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史 塱頭村——書香第一村的奧祕

塱頭古村位於廣州市花都區炭步鎮。塱頭古村立村於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距今已有651年的歷史。

01追溯歷史起源

塱頭村的南面原是大片湖澤,而村就立於湖邊的小崗上,故名塱頭。分塱東、塱中和塱西三社,其中塱東社和塱中社相連,與塱西社以一條名叫“深潭”的小河涌相隔。塱東、塱中社左右闊約210米,塱西社左右闊約170米。村民多姓黃,黃姓於南宋末年(約公元1140年)從南雄縣珠璣巷南遷至廣州北郊(今白雲區)神山鎮,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遷至此立村,村民都姓黃。

一村一史 塱頭村——書香第一村的奧秘

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資料記載,黃姓為黃帝第七代孫陸終之後,帝舜時代東夷部落首領伯益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傳說伯益的後裔有14支,據《史記》與《黃國故城志》所載,伯益長子大廉於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因被周朝封為子爵,又稱黃子國,公元前648年被楚國消滅,黃國子孫以國名為姓。遷徙到廣東的黃姓族人大多以福建莆田的黃居正為始祖,他的長子黃源深在宋淳熙八年(1181)考中進士,歷任徐州知府等職,在南宋末年他帶領族人從南雄珠璣巷南遷到廣州北郊的神山鎮居住。

塱頭村的開村始祖黃仕明在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遷到這裡立村,村民傳說黃仕明是一個十分老實本分的人,靠養鴨子為生。

有趣小典故:有一天黃仕明在村口遇到一個書生模樣的人,就招呼他進屋並款待,這個人原來是一個風水先生,剛剛在鄰近的村子遭到冷遇,被黃仕明的老實和熱情而感動,就給了很多關於村子風水方面的建議,本分的黃仕明自然是言聽計從,沒有想到老黃家就這樣發達起來。儘管現在的嶺南農村早就很富裕了,但是村民仍保留養鴨子的習慣,這也許就是對這位老祖宗的一種尊敬吧。

一村一史 塱頭村——書香第一村的奧秘

02書香第一村

塱頭村成為嶺南書香第一村要從村子裡第十一世祖黃宗善說起,在塱頭村西社的黃氏祖祠就是供奉他的祠堂。塱頭村在開村後經過了十代人的辛勤耕耘和寒窗苦讀,到了第十一代時迎來了發展的第一波。據族譜記載,黃宗善有七個兒子,其中有三個考中了進士,分別是黃楨、黃俊、黃良,這是黃氏族人從純農民到官員、士紳至關重要的一次蛻變。這座祠堂的始建年代已無法考證,現存的建築為清同治十年(1871)重建的,面闊三間深三進,佔地面積682平方米,儘管它只是採用樸素的人字形封火山牆,灰塑博古脊,但絲毫不影響它在村子裡崇高的地位。

一村一史 塱頭村——書香第一村的奧秘

現在位於塱頭村東社的漁隱公祠是供奉黃俊的祠堂,漁隱是黃俊的號,他有三個兒子,其中的兩個兒子黃聚瓚、黃聚璋先後考中進士,父子三人同為進士這在中國也不多見。漁隱公祠的始建年代無法考證,現存建築是清光緒十四年(1888)重建的,佔地面積651平方米,採用鑊耳封火山牆,灰塑博古脊,封簷板上雕有纏枝花草紋飾,樑架採用鰲魚託腳,樑架和柁墩上都雕有戲曲人物、花草紋飾,十分精美。蝦公樑上的石獅和簷柱挑頭上的人物造型都雕刻得惟妙惟肖。

一村一史 塱頭村——書香第一村的奧秘

村子裡的留耕公祠是供奉黃聚瓚的祠堂,他曾經擔任過桂林知府,這座祠堂的現存建築為清同治八年(1869)重修的,三間二進,鑊耳封火山牆,灰塑博古脊。

一村一史 塱頭村——書香第一村的奧秘

漁隱公祠的旁邊是供奉黃聚璋的東莊公書室,單間二進,建於清代,面積很小,只有47平方米。

村內還有一座友連公書室,是供奉黃聚瓚的兒子黃友連的祠堂,他出生於明正統年間,後來也考上進士,祖孫三代皆為進士在中國同樣也是不多見的。

位於中社的景徽公祠是供奉黃良的祠堂。景徽是黃良的字,這座祠堂始建於明代,在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進行了重修,佔地面積458平方米。這座祠堂最有特色的要算正脊上精美的灰塑了,工匠們不知道花費了多少心血才把這些鳥雀、梅花、牡丹、山水刻畫得栩栩如生。據村民說,黃良的後代也有一個叫黃伯偉的考上了進士,只是具體的年代大家都記得不太清楚了。

位於西社的雲涯公祠是供奉十二世祖黃慶的祠堂,雲涯是他的號,儘管他沒有考上進士,但是他的祠堂卻建得很精美。正脊上的灰塑“群獅獻瑞”惟妙惟肖,隱約間傳遞出一種信息,頭門石門夾上的“雲涯公祠”四字也是清代廣東著名的書法家熊景星的手筆。

一村一史 塱頭村——書香第一村的奧秘

黃慶的孫子黃嗥在塱頭村是名氣最大的人物,他出生於明正統五年(1440),號櫟坡,在明成化乙酉年(1465)科考中舉人。在正德年間擔任雲南布政司左參政(相當於副省長)時遇到雲南大旱,餓殍遍地,民不聊生。黃嗥為了救災民於水火,避免因災而發生民變,在來不及奏請朝廷同意的情況下,打開了糧倉賑災,得罪了那些按部就班、不怕百姓餓死也要保頭上烏紗的官員,被誣告貪汙糧食,而當時朝廷裡劉瑾、錢寧等太監先後當權,朝政一片混亂,黃嗥不但沒有受到嘉獎反而被革職回家,直到朝廷查清楚這件事情的真相後,才將黃嗥連升三級,時人稱他為“鐵漢公”。

村子裡還有一個黃嗥放木鵝的故事,傳說正德皇帝朱厚照在接見蒙冤後平反的黃嗥時,送給他一隻木鵝,要他拿回老家放上三天,凡是木鵝漂到的地方都賜給他,放鵝那天塱頭村十分熱鬧,朝廷還專門派了欽差大臣來監督,那幾天剛好潮水上漲,木鵝一直沿著江水漂到了花都的赤坭、白坭一帶,這樣一來幾十裡江岸兩邊三里內的土地全部歸黃嗥所有,村子在此之後也得到了很大的擴張。為了方便村民出行,黃嗥還在村子的東北方捐資興建了一座青雲橋,是出入塱頭村的交通要道,在花都區有“茶塘廟,塱頭橋”的說法,只可惜在1956年被改建為附近三坑水庫的渡槽。

黃嗥最大的成功是在子女教育方面,在他的七個兒子中,有五人考取了功名(黃學裘、黃學準為進士,黃學炬、黃學玲、黃延年為舉人,黃延年還在鄉試中榮登解元)。所以村子裡有“七子五登科,父子兩鄉賢”的讚譽,成為塱頭村裡黃氏家族最為顯赫的一房。位於西社的友蘭公祠是供奉黃嗥長子黃學基的祠堂,這間祠堂和東社的谷詒書室是村裡保存最好的祠堂,始建年代沒有記載,在清嘉慶六年(1801)和民國十六年(1927)先後重修過。祠堂的前面有兩棵很大的龍眼樹,樹下有兩對旗杆夾,是咸豐元年(1851)辛亥恩科鄉試第五名黃湛瑩和咸豐三年(1853)癸丑恩科考選第一名貢生黃庭槐所立,想必應該是他的後人吧。和村裡別的祠堂不同,這間祠堂的第二進裡有一個接旨亭,據村裡的族譜記載是黃嗥和黃學準為接聖旨而修建的,亭內還懸掛著一個“芳徽克紹”的木匾,祠堂的灰塑、木雕、石雕十分精美,保存完好。

相比黃俊和黃良來說,村子裡關於黃楨的記載就要少很多,只是在東社看完那棵參天的木棉樹後,我們才見到紀念他夫人的牌坊——“昇平人瑞”牌坊。他的夫人崔氏活到106歲,這個牌坊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請聖旨而建的,牌坊的頂部還刻有“聖旨”、“容恩”字樣,背面刻有“百歲流芳”。

一村一史 塱頭村——書香第一村的奧秘

03古建築

塱頭村現保存了很多明清時代具有嶺南建築風格的古屋,尤以鑊耳屋為代表,雅緻且大方。古樹環村,塘水相擁,不僅環境優美,古屋保存完整,氣勢宏偉。

建築坐北朝南,佈局比較規整,村面建築保存較好,排列整齊,規模宏大,建築佔地6萬多平方米。現保存完整的明清年代青磚建築有近200座,其中祠堂、書室、書院共有近30座,炮樓、門樓共3座,其餘多為民宅。

一村一史 塱頭村——書香第一村的奧秘

村面建築以宗祠及書室為主,大多數建於清代,部分建於明代,一般為三間三進或三間兩進,人字或鑊耳封火山牆,灰塑博古脊或龍船脊,石雕、磚雕、木雕及灰塑工藝較好,其中以友蘭公祠和谷詒書室為最。

單體建築以寬1.1米 ~ 3.3米的巷道相隔, 現存古巷20多條。巷門樓石額上陽刻巷名,塱西社有永福裡、益善裡、仁壽裡、泰寧裡、福賢裡、西華里、琢玉里等;塱中社有參槐裡、興仁裡、安居里、近光裡等;塱東社有善慶裡、新園裡、敦仁裡、業堂裡、光迪裡、三園裡、積墨樓巷等。塱頭村東還有昇平人瑞牌坊和青雲橋。

一村一史 塱頭村——書香第一村的奧秘

塱頭村的村民們現在已經遷往新村,祠堂多被當作柴房,高高的功名臺上曬著蘿蔔乾,只有逢年過節,這些古建築才會重新煥發出活力。祠堂當中最有名氣的要數友蘭公祠,因祠中建有一座十分罕見的接旨亭。在友蘭公祠的門匾上方,有一幅壁畫,畫中有四棵白菜。別小看了這四棵白菜,其中的立意卻非常深刻:先祖們認為即使粗茶淡飯也要供孩子讀書。果然,這家人“七子五登科,父子兩鄉賢”,為此皇帝恩賜兩道楹聯,帶動全村好學成風。

04村頭兩寶

青雲橋和紅棉樹,青雲橋建於1507年,橋洞寬4米,深11米,以前這裡水清如許,村裡人經常在橋下划船、游泳,黃顯標老人還記得小時候紅線女也在塱頭村唱過粵劇。以前花都有首民謠,提到“塱頭橋、茶塘廟”,其中的“塱頭橋”指的就是塱頭村的青雲橋。  離青雲橋不遠,有一棵高大的木棉樹,距今已經有五六百年的歷史了,是廣州最古老的木棉樹,某種意義上,這棵木棉樹已經成了塱頭村的象徵。

一村一史 塱頭村——書香第一村的奧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