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隱私成「皇帝的新衣」,資訊時代怎樣才能不「被裸奔」

現如今,對於很多人來說,接到騷擾電話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於是我們也學會了拒絕三連:“買不起,不貸款,不辦卡”。身處萬物互聯互通的時代,信息洩露事件頻發已經對我們正常的生產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干擾。我們對於個人信息的洩露,除了生氣之外,更多的是無奈,我們無意“裸奔”,卻不得不成為“被裸奔”大潮的一員。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有人在“暗網交易市場”網站上以兩個比特幣為標價出售“3億條順豐快遞客戶數據”。而就在這則消息曝光的幾天前,也就是8月28日,另一起“華住集團旗下連鎖酒店住客信息被曝疑似洩露”的事件已經引起輿論譁然。

網爆華住集團旗下酒店用戶數據在暗網被售賣,數據包含三部分:官網註冊資料(1.23億條)、酒店入住登記身份證信息(1.3億條)、酒店開房記錄(2.4億條)。從賣家發佈內容看,數據涉及華住旗下品牌:漢庭酒店、美爵、禧玥、漫心、諾富特、美居、CitiGo、桔子、全季、星程、宜必思、怡萊、海友等酒店。

華住集團2010年已經在美股上市,客房總數超過38萬間(截至今年3月),華住本月23日公佈的未經審計的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第二季度淨營收為25.2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9%,淨利為5.58億元人民幣,遠超友商,現已躋身全球酒店十強,如果這麼大的企業都出問題,其他的酒店怎能保證安全?在財產和身份信用風險的陰雲之下,恐怕只有三和大神才能高枕無憂。

全球十強並不能代表數據安全管理到位,即便是科技強國美國,類似的事故也層出不窮:

●近期美國社交巨頭Facebook的數據洩密事件波及人數剛升至8700萬,甚至驚動國會,導致4月參眾兩院對CEO進行了質詢。

●2017年6月,美國一家營銷公司DeepRootAnalytics數據庫洩露,事件涉及1.98億美國公民1.1TB的資料;(美國總人口還不到4億。)

●同年7月,美國電信公司Verizon失誤造成超過1400萬客戶個人信息外洩;

●2016年,網約車公司優步的5700萬乘客和司機信息被盜,事件在次年被爆出。

發生類似事件的機構和企業還有:美國國稅局、雅虎、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GitHub、Tumblr、羅維鄧白氏等等。

個人隱私成“皇帝的新衣”,信息時代怎樣才能不“被裸奔”

個人隱私

網約車、移動支付、網購外賣……短短几年時間,網絡顛覆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對信息安全產生了巨大影響,讓我們不得不感嘆,科技的發展是把雙刃劍,我們的隱私受到了侵犯。個人或組織所做的大多數事情都屬於公共領域。第三方會監控,存儲並利用個人及組織的數據、模式、愛好(首選項)和所參與的活動。許多新興商業模式依賴於收集、處理和轉售我們的個人數據。

科技使得將數據關聯到個人變的更加容易,即使個人選擇退出社交網絡平臺。例如,在面部識別技術上的突破,已經被廣泛應用在商業和安全領域,尤其是在中國和俄羅斯。

而時下最熱門的區塊鏈技術可能會限制這種隱私被侵犯的影響,儘管在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用戶隱私保護時仍會洩露一些個人信息。比如,一個用戶可以將個人信息存儲在區塊鏈上,並公開該個人信息的部分臨時信息來接受服務。比特幣和其他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已經表明:利用點對點分佈式網絡和公共賬本技術可以實現可信且透明地計算。

在區塊鏈公有鏈中,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夠獲得完整的數據備份,所有交易數據都是公開和透明的,這個區塊鏈的優勢特點,但另一方面,對於很多區塊鏈應用方來說,這個特點又是致命的。因為很多時候,不僅僅用戶本身希望他的帳戶隱私和交易信息被保護,就商業機構來說,很多帳戶和交易信息更是這些機構的重要資產和商業機密,不希望公開分享給同行。

比特幣對隱私保護的解決思路是,通過隔斷交易地址和地址持有人真實身份的關聯,來達到匿名的效果。所以雖然能夠看到每一筆轉賬記錄的發送方和接受方的地址,但無法對應到現實世界中的具體某個人。

個人隱私成“皇帝的新衣”,信息時代怎樣才能不“被裸奔”

黑客

目前國內身份驗證普遍使用傳統的關聯比對法,用戶需提交姓名、身份證號,甚至手機號、住址,才能認定身份。它存在兩大嚴重問題:無法確認本人真實意願;認證方存在系統風險。

現在,我們的私人信息仍集中於互聯網上和公司的數據庫中,因此這些數據被少數“玩家”掌控。 呈現出指數增長率的新增數據量和數據收集量預示著:未來我們的隱私還是很可能會被侵犯。個人隱私安全已上升為國家信息安全戰略,解決刻不容緩。

基於區塊鏈或受區塊鏈啟發的解決方案有助於保護我們的隱私數據,同時也使我們能夠從更快的交易,更好的服務以及更強大的人工智能算法中受益。希望區塊鏈技術經過不斷地發展、壯大,讓我們的個人信息真正實現“隱私”,而不是“明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