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除了尼姑、道姑不能嫁人外,還有一類女性也不能嫁人

前幾日在悟空問答上看到了一個關於女性在中國古代社會上有無地位的問題,作為一個對此類問題有所瞭解的小萌新,還特意去回答了這個問題。

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我不經意間就想到了關於“自梳女”的問題。

中國古代,除了尼姑、道姑不能嫁人外,還有一類女性也不能嫁人

其實,我國曆史發展的早期,女性擁有著比較高的地位,甚至可以比擬一國之主,且在婚嫁方面都很自由。

舉個例子吧,我們都是商朝武丁的妻子的婦好吧,她的墓葬近些年被研究的比較透徹,雖然還存在著眾多未解的秘密,但極大的證明了商朝婦女的地位並不低,要知道婦好墓裡的陪葬品的質量在殷墟都是排的上號的。而且,相關資料也顯示,婦好可以征戰四方,也可以主持某些重要的祭祀。

古籍“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婦好能參與當時國家最重要的事情,也可證明其地位並不低。

至於婦女的地位從何時起一落千丈,這主要和宋朝開始的“三綱五常”關係密切。至於,具體原因如何,暫時不去深究,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是“自梳女”。

自梳女在一定程度上講,是和尼姑、道姑一樣的存在,但其社會地位遠不如後者,具體可見於她們頻死及死後的處境。

在我國古代,已婚的女子會在出嫁的那天把頭髮盤起來,在成為人婦後也會一直把頭髮盤起來。自梳女,顧名思義,就是自己把頭髮像已婚婦女一樣盤起來,其實,也不是自己盤起來,而是由老一輩的自梳女幫忙盤起來。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像大家表明終生不嫁、孤獨終老,以示自己對男性無限壓榨女性的不滿。

簡而言之,自梳女就是自行盤發,盤發之後,就不能嫁人了。

中國古代,除了尼姑、道姑不能嫁人外,還有一類女性也不能嫁人

明中葉以後,養蠶繅絲的發展,為沿海女性提供了獨立謀生的機會,這極大的催生了自梳女的出現。那麼,在古代如何才能成為一個自梳女呢?

首先,需要決心成為自梳女的女子表明心意。

然後,村中族人為其選擇良成吉日。

之後,由族中德高望重的嬸嬸主持祭祖。

最後,舉行“自梳”儀式。可自行盤發,也可請資歷深的自梳女前輩盤發。

完成儀式後,就成為了一個公認的自梳女了。那要是有自梳女遇到可心人,想要再嫁可以麼?

答案是不可以。成為自梳女之後如果發生了越軌的行為,會被族人所不容,會被當成淫婦遭受嚴刑毒打,甚至被浸豬籠。且死後,父母不得收屍,得由村中的其它自梳女收,如果村裡沒有,就會被扔進河裡,隨著水流飄向遠方,成為魚蝦的食物。

如果你覺得這樣就已經很慘了,那你就小瞧古代的“制度”了。

中國古代,除了尼姑、道姑不能嫁人外,還有一類女性也不能嫁人

按照慣例,自梳女雖然可以長時間住在母家,辛勤勞作,但是絕對不能死在母家。那晚年的自梳女該去往何處呢?幸運的可以去當地的“冰玉堂(自梳女的住所)”,不幸的就要為自己買墳地了。

怎麼買?直接買塊墓地麼?不可能的。自梳女畢竟是“反封建禮教”的存在,哪裡會讓她們活的那麼“輕鬆”呢?自梳女可以通過“守墓清”獲得墓地,具體的操作方法有兩種。

一是“墓白清”。具體方法為嫁給早已死去的男子,當然,自梳女是要出錢給“夫家”的,並且在完成一定儀式後,要定期給“夫家”銀兩,並行“兒媳”之責,如此,死後方能葬入“夫家”。

二是“當屍首”。方法為嫁給死了還沒有及時入葬的男子。同樣得盡“兒媳”之責,且當“夫家”稍有不滿時,可被逐出家門。

其實,說白了,都是嫁給死人,為自己掙得一塊土地,以掩殘軀。

中國古代,除了尼姑、道姑不能嫁人外,還有一類女性也不能嫁人

可見,從宋開始開始至清代結束,中國古代的婦女一直生活在高壓的環境中,而“自梳女”是唯一敢抗爭的女子,其勇氣可嘉、精神可表,相較於他們,我們有什麼理由頹廢?有什麼理由不為自己的終身幸福奮鬥呢?

文 汪鴛淵

所用圖片皆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