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生一串》聊一聊烧烤的起源,从一场天灾到人间美味!

最近有一部很火很接地气的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把烧烤的江湖、吃货的嘴馋,表现的淋漓尽致,豆瓣评分8.9分。夜幕降临,烧烤江湖的人间百态开始上演,每一个摊位,都是一段说不完的故事;每一个摊主,都是一部人生传记的主角;每一个吃货,都是一个牙口刁钻的食客。烧烤,既是一种美食,也是一门手艺,还是一段历史。

从《人生一串》聊一聊烧烤的起源,从一场天灾到人间美味!

烧烤,说白了就是把食物放在火上加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做。至于说烤出来之后能不能吃、好不好吃,那就要看你给谁吃了。给老公吃,不吃也得吃,不好吃也说好吃;给老婆吃,除非你真有两把刷子,否则就是找死。

从《人生一串》聊一聊烧烤的起源,从一场天灾到人间美味!

说起烧烤的起源,就得从三皇五帝说起了。旧石器时期,我们的老祖宗伏羲,不仅创造了文字,创立了八卦,发明了渔网,还教会人们做起了烧烤。在此之前,人们虽然学会了捕鱼猎兽,终于不用只靠野果充饥了,但是捕来的鱼、猎来的肉只能生吃,吃了很容易生病,所以当时人类的寿命很短。咱们的老祖宗伏羲可怜自己的子孙,就取来了天火,教会人们用火把肉烤熟了再吃。自从学会了烧烤,肉食就成了真正的人间美味,人们的寿命也大大提高。

从《人生一串》聊一聊烧烤的起源,从一场天灾到人间美味!

当然,这只是烧烤在咱们华夏文明史中的文化起源。烧烤的真正起源其实是一个偶然,源于一场天灾。很久很久以前,人类还不会生火,有一次天上打雷引发了一场森林大火,几乎烧光了一切,幸存下来的人们伤心之余在一处被烧焦的动物尸体旁边闻到了一股香味,胆大的人忍不住撕下一块烧焦的肉尝了尝,突然发现这是自己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美味!从这以后,人们就开始注意保留火种,将生肉烤来吃,烧烤由此诞生。在咱们中国的历史上,食物的烹饪方式先后经历了火烹、石烹、水烹和油烹,其中火烹就是烧烤,是我们最早掌握的一种烹饪方式。虽然在平常的家庭烹饪中不太常见,但烧烤确实是我们最早会应用的一种烹饪方式。

从《人生一串》聊一聊烧烤的起源,从一场天灾到人间美味!

秦汉时期,流氓小混混儿、泗水亭长刘邦,有一次出差外地,临行前好友特意为他饯行,准备了一壶好酒,几串烤鹿肚、烤牛肝,结果刘邦吃上瘾了。当了皇帝以后,老流氓把旧时好友给忘了,唯独没有忘记烤鹿肚、烤牛肝,隔三差五的就让御膳房给自己烤两串解解馋。

在今山东临沂五里堡村,曾出土了一座东汉晚期的画像石,上面画有烤肉串的画像,考古专家考证了半天也没能确定画中烤的是什么肉串,后来在一位吃货的帮助下终于确定原来是羊肉串(最后两句为虚构)!

从《人生一串》聊一聊烧烤的起源,从一场天灾到人间美味!

《齐民要术》里面就记载了几种烧烤的方法,炙豚法、棒炙、灌肠法、牛肱炙等。到了宋朝,烧烤也吃出了新的花样,烤猪皮、烤羊腰等也成了人们的下酒小菜。清朝时期,著名才子袁枚在其《随园食单》中记载了烤乳猪的做法:“小猪一个,六七斤重者,钳毛去秽,叉上炭火炙之。要四面齐到时,以深黄色为度。皮上慢慢以奶油酥油涂之,屡涂屡炙,食时酥为上。”照着书上做,在家也能当大厨。

古人除了会做,更会吃。成书于西汉时期的《礼记》就告诉我们,吃烧烤时切记狼吞虎咽,跟没吃过似的,要学会品。书中记载吃烧烤时“毋嘬炙”,也就是说不要一口吞,要慢慢吃,缓缓嚼,细细品,只有这样,才能吃出烧烤内在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