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實體經濟不行,是你不行

不是實體經濟不行,是你不行

導讀:曾經一段時間裡,對實體經濟、實體企業各種唱衰,一些實體人也感慨實體不行,似乎實體真的要被新經濟取代了。

但是,實體經濟真的不行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不是實體經濟不行,而是你不行!

賣服裝的曾一度成了世界首富!

你還敢說實體不行?

▎不是實體經濟不行,是你不行!

賣服裝一度成首富,還敢說實體不行?

賣服裝的一度成了世界首富

至今仍以4600億位居世界第六

不是實體經濟不行,是你不行

2016年9月7日,西班牙零售奇才、ZARA創始人阿曼西奧•奧特加的Inditex集團(也就是ZARA、Massimo Dutti和Pull&Bear的母公司),股票上漲了2.5%,使得阿曼西奧•奧特加的個人財富增加了17億美元。奧特加以795億美元淨資產超越785億美元的比爾·蓋茨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如今,奧特加仍以4600億人民幣的身價位居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第六。

排在阿曼西奧•奧特加前面第五位的伯納德·阿諾特,同樣是一位實體企業老闆,他是著名奢飾品LV集團的掌門人。

不是實體經濟不行,是你不行

一個賣服裝的一度成了世界首富

你還能說實體不行嗎?

一個賣服裝的,打造了服裝巨頭的大佬,一度成了世界首富、全球首富,你還能說實體企業不行了嗎?

我們看看ZARA它的業績,2017年財年的銷售額達到了253.4億歐元(約1975億人民幣,近2000億規模),同時,集團淨利潤為33.7億歐元(約262億人民幣)。

對比國內服裝企業

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

對比一下,國內的服裝企業,我們就知道國內服裝企業與ZARA的差距了!

目前,國內的服裝企業在主業服裝上營收超過50億的已經極少了,而過100億的寥寥無幾,基本上沒幾家,沒有一家超過200億。而200億這個規模,只是ZARA的十分之一。

同時,國內更多的服裝企業在幾個億規模的比較多,相當於ZARA的近千分之一。

▎國際四大服裝快時尚品牌

一度成就三個國家首富、1個最富家族

你能說實體不賺錢???

服裝是一個很傳統的行業、傳統的實體經濟,但是在今天,它依然創造者商業傳奇和財富傳奇!

服裝作為一個傳統產業

卻一度成就了三個國家首富,一個最富有家族之一

ZARA、H&M、優衣庫、GAP是世界著名的服裝四大快時尚巨頭,這四大快時尚品牌,一度成就了3個國家首富、1個最富有家族之一。

1、ZARA創始人、曾是世界首富

西班牙首富奧特加,一度成為世界首富

不是實體經濟不行,是你不行

2、H&M創始人、瑞典首富

斯蒂芬·佩爾松

不是實體經濟不行,是你不行

3、優衣庫創始人、日本首富

柳井正

不是實體經濟不行,是你不行

4、GAP品牌擁有者、位列美國最富有家族第22位費舍爾家族

不是實體經濟不行,是你不行

四大服裝快時尚品牌的業績

讓中國實體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都汗顏

四大快時尚服裝品牌,都是傳統的服裝實體企業成就了他們的商業傳奇!

四大快時尚品牌,都是出自傳統行業,但是業績很驚人。

2017財年,ZARA業績達到253.4億歐元,約1975億人民幣,近2000億人民幣規模。

2017財年,H&M業績達到2317.71瑞典克朗,約1773.8482億人民幣。

2017財年,優衣庫業績達到18,619億日元,約1092.59億人民幣。

2017財年,GAP業績達到158.6美元,約1000.9246億人民幣。

它們四家企業規模都做到了千億人民幣規模,ZARA更是達到接近2000億人民幣規模。

這個結果,可以說讓中國實體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都感到汗顏。

再看我們國內企業,缺少這種專注、和專業度的強大競爭力,例如同為服裝領域,中國最早崛起的服裝大佬——雅戈爾、杉杉等都多元化了,但是他們的財富卻被後起的新秀、更聚焦服裝領域專業化的森馬、安踏等超越,而他們同為服裝領域,與國際四大快時尚巨頭,相比所差更是巨大,不是傳統服裝不能成為巨大財富(服裝是個大行業),而是他們沒有做的足夠優秀、頂級!這也是值得所有企業深思的。

不是實體經濟不行,是你不行

對於中國實體企業企業而言,更應看到自己的不足,並非實體不行,而是自身做的不夠好,畢竟實體的消費是剛需,中國實體企業需要在自己專業能力上好好提升。

▎互聯網企業賺大錢的並不多

傳統實體企業賺大錢的並不少!

雖說互聯網企業這些年,一直享受著明星待遇,而傳統實體企業似乎被貼上了落伍者、等待淘汰者的標籤,但實際上互聯網企業效益可觀的並沒有那麼多,而傳統企業中賺錢多的不在少數。

馬雲:中國這麼多互聯網公司,賺大錢的不超過五家

2017年9月10日,在無錫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馬雲發表了演講。

在演講中馬雲表示:“大家千萬不要以為互聯網公司很好,我們傳統實業不好。我想告訴大家,這麼多中國互聯網公司真正賺錢的沒幾家,賺大錢的,沒有超過五家公司。但是實體經濟裡面,也有很好的企業,不是實體經濟不好,是你的實體不太好,這個要有清晰的認識”

馬雲說的是實情,今天互聯網企業是風頭旺、關注度高,似乎只有互聯網企業才是未來、才代表未來!但是除了BAT三大超級明星企業外,除了少數的明星企業業績極為光鮮外,大多數互聯網企業的盈利沒那麼矚目,甚至很多互聯網企業的盈利並不樂觀。

因此,互聯網企業也要清醒認識,BAT巨大成功、不代表所有互聯網企業都能階段成功!

不是互聯網都很厲害、做的很好,只是BAT們做的很好!更多互聯網企業要向他們、向傳統實體大佬學習!

互聯網公司淨利潤梯隊排名

梯隊

淨利潤規模

代表企業及淨利潤規模

第一梯隊

100億以上

阿里:500億以上

騰訊:700億以上

網易:107億(2017年剛剛躋身百億陣營)

第二梯隊

50—100億

第三梯隊

30—50億

攜程:40億

第四梯隊

20—30億

歡聚時代:24.932億

陌陌:23.4億

第五梯隊

10—20億

唯品會:約19.495億人民幣

58同城:超過15億

第六梯隊

1—10億

微博(1.566億美元,約9.88億人民幣)

搜狗:(約6億人民幣左右)

新浪:0.454億美元(約2.865億人民幣)

聚美優品:約2億人民幣左右

第七梯隊

1億以下

暴風科技:0.5305億人民幣

第八梯隊

虧損

樂視:鉅額虧損116億

如馬雲所說,互聯網賺大錢超不過5

互聯網巨頭與大多數互聯網公司實力相差比較大

可以看到,正如馬雲所說,互聯網企業中真正賺大錢的不超過五家——阿里、騰訊、百度、網易四家。

在盈利上,除了第一梯隊一騎絕塵外,幾個梯隊之間的營收落差還是比較大。

四大盈利巨頭,阿里、騰訊、百度、網易,兩個賣廣告的(阿里、百度,阿里電商廣告+銷售扣點提成,百度出售搜索廣告),兩個做遊戲的(騰訊、網易),實際上他們的贏利點還是傳統的盈利模式。

大多數集中在第三梯隊以下,特別是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梯隊居多。值得一提的是,前兩年在股市上炒的火爆的市盈率達到幾百倍的樂視、暴風科技(暴風科技2014年市盈率一度瘋狂達到880多倍),其淨利潤都不高,而樂視在2017年更是爆出116億鉅額虧損。

傳統實體企業,賺大錢的並不少

雖說,傳統實體一度被貼上落伍、等待被淘汰、被顛覆的標籤,但實際上,傳統實體大佬實力並不小。傳統實體企業中,通信領軍、服裝領軍、手機領軍、服裝領軍、休閒運動領域領軍、快消領軍、農資領軍等諸多細分領域的領軍,都實力頗強。

部分傳統實體大佬淨利潤排行

梯隊

淨利潤規模

代表企業及淨利潤規模

第一梯隊

100億以上

華為:475億

格力:224億

美的:172.84億

海爾集團:100億以上

茅臺:264億

五糧液:140億

吉利:106億

……………

第二梯隊

50—100億

OPPO :60億以上

ViVO:60億以上

溫氏牧業:70.9億

伊利:60.03億

洋河:65.98億

娃哈哈:50億左右

第三梯隊

30—50億

順豐控股:47.7億

雙匯:40億左右

海瀾之家:33.2887億

福耀玻璃:31.49億

達利:34.33億

安踏:30.88億

僅列部分實體大佬,可以看出實體大佬盈利超越互聯網,實體企業賺大錢的並不少。

無論是第一梯隊,還是第二梯隊、第三梯隊數量,都遠大於互聯網企業。

真正實體大佬都在低調賺大錢

你經營不好,只是你實力弱

正如馬雲所說:“不是實體經濟不好,是你的實體不太好,這個要有清晰的認識”

“經濟形勢好與不好其實跟你沒什麼關係,好形勢下爛企業有,壞形勢下好企業也多得是,中國最好的企業絕大部分都不是在好形勢下出來的。”

國內真正的實體大佬,都在低調賺大錢

實體經濟所存在的領域,是絕對的剛需產業,吃、穿、住、行、喝、玩、樂,都是絕對的剛需的大市場,不是互聯網說取代就取代了的!畢竟吃、穿、住、行、喝、玩、樂,不是互聯網所能代替解決!

不賺錢,只能說你做的不夠好!

而國內真正的實體大佬、各個領域的領軍企業,也都在低調賺大錢。

如上面所說,中國科技領軍華為、手機領軍OPPO、ViVO,家電領軍海爾、美的、格力,乳業領軍伊利、飲料領軍娃哈哈、運動休閒領軍安踏……他們的營收都是上百億、甚至數百億、上千億,而他們的淨利潤都很可觀。

千萬不要認為傳統實體大佬不行了。

這些年,不少傳統實體行業中的大佬不僅沒有OUT、被淘汰,卻依然在高速增長。

例如:中國運動用品領軍安踏,在2010—2017年,業績從58.7億增長到166.9億,

中國乳業領軍伊利,在2011—2017年,業績從302.65億增長到680.58億,

中國科技領軍華為,在2011—2017年,業績從1852億做到6036億。

中國空調領軍格力,在2011—2017年,業績從608億做到1482.9億。

中國家電領軍美的,在2011—2017年,業績從745.59億做到2407.12億。

…………………………

不是實體經濟不行,是你不行

除了它們以外,傳統式實體企業中,還設有海爾、海信、OPPO、ViVO、加多寶、養生堂等諸多優秀的企業,業績不俗。

優勝劣汰一直都是市場法則

互聯網只是增加了玩家數量、增加淘汰

商業競爭一直都是激烈的,在大環境不好的時候,競爭難度會更大!

沒辦法,優勝劣汰一直都是市場競爭法則!

都在說互聯網電商衝擊,實際上,互聯網並沒有顛覆整個行業,只是增加了玩家數量,增加了淘汰數量。

同樣以服裝為例,目前最火的電商品牌三大明星韓都衣舍、茵曼、裂帛,2015年業績分別為12.59億、11.4億、5.46億(其中裂帛的業績相對2014、2013年出現了下滑),淨利潤分別為3385萬、1581萬、3196萬。

這是目前服裝領域、最為成功的三個品牌,但是它們的規模放在傳統服裝產業中,與傳統服裝企業中的中小企業相比,有一定優勢,但是與優秀的服裝企業相比,並不佔優勢,如2015年海瀾之家、安踏、森馬分別是營收158億、111.26億、94.54億、,淨利潤29.53億、26.97億、13.49億。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都相差甚遠!

韓都衣舍創始人趙迎光曾表示過,線下服裝品牌過百億的不少,而線上淘品牌到10億似乎就到天花板了,

茵曼的掌門人方建華也同樣表示:20億元是淘品牌的天花板,想成為百億品牌潛力則在線下。

而韓都衣舍、茵曼、裂帛與服裝領域的佼佼者——四大快時尚巨頭ZARA、H&M、GAP、優衣庫相比,相差更遠了,四大快時尚營收分別達到千億規模。例如其中與韓都衣舍同時在中國市場發力的優衣庫,用了10年時間,做到了150多億的規模。

淘品牌的加入,只是增加了競爭的激烈程度,但是同時,市場的贏家法則依然沒有變——依然是實力強大、優秀的企業勝出。

競爭是相對公平的

實體、互聯網中小企業都要提升競爭力

目前的競爭,對於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實體企業而言都是公平的!大家都處於市場激烈的優勝劣汰中!

大家都是基於優質產品、服務基礎上,通過推廣、運營,對用戶進行爭奪,實現效益!誰的產品、服務越好,運營推廣越成功,爭取到的客戶越多,效益也就越高!

國內眾多中小企業,包括互聯網類中小企業、傳統實體中小企業所缺乏的,正是領軍企業在產品、推廣、渠道、團隊這些基本功、內功上的優勢。

國內眾多企業與行業領軍企業、真正的實力大佬相比,往往不僅沒有優勢,更是在這些領域都是劣勢,企業未曾構建起強大的運營體系,並因此而陷入成長困境,於是,差距也就這麼一步步的大幅拉開了!

不是實體不行了,傳統實體經濟不賺錢了;也不是互聯網所有企業都那麼大!

實際上,國內的領軍企業,無論是互聯網企業中的優秀企業BAT,還是傳統實體企業中的優秀企業華為、格力、伊利、安踏等,它們都是內功優勢明顯的代表!

它們都是值得學習的,特別是值得互聯網中小企業、傳統實體中小企業學習!

市場環境在變化、競爭一直在發生,即使沒有互聯網企業加入,優勝劣汰也一直在存在,而現在競爭者多了,優勝劣汰更激烈了,但是真正實力大佬完全不怕,就像四大快時尚、科技領軍蘋果、國內各個領域的領軍企業等,做的都是傳統的剛需業務,都是業績和盈利驚人。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不是實體經濟不行,只是你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