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百科|玉雕大師陳紹德:古爲今師,新爲今路

匠人百科|玉雕大師陳紹德:古為今師,新為今路

陳紹德,1981年3月27日出生於福建省羅源縣。陳紹德自幼受家鄉雕塑氛圍的影響,從小喜愛藝術,尤其對畫畫頗為用心。1998年他憑著對藝術的那份熱愛和執著,毅然放棄了就讀更高層次的大學,以優異的成績選取了只有大專文憑的"福州工藝美術學校"(閩江學院)工藝美術系計算機圖形設計專業學習。當時有很多人不理解,放著好好的大學不上,而選擇僅有大專文憑的"福州工藝美術學校"。其實只有陳紹德自己知道,藝術才是他心靈的歸宿。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他在計算機圖形設專業學習兩年後發現,這個糅合了現代計算機技術的專業雖然使他獲益匪淺,但卻不完全是他最終追求的目標,他總感覺少了點兒什麼。2000年他再次選修了雕塑專業,以求彌補計算機圖形設計專業的不足。然而,讓人驚喜的是,在計算機圖形設計專業兩年紮實的基本功成了他在所選修雕塑專業的敲門磚。他憑著對雕塑藝術獨特的理解和別出心裁的設計,很快得到了工藝大師張寶清的認可。陳紹德自己似乎也找到了終生奮鬥的藝術目標,毅然決定師從工藝大師張寶清學習壽山石雕刻。

匠人百科|玉雕大師陳紹德:古為今師,新為今路

兩年後,也就是2002年秋,陳紹德以優異的答辯成績,在"福州工藝美術學校"工藝美術系的雕塑專業畢業了。當時的福建壽山石雕刻界資深前輩人才濟濟,而陳紹德所在的區域,正是福建省技術水平最拔尖、業內人士間的互動與良性學習競爭最活躍的。為了向雕刻界資深前輩學習各種刻工、雕法、技術,以及對不同材料的運用,為了更好的歷練自己,他成立了"陳紹德玉雕工作室"。 經過近八個年頭的歷練和沉澱,陳紹德不僅在雕刻壽山石人才濟濟的福建省站穩了腳跟,而且還小有名氣,其設計雕刻的壽山石作品不僅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肯定,還得到了各界壽山石藏家的一致好評。2010年,為了進一步學習運用不同材料設計雕刻的技法,應工藝大師柯加樂的邀請,來到了江蘇連雲港東海市,在柯加樂的耐心指導下,從事水晶設計雕刻。

匠人百科|玉雕大師陳紹德:古為今師,新為今路

勝利永遠屬於那些不滿足於現狀,不斷向前走的人。陳紹德在江蘇連雲港東海市經過兩年多的刻苦學藝過程之後,因水晶本身的限制,使得他要改變現狀的想法日益強烈。另外,隨著年歲的增長,他的內心躁動不安,尋求創作構思突破的欲求也日勝一日。往後應選擇哪種玉料,是回到福建繼續進行壽山石的創作,還是選擇翡翠、和田玉、獨山玉、岫巖玉、黃龍玉呢?這讓他頗為躊躇。他在一邊躊躇滿志的研究著我國曆朝歷代玉雕藝術精髓的同時,一邊留意著現代各種玉石的創作成果。那時,桂林雞血玉被發現不久,很多玉雕大師還不曾問徑,就是那麼不經意的一瞥,雞血玉那一抹揮之不去的"紅"引起了他的注意。2013年,陳紹德終於下定決心離開江蘇連雲港東海市來到桂林,開始了他桂林雞血玉的創作生涯。

匠人百科|玉雕大師陳紹德:古為今師,新為今路

來到桂林後,陳紹德憑藉其獨特的設計理念和高超的雕刻技法,設計雞血玉山水、人物、花鳥擺件,通過巧妙的運用俏色技法,使得山水作品大氣磅礴,人物作品造型柔美多姿,花鳥作品神態栩栩如生,令人讚歎不已,心醉神迷。

匠人百科|玉雕大師陳紹德:古為今師,新為今路

2014年,加入"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後,先後受聘擔任"桂林市雞血玉行業商會"和"廣西珠寶協會"理事,其間在工藝大師高向春的指導下雕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用一塊通體黃色帶深翠斑的桂林雞血玉設計製作的《鷹》高邁別古、蒼勁雄健,一舉在2014年南京珠寶玉石展覽會暨2014中國玉石雕刻"奇工獎"上榮獲金獎。

匠人百科|玉雕大師陳紹德:古為今師,新為今路

2014年至2017年,短短不足四年的時間,陳紹德創作的桂林雞血玉作品先後在國家級各賽上獲獎。這些實作的經驗讓他掌控特色材料的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對於玉材的透析與分色能力,又往往使他設計出令人拍案叫絕的作品。陳紹德在繼承中國傳統玉雕精華的基礎上,通過對當代玉雕作品各種創作風格和理念的分析,開拓創新,走出了一條自己的創作路線。 當問及他的成功秘訣時,陳紹德笑曰:"古為今師,新為今路。"細細想來,這八個字幾乎囊括了所有大師成功的秘訣。試想一下,哪個行業,哪一個能稱得上大師的,不是博古通今的,不是繼往開來的呢!

撰稿:匠人百科-聞藝

運營人員:墨小班(momoxiaob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