就是銀圓,官府和富商還都是用白銀作為主要的財富儲藏方式。一個銀本位的國家突然遭遇世界範圍內的銀價大幅度上漲,而原來美國作為中國的主要宗主國之一,曾經跟民國政府簽訂過白銀協議。因為中國不產白銀,要大量地從美洲輸入白銀,中國才能不斷使用白銀作為貨幣。但是,因銀價上漲,美國單方面取消了白銀協定,並且從1934年開始大量提高美國的白銀收購價格,這就使得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發生了白銀危機,即資本短缺危機。同時,因為那時已經發生了1931年和1935年兩大日本侵華事件,日本帝國主義政府為了控制中國,就要摧毀民國的經濟基礎,也從中國大量收購白銀。於是,美國和日本抬高價格在中國大量採購白銀,從而導致中國出現了白銀危機,迫使1936年民國政府宣佈取消銀本位制,改為發行紙幣。一發行紙幣立刻就貶值,因為金銀大量外流,儲備不夠,沒有發行紙幣的基礎,因此這個國家從此進入了以通貨膨脹為主的長期經濟危機。

接著就是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戰爭,日本藉著中國發生經濟危機的機會大規模侵略中國。於是,中國的民族矛盾迅速上升為主要矛盾,本是星星之火的革命得以迅速擴展。蔣介石想靠英美日得到穩定的國際環境,但帝國主義不買賬。這就是民國沒有能夠穩住這個國家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民國更是沒有硬通貨和貴金屬儲備,只有靠戰後美國援助維持,但也只維持到1948年。美援停止之際,滿大街就都是濫發的紙幣,有的地方濫發到以億為票面單位的程度。此時,民國的國家財政金融體系徹底崩潰了。

所以我說,民國先亡於財政金融、亡於經濟崩潰,後亡于軍事失敗。蔣介石也想解決“半封建”問題,但是,他無力解決帝國主義的問題,這是因為中國的官僚資本,是通著帝國主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