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火烧皇宫,却让燕王朱棣忌惮一生,死前才得知真相

朱允炆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在位时间不长,但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皇帝,关于他的争议不是他从政的所作所为,更多的是关于他的生死之谜。

此人火烧皇宫,却让燕王朱棣忌惮一生,死前才得知真相

朱允炆是朱标的嫡长子,朱元璋的孙子,本来他的父亲是当时的太子却因为英年早逝,朱元璋顺势把皇位交给了朱允炆,为了可以让朱允炆顺利的治理国家,朱元璋在晚年利用胡惟庸等人的案件,株连了一大批功臣之家,然后还把自己的儿子封为藩王,让他们戍守边境保护大明疆土不受侵犯,本来想法是好的,可是恰恰因为分封的事情导致朱允炆的悲惨人生。此人火烧皇宫,却让燕王朱棣忌惮一生,死前才得知真相

朱允炆上台之后觉着藩王的力量太大,不受自己控制于是跟大臣商量削藩的事,这事给了燕王朱棣起兵的理由,朱棣直接率兵包围南京城,逼迫朱允炆退位。可朱允炆也不是一般人,他居然在自己的皇宫里放了一把火把皇宫给点了,燕王朱棣看见宫中起火赶紧派兵灭火,可等到朱棣赶过去的时候火势已经不受控制,最后太监们在大火中拖出一个烧的面目全非的尸体。此人火烧皇宫,却让燕王朱棣忌惮一生,死前才得知真相

朱棣看到这个无法辨认的尸体心里也有很多疑问,但是当时又不好表现,就指着这个尸体说这个就是朱允炆的尸体,然后命令太监们好好的照看着,八天后燕王朱棣命人以天子礼安葬建文帝,棺木中放的就是这具尸体。朱棣骗的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他对这个尸体的身份产生怀疑,更让他惴惴不安的是先皇朱元璋留下的墨宝和传国玉玺都不见了,要说墨画被烧掉倒是有几分可能性,可是传国玉玺那可是一块玉石,是不可能被烧毁的,顶多就是烧碎了,这个问题困扰了朱棣很多年,朱允炆到底去哪了。

此人火烧皇宫,却让燕王朱棣忌惮一生,死前才得知真相

因为朱棣自己是篡位上台的根基不稳,再加上自己在朝廷中还有多个兄弟虎视眈眈的盯着这个皇位,万一哪天朱允炆又重新站出来的话,肯定对他是个巨大的威胁,所以他一面发出告示,说朱允炆已经葬身火海,让那些对朱允炆念念不忘的旧臣彻底死心,一面派出自己的心腹胡濙(yíng)以寻找真人张三丰为由,到处寻找朱允炆的下路。此人火烧皇宫,却让燕王朱棣忌惮一生,死前才得知真相

相传建文帝当年放火烧皇宫之后并没有死,而是秘密的从皇宫中潜逃出来,在一些旧臣的帮助下逃出南京城,之后一直以僧人的身份活动在巴蜀一带,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活,并且在多年的逃亡生活中留下了很多的诗句。此人火烧皇宫,却让燕王朱棣忌惮一生,死前才得知真相

关于建文帝逃出皇宫还有很多轶事,其中有个说法就比较有神话色彩,说当年朱棣包围南京城的时候,朱允炆跟几个大臣在皇宫中急得不知所措,朱允炆准备要面见朱棣,大不了以死相逼,这时旁边的一个太监说当年太祖皇帝去世时留下密盒,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打开,朱允炆一听赶紧命太监取来密盒。

此人火烧皇宫,却让燕王朱棣忌惮一生,死前才得知真相

打开密盒后发现里面有袈裟,鞋子,剃度的工具以及三个度牒,度牒就相当于出家人的身份证,上面分别写着对应的法号,应文、应能、应贤,里面还有一封信,上面写着出逃的路线。朱允炆一看全明白了,赶紧命人为他们剃度,然后按照上面写的方法逃离皇宫。

最后在朱棣死前的一年,胡濙赶回来了,跑到朱棣的面前把自己这些年的所见所闻都一一述说,朱棣听完后终于放心了,至于胡濙说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我们清楚朱允炆至少不会对朱棣产生威胁了,至于朱允炆是死了还是因为心生厌恶不愿再当皇帝我们不得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