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清代狀元後裔獨居狀元府,祖上「寶貝」15元賣掉,乞討爲生


在鞏義市河洛鎮官殿村明月坡,有一位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他便是清代狀元的後裔牛師靜,今年72歲的牛師靜獨居祖宅,無兒無女、無水無電,常年以乞討為生。

牛師靜居住的深山祖宅是清代狀元府第,牛師靜爺爺的爺爺牛鳳山是清代道光十三年唯一的牛姓武狀元,牛鳳山獲得武狀元並不是偶然,而是常年苦練武功的結果,牛鳳山幼年時家境貧寒,便跟著叔叔苦練武功,正是日日夜夜的苦練,才為自己進京趕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此府第總面積約2400平方米,由於府第依山而建,高約70餘米,狀元府大門,脊高7米,簷高4.9米,深4.5米,門樓堂皇高大,硬山式青磚小瓦脊上雕刻龍獸,氣勢雄偉,門上方青石刻“聖旨”二字。

狀元府共建有41孔窯洞、30多間房,由於年代久遠,損毀嚴重,現已成為文物保護單位。

牛師靜寫有一手好字,據說年輕時曾考上過大學,牛師靜家中兄弟二人,他是老大,父親早早去世,他大學畢業後便回家務農,但由於一次治安事件被拘留了一次,回來後便不太正常了,有時清醒,有時又糊塗,說話語無倫次,時笑時罵。

大多房屋已經倒塌,前些年,牛師曾的父親牛邦賢在世時,與牛師靜一同住在狀元府,恰恰與牛師靜對門,那個時候狀元府還沒有大面積的倒塌。

2009年,牛邦賢去世後,只剩下牛師靜一人,有時候沒柴燒火做飯了,他就會砍院子裡的樹,有一次他把祖上留下來結實又好看的頂子床,以15元錢的價格賣掉。

牛師靜常年戴著灰帽,穿自己縫製的衣服,一年四季以乞討為生。

狀元府屋子大多殘破不堪,無人打理,這個昔日人聲鼎沸、詩禮鐘鳴之地,竟成為門可羅雀,鳥屎遍地之地。

屋子的一角。

牛師靜老人的碗筷,雖說獨自一人,但擺放很有規矩。

牛師靜本來吃低保,政府每年都有一定的補助,也有不少的志願者千里迢迢送米、面等等,但牛師靜從不收他人錢財,他說自己要錢沒用,把那些錢應該送給需要幫助之人,自己無論走到哪裡,有口饃吃就行。

時常會有慕名而來的善心人為牛師靜送物資。

牛師靜獨自過著想走就走,想回就回的生活,多時一年半載,少則當天出去當天回來,晚上睡覺一般都是靜坐,從不睡“床”,無論去哪裡都揹著行李捲兒,雲遊四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