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0亿!央妈又放水了?是的!地方债又飚了?是的!

央妈又放水了?是的!

地方债又飚了?是的!

我们又回到老路上了?是的!

央妈突然放水2650亿!

2650亿!央妈又放水了?是的!地方债又飚了?是的!

9月17日,星期一,该来的逆回购没有等来,可央妈却出人意料地给市场提前发了一份更大的“中秋大礼包”。

令人意外的是,这个礼包出现却是一波三折,甚至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奇怪局面。

首先,今日早上9:17前后,市场最先传出的消息是:今日央行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随即国债期货走势则真实直观地“记录”了市场情绪的波动。

今天一早10年期国债期货高开,开盘后继续走高,但因央行未开展逆回购操作而回落,约9:37已回到开盘价位置。

国债期货的反应充分体现出,在连续三日开展逆回购操作并实施净投放之后,央行突然的“收手”,市场是有多么的失落

不过别急,好戏到这才刚刚开始!

9:46之后,10年期期债再度拉起,直至涨至94.640元,创了上午的最高价。

原因:央妈给出了2650亿的“中秋大礼包”

9:46,中国债券信息网挂出的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显示,今日央行虽未开展逆回购操作,但开展了2650亿元的1年期MLF操作。

2650亿!央妈又放水了?是的!地方债又飚了?是的!


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这2650亿可以说是完全净投放的资金。

市场本以为只有个花洒,没想到央妈却开来了一辆洒水车。

奇怪的是,10天前,中国央行刚刚续作到期的MLF,而在在央行坚定释放宽松预期的背景下,市场资金利率持续下行。

无论是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7天期债券回购利率DR007,还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3月期Shibor,都呈现出下跌态势。

2650亿!央妈又放水了?是的!地方债又飚了?是的!


简言之一句话,整个市场并不缺钱,那央妈为什么又开启了货币水龙头的阀门?

很简单,为了对冲再度狂奔的地方债。

地方债再度狂奔!


最近几个月,地方债像打了鸡血一般狂飙!

尤其是在8月31日当天,浙江、山东、湖北发行了超过1200亿元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券,直接导致财政部政府债券发行系统瘫痪。

电子系统瘫痪了,地方债也要照发,湖北直接改用书面形式来公布债券发行应急投标书。

这场加急加量加速度的冲刺,已经拥有惊人的成绩——截至8月底,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约3万亿元。

按照年初设定的近4万亿元发行计划以及财政部要求,还有近1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将主要集中在9月完成,加上7月的7569.5亿元、8月的8830亿元,

今年三季度累计发行地方债高达2.6万亿元

就拿本周来说,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已披露的将在本周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已达71只,面值总额为3788.85亿元,这恐怕是地方债单周发行量的历史新纪录

面对如此如此巨额的资金抽水,央妈自然要释放出更多的水来对冲(其实也是为了商业银行手上有更多的钱、买起地方债来更加方便)。

OK!

央妈放水是为了对冲狂飙的地方债,那地方债狂飙是为了什么?

为了加大基建投资,托住今年的宏观经济。

经济不好就发债!


今年经济下行的还是比较严重的,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几乎都动力不足。

出口就不用说了,在大洋彼岸的那位消停之前,出口估计都不会有太大的起色的。

再来看看投资,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今年2月份开始已经连续下滑,都到了5.3了!

2650亿!央妈又放水了?是的!地方债又飚了?是的!


要知道,中国可是“基建立国”的,遥想十年前,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面临下滑压力,国家祭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让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率先走出金融危机阴霾。

另外,从投资对经济的支撑来看,中国的投资增速一直是GDP增速的2倍。即便达不到,也会超过GDP的增速,但现在的数据确实有点不好看。

最后看看消费:

2650亿!央妈又放水了?是的!地方债又飚了?是的!


从图上可以看出,从年初开始,消费指标走势都不太乐观。

去年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3.4万亿,到今年5、6月份,就一直徘徊在3万亿左右,增速也从10%左右下降到9%以下。

从上述具体的数据可以看出,不管是出口还是消费、亦或是投资,情况都不太乐观,如果照这种趋势下去,中国经济要实现年度目标估计就悬了。

所以,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两大方针:

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把补短板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要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力度。


于是就有了7、8、9三个月的地方债狂奔。

按照发债投标书显示,这些数万亿计的水,除了用来置换债务,还将主要用于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收费公路、水利建设、学校建设、环境保护等基建项目,重点支持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

未来几个月,有了这些水的支撑,四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速也就慢不下来了。

看着很熟悉是不是?

说白了,在经历过几年的去杆杠之后,我们又回到了放水刺激经济的老路上来了。

事实上,这也是我们唯一能走的路。

放水是要继续的,发债也是要继续的,什么时候彻底走不动了,才会转向。

不过放水的痛苦最终是一定要有人承担的!

你猜会是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