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昨天,我發佈了關於《影》的推送(戳此鏈接可閱讀):

發現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評價還挺兩極的,有人覺得驚豔,有人覺得無聊。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好朋友島叔(現居上海)就《影》與我展開了討論,同時藉此也談了一下賈樟柯導演的近作《江湖兒女》。

這兩部電影很有意思。

張藝謀與賈樟柯,都是目前中國頗有聲望的一梯隊導演。

《影》目前的豆瓣評分是7.6(67000餘人評分),《江湖兒女》目前7.7(88000餘人評分)。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今年的戛納在主競賽單元提名了《江湖兒女》,而放棄了《影》,但在昨天公佈的金馬提名名單上,《影》則以11項領跑,《江湖兒女》卻只獲最佳女主角一項提名。

票房表現上,《江湖兒女》上映至今(12天)僅收得6900萬,《影》首日便接近這個數(6710萬)。

所以,若要比較這兩部電影,還挺困難。

在此經島叔授權,放出討論全部細節,看完相信會對這兩部片有更好的理解。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島叔

我與你在這部電影(《影》)上有諸多認識上的差別,說出來向兄臺請教。

1 形勢大於內容的缺憾。

美則美矣,國師又有什麼時候不夠美。

國師的電影,如果沒有特別強的文學底本,反正故事都是說得通的,但從來不感人不震撼不讓人思索。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2 對演員的選擇與調教。

在張藝謀被張偉平的一碗餃子征服後,國師在演員的使用上開始考慮市場,無論《英雄》,《三槍》,《長城》,直到《影》,他已經放棄了對演員的精準調教。

孫儷在我這裡和會演戲從來都是誤會,孫儷在《影》中貢獻了黑化前的羋月或者甄嬛,那完整的人物塑造尚為我所輕賤,何況這閹割版的小艾。

國師已經無所謂演員是誰,在他後期這些意圖普世的電影中,演員不過是他認為可以向全世界講述故事的棋子,只要不太差就行。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3 國師在2008年震驚世界後完全改了性情,徹底醉心於宏大敘事,個體情感際遇對時代映照這樣的現實主義題材已經徹底無法讓他滿足。

在回顧歷史感到阻力重重以後,他將個人的世界觀完全投入到架空歷史的政治詭譎中。

既然只為講道理講見識,細膩早就不是他關注的重點,拍了一部又一部,他也一次又一次走下神壇。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年輕時的張藝謀

縣豪

島叔講得很有道理,但我還是可以給這部電影8分的。

這三點我是這樣看的:

1 這個故事並不優秀,但也沒什麼問題,平庸。

這部電影讓我精神為之投入的地方,是他對視覺的再一次突破。

視覺本來和精神沒關係,但達到一種極致後,仍然能帶來精神快感。

2 他對鄭愷的調教還是顯而易見的。

我對演員的要求是,在片中不違和是及格,帶動觀眾情感是優秀,孫儷至少是不違和的,所以不能為差。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3 其實我覺得張藝謀的神壇一直都不是敘事上的,而就是視覺上的,他有一種通過視覺達到與優秀敘事同等迷人的能力。

當然,這部(《影》)不是神作,但它的所有鏡頭語言體現的那種大文化氣象,中國沒有第二個導演能做。

島叔

鄭愷算努力。

我現在很怕“大”這個字眼。

對於看過江湖兒女的我來說,面對國師,很難過。

我只是不太同意他的視覺能力可以和電影不可或缺的敘事等而視之。

電影是綜合性藝術,張先生缺門太遺憾。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三槍》被認為是張藝謀職業生涯最差

縣豪

“大”並不可怕,關鍵看電影視覺、敘事、情感等各方面的格局是否同等。

比如《與神同行》(韓國奇幻系列片)用很大的設定講很小的故事,這種失衡我就不喜歡。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與神同行2》劇照

敘事當然不可或缺,張藝謀這部電影不是沒有故事,只是故事很平庸,而他用視覺來吸引注意力,可能也是對故事短板的掩飾。

我反而不喜歡《江湖兒女》,看上去它的故事很充沛平實,但其實情節之間的關聯比較弱,整個劇情都是綿的,立不住。

而且它恰好犯了“大”與“小”的問題,看片名以為是“美國往事”呢,結果故事內核是“匆匆那年”。

這完全是趙濤個人秀,廖凡這個“兒女”中的“兒”只是個直男癌式的擺設。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趙濤憑《江湖兒女》獲金馬獎影后提名

而且它梳理新千年歷史的方式也太表面了,綿綿不絕的老歌和老影像。但它的老影像還真拍得挺好的。

對了,江湖兒女中特別打動我的是趙濤看見UFO的場景,我覺得那種日常生活中因孤獨而生的神秘感很迷人。

島叔

賈科長不掩飾來路,每一步都“合理”,女人本來就是比男人更高等的存在。

看第二遍的時候,我反倒掉淚了。

大不可怕,可怕在於忽視人,而這種忽視不是歷史的選擇,是國師再也無法從那場大秀裡醒來。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縣豪

你這樣講,確實有點改變我對《影》的看法。

但《江湖兒女》,它關注人,而且借了很多歷史影像,卻不利用這種歷史刻畫時間環境對人的改變,所以我始終覺得它囿於小情小愛。

小沒有問題,但不該用大的東西來鋪,這是浪費。

其實戛納當初是選了《江湖兒女》,把《影》刷下來了。

島叔

我的年齡比你大,賈科長講的故事在我這裡其實依稀可以找到曾經的所見所聞。

所謂大哥斌哥,一旦倒下,很快就被遺忘,這是對我們曾經快速狂奔的經濟狂飆時代的映照,這個時代需要的打手源源不斷,但肝膽相照卻成了在這時代被快速拋棄的東西,熙熙攘攘利來利往是過去幾十年的主要調性。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快速發展裡,好多不變的東西,比如那些被時代拋棄的人們,那些細微卻又明晰的人性。

那些成功上岸的人(《山河故人》裡的張譯,以及這部電影裡那些被談及的賓利或者賭場的擁有者),也是這個時代鮮明的烙印,國標在迪廳裡又在靈棚前舞動,這也是這個時代的註腳。

餘華在創作《兄弟》時說過,這是太神奇的時代,別的國家歷經300年的變遷我們只用了30年,密集,眼花繚亂。

趙濤從來繞不過郭斌,說不愛了,是不給對方再一次傷害自己的機會。

多好,這時代像快進,但人性依舊誠懇,或者真實,快意恩仇,不是江湖又是什麼。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作家餘華

斌哥在巧巧頂罪的那一刻,其實已經不是江湖中人,他曾信賴的關二爺早就將他放逐亂世,載浮載沉。

縣豪

天啊,我覺得我快要完全被你說服了。

之前我一直在想:

電影中人口口聲聲說的都是江湖,江湖到底在哪?

電影裡沒有。

而且還在想,不能給了斌哥一個幫派老大的身份,就有對手要來砍他,得交代“前因”吧。

你這樣一講,似乎這種“前因”的隱藏、電影裡那些綿綿不絕的老歌,都有了深刻的理由。

我找時間再刷一遍看看吧。

謝謝島叔。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彩蛋時間

《影》的影評經豪哥發佈於頭條號後,收穫不少評論,在此摘錄一些有趣的部分:

其他劇裡的吻戲都是閉著嘴,終於看見不閉著嘴的了。@經典影視劇解析

只有在雨中,水影才能發揮查克拉的能力。@偉206209530

影片一如老謀子的風格,畫面唯美,除了那誇張的步態。小問題有點,時間軸上,劇中的劍都是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劍的制式,局部鍍鉻硬化,但沛傘表現出的硬度又應該是鐵器,攻城時特意提到用了諸葛弩,那就該是三國以後,和青銅的時代不吻合。@遠山2408754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荊州,當時的吳國,連下七天雨很正常,這個故事只講了7天的事。@卡巴斯基他爸

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總覺得外邊在下雨。@一個小財務

張大師這部電影是濃重中國文化的體現。視覺,聽覺,意境都是濃濃的素雅之美,讓人醉心。所展現的陰陽,因果,人心,人性也淋漓盡致,整遍四種顏色,黑灰白紅,黑不過人心,白不過人面,灰不過人性,紅不過殘忍。何其直白的把人剖開了,講了個透徹。劇情只是體現這些所需的一個素材了。很多人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就會覺得這電影莫名其妙,實際這種含蓄,隱晦,內斂的表達正是中國文化的最正統的展示。相信一定會有很多人會罵,社會太急躁了,急躁到很多人沒時間真正靜下心去感受一下,當然不排除有對手買了水軍來帶節奏。@莫提功名利碌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湖北今年乾旱,就靠這部電影來求雨了。@家興222100731

張藝謀和賈樟柯誰拍得更好?他們已經吵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