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武帝劉秀是如何在昆陽之戰中,以不到兩萬的兵力破四十二萬敵軍的?

忘憂清樂閣主


如果我說劉秀是全系大魔導師,利用掌控氣候招來暴雨大風,終極火系土系魔法招來隕石,又釋放精神魔法全體混亂,打敗了王莽的四十萬大軍,你會信?

如果不信,讓我帶大家回顧歷史上著名的昆陽之戰全程。

背景介紹

王莽,字巨君,出身於當時權傾朝野的外戚家族,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早年的王莽被時人評價謙恭儉讓,禮賢下士,是當代的儒家“聖人”,卻一步步攫取了漢朝的江山。並在登基後進行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改革,被現在的人們稱為“穿越者”。

但實際上王莽是一位儒家的“復古偏執狂”,嚴格依照《周禮》進行改革,一心想恢復上古三代政治。但種種“倒退式”的改革措施,只是王莽的一廂情願,不僅損害了士族權貴的利益,也讓普通百姓深受其害。

最終,以北方赤眉和南方綠林為首的農民起義在全國範圍內爆發。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形式,日益焦慮的王莽決定調集力所能及的全部軍隊,對其認為威脅最大的赤眉軍進行圍剿。

但很快,受到“忽視”的綠林軍在連連取勝後,勢力迅速壯大。公元23年二月初一,劉玄稱帝,建立更始政權,並公開打出恢復漢室的旗號。獲悉此事,王莽迅速改變戰略重心,不僅將圍剿赤眉的軍隊調到南方,更繼續從全國各州縣徵調軍隊,最終組成一支42萬餘人的大軍向昆陽進發(今河南平頂山市葉縣)。

另一方面,在取得節節勝利之後,漢軍主力由劉秀之兄劉縯率領圍攻宛城(今位於河南南陽市城區白河(古稱淯水)北岸),而劉秀則和王鳳攻略昆陽、定陵、鄢城等地。發現王莽新軍動向後,王鳳、劉秀部,以及在汝南地區活動的王常部退守昆陽準備堅守。

到了這年的五月,昆陽之戰開始拉開了序幕。

敵我對比

王莽新軍

統帥:大司空王邑(王商之子,王莽從弟),司徒王尋

軍隊組成:曾與赤眉作戰精銳十餘萬,為新軍主力;全國各地拼湊軍隊三十餘萬;徵召全國精通63家兵法者為軍吏,相當於低級軍官參謀等職;猛士武衛為“旌旗輜重,千里不絕”,相當於儀仗隊;有長人巨毋霸,長一丈(相當於現在兩米三左右),大十圍,以為壘尉;又有大量虎豹犀象等猛獸。共計四十二萬餘人。

點評:歷史上普遍稱昆陽之戰新軍有百萬之眾,包扣《後漢書》也寫“將兵百萬,其甲士四十二萬人”,其實不完全是誇大,作戰人員應該是在四十二萬餘人,但是還需要大量的民夫雜役,所以加起來是百萬。

在軍隊組成中,也可以看到,新軍雖然聲勢浩大,但是組成複雜,更可以說是濫竽充數,其中真正可戰軍隊只有曾與赤眉作戰的十餘萬。而更多的兵力只能作為啦啦隊以壯聲勢,甚至還會成為隱患。如後世的肥水之戰,同樣適合百萬大軍,人數卻成為了失敗的第一個原因。

另外,以沒有作戰經驗的王邑、王尋為統帥,是失敗的第二個原因。

更始軍

統帥:王鳳、王常、劉秀

軍隊組成:王鳳、劉秀部,以及原在汝南部活動的王常部,因當時兵力分散活動,未全退入昆陽,據《後漢書》記載當時城中約為八九千人;後劉秀突圍出身募集援軍,用於衝擊新軍中軍的敢死隊有三千人,因此總人數應該大於此。但參與作戰的城內外軍隊應在一萬二左右,不多於兩萬人。均為綠林軍。

點評:更始軍人數雖少,但都是由究竟戰陣的綠林軍組成,統帥即使王鳳、王常也相比新軍統帥有更豐富的作戰經驗。更有小城昆陽作為堅守,不利大軍展開,無形間抵消了新軍人數的優勢。

前期

因為昆陽雖然城池堅固,但在戰略上只是無足輕重的小城,所以更有實戰經驗的納言將軍嚴尤認為新軍兵力充足,沒必要在昆陽浪費時間,應該繞過昆陽,圍殲正在攻打宛城的劉縯主力。

但主帥王邑自信心爆棚,認為自己兵多將廣,不允許昆陽這個小瑕疵的存在,堅決要先浪一浪,血洗昆陽。於是派十萬大軍將昆陽團團圍住,其餘人等則在外圍充當啦啦隊!

“見小利而忘命”這是曹操對袁紹的評價,同樣適用於王邑身上,一個盲目自大,只盯著一城一地而沒有大局觀的領導,對於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都是致命的。

同一時間,對於面對百萬敵軍的昆陽守軍來說,形式是絕望,所有將領都在盤算商量著如何四散而逃。這時候,劉秀開始站了出來,面對諸將說:“我們人少對方人多,大家同心協力還能依靠城池堅守,如果四散而逃,還有什麼屏障。更何況宛城沒有打下來,不可能得到主力的支援,到時候昆陽一旦被攻破,不要一天時間大家全得完蛋!”

正在這時,斥候回報,新軍已經到了北門,大軍連綿上百里都看不到邊。聽到消息,原先想逃的將領都絕望了,因為有剛才的分析,諸將紛紛詢問劉秀的意見。

然後劉秀重新為大家分析局勢,並留王鳳、王常堅守,自己帶領驃騎大將軍宗佻、五威將軍李軼等十三騎衝出南門,尋找救援。但是昆陽已經被十萬大軍包圍,劉秀差點就出不去了。

此後新軍對昆陽城展開猛攻,史書記載,新軍的雲車高達二十多米,可以俯瞰昆陽全程,其或挖掘地道,或用撞車衝擊城門,還有如雨般的箭矢,兵士們出門打水都要揹著門板。

面對瘋狂的攻勢,王鳳等人很快向王邑投降,但狂妄無比的王邑自以為掌握了全部的優勢,不認為還有被翻盤的可能,果斷拒絕投降。這種愚蠢而盲目的行為促使王鳳等人徹底的絕望,真正的團結在一起堅守昆陽。

中期

昆陽之戰很快進入了僵持階段,這時開始卻接連出現了很多對新軍來說不詳的自然現象,也是後世傳說的來源。

《後漢書》記載,當天夜裡有流星墜落在新軍的兵營之中,而到了第二天白天,雲層如山一般墜入營中到離地一尺才消失,士兵們只能爬伏在地上(估計是大霧)。這些徵召,在古代無疑造成了新軍很大的不安,也為昆陽爭取了時間。

與此同時,劉秀在昆陽周邊地區募集援兵,剛開始將領還打算留下部分兵力保護自己的地盤財物。劉秀勸說道:“如果這次贏了,獲得財物比現在的多千萬倍;如果輸了,腦袋都沒了,還要什麼財物。”於是各地傾巢而出追隨劉秀支援昆陽。

這年六月初一,劉秀帶領援軍抵達昆陽地區。開始劉秀只帶步騎精銳一千人做前鋒,李軼率領主力在後。劉秀到達新軍四五里的地方就列陣出擊,面對才千人的隊伍,財大氣粗的王邑並沒有放在心上,只派了數千人前來應戰。但很快被劉秀的精銳打敗,斬首數十級。

對王邑來說只是小敗,並未放在心上,但是對於弱勢的援軍來說,首戰告勝無疑消除了各部的膽怯,加強了信心。此後,劉秀採取相同的方法帶領建立了信心的所有援軍與新軍連續數戰,均獲勝,斬首千級。

同時劉秀派人不斷將綁有“宛下兵到”密信的箭矢攝入昆陽城中,並讓其中部分“不小心”落入新軍手中。實際上宛城在三天前便已經攻下,但是此時包括劉秀在內所有人都還不知道。

於是昆陽城內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堅定了守城的信心。而對於新軍將士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小小的昆陽城苦戰了一個月還沒打下來,等宛城的十萬援軍再抵達,那還怎麼打?這時王邑也終於恐慌了,但一切都晚了。

後期

此時,大決戰的時機終於到來,劉秀精選了三千人的敢死隊,自城西從水上衝擊新軍的中軍。但此時的王邑也只是害怕宛城方面敵軍的到來,對劉秀這三千人還不放在心上。只是命令各營堅守自保,不得擅自出戰。

王邑、王尋則在督促各營後,自帶萬餘人迎戰劉秀。本以為數倍兵力對戰劉秀必勝無疑,但誰知劉秀的敢死隊勇猛無比,又因為從水上進攻,有進無退,人人奮勇死戰,以一當十。很快新軍的中軍被衝潰,王尋在亂軍中被殺。而其餘各部又因為之前的命令,堅守營寨,老老實實呆在營中,無一人前來救援。

在聽聞王邑、王尋戰敗的消息後,新軍中本來大多都是臨時徵調而來,其中有大量不滿新朝統治的貧民,大家聞訊紛紛各自逃命,軍中亂成一團,不能節制。而昆陽城中的守軍也趁機殺出,和劉秀裡應外合。

恰逢此時,天子他老爹也來相助,頃刻間風雷大作,屋瓦皆飛,暴雨傾盆而下,滍川水暴漲,爭相渡河的兵士淹死者數以萬計。王邑、嚴尤等人與少量輕騎,踏著溺死之人渡河,才逃出生天。

至此,昆陽之戰徹底結束,劉秀以一個“農家子”卻取得了實力如此懸殊,整個世界歷史上都少有的大勝。不久之後,其兄劉縯因功高震主被劉玄和綠林軍其他將領設計殺害。劉秀忍辱負重,韜光養晦,使得這個原先最不被看到的人,卻最終重振漢室,成為一代開明之君。


Rick潘維鏞


昆陽之戰是新漢兩軍在中原地區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

當時的形勢是,義軍將領劉縯指揮的大軍,又正在宛城圍攻守城的新朝軍隊。宛城兵少食盡,內無鬥志,外無救兵,形勢對新軍極為不利。

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劉玄更始元年)五月,新莽軍王邑、王尋統帥的大軍與名將嚴尤、陳茂會合後,由潁川向昆陽前進,兩三天即有十餘萬軍隊到達昆陽。

當時,王莽意識到了南方綠林軍的嚴重威脅,決意集結天下精兵一鼓作氣消滅之。王邑、王尋統帥的就是這支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各地精兵組合。隨後,新莽軍以近十倍的兵力重重包圍了昆陽城。

昆陽城是否必須要打?莽軍名將嚴尤認為這是一個既堅固又無礙大局的小城,大軍應該直趨宛城,擊破城下漢軍。但是統帥王邑非常傲慢:我統帥百萬大軍,碰到敵人城池,居然繞道而過,這是多沒面子的事情,我們不是應該殺盡城中軍民,然後踏著他們的鮮血歌舞而進嗎?

史載,莽軍設置了一百多座軍營,軍旗遍野,又挖地道,使用衝車和棚車攻城,集中了所有的機弩向城內狂射,箭矢像雨水傾洩。城中的軍民不能外出行動,連出門打水也要頭頂門板,以防中箭。 面對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的敵軍,義軍主帥王鳳也有些慫了:要不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

劉秀這時不過是個偏將軍,他帶了三千兵從前線退到昆陽城內。但是在城內主帥猶疑退縮的情況下,劉秀說:“目前我軍兵糧缺,而城外又有強大之敵,如能集中力量抗擊敵人,還有取勝的可能;如果分散,勢必都不能保全。況且劉縯等攻打宛城,尚未得手,也無力挽救我們。昆陽一旦失守,不出一天,各部也必將被敵各個擊破殲滅。”

諸將起初不服,但這時形勢更加吃緊,斥候來報告說,王尋大軍即將抵達。這時王鳳等人就只能請劉秀主持防務了,劉秀決定,以王鳳和廷尉大將軍王常率人堅守昆陽城,自己當夜和宗佻、李軼等十三騎,出昆陽城南門到外面去調集部隊,準備對新軍內外夾攻。

為鼓舞士氣,動搖莽軍軍心,劉秀告訴將士們說宛城已破,漢軍主力將至昆陽。昆陽守軍士氣頓時高漲,莽軍則有些低落。

劉秀自率步騎兵一千人為先鋒,與新軍迎戰,新軍被打得大敗,劉秀軍斬殺新軍近千人。然後又精選了三千人的敢死隊,自城西衝擊新軍的中堅。王邑、王尋怕各營出現混亂,於是下令嚴格管束自己的部隊,沒有命令,不準擅自出兵。

結果劉秀的敢死隊一鼓作氣打垮了王邑、王尋的部隊,斬殺了王尋。王邑中堅被沖垮,王尋被斬殺後,新軍各部隊失去了指揮中樞,立即混亂。這時昆陽城內的漢軍也趁機衝出城門,內外夾攻新軍,殺聲震天動地,新莽的四十二萬大軍迅速土崩瓦解,“走者相騰踐,伏屍百餘里”,士卒掉入水中淹死的有萬餘人,滍川被屍體堵塞得幾乎斷流。

昆陽大捷後,更始帝遣王匡攻洛陽,申屠建、李松急攻武關,三輔震動,各地豪強紛紛誅殺新朝牧守,用漢年號,服從更始政令。不久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新朝滅亡。


毛劍傑


提到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絕大多數人想到的應該是赤壁之戰、淝水之戰。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對比最懸殊、戰況最激烈的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莫過於公元23年爆發於河南的昆陽之戰了。這場戰爭中實力極弱的一方不過一萬多人,卻摧垮了敵人的四十二萬大軍,令後人驚歎不已。


首先分析一下敵我形勢。優勢的一方是篡奪西漢皇位的王莽政權的大軍,弱勢的一方則是西漢劉姓皇族後裔的起義軍。王莽大軍由王莽的大司徒和大司空率領,集結了王莽全部的軍事力量,招募了大量精通兵法的高手和大批身懷異能的猛士,訓練了一支由老虎、豹子、犀牛和大象組成的野獸部隊,總規模號稱百萬,實際數量是42萬。

劉秀像


戰爭的另一方是南陽西漢皇室後裔的起義軍,這支漢軍主力正在攻打南陽首府宛城,只有數量極少的軍隊守在要塞昆陽。對這隻偏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守住要塞,為主力部隊爭取時間。在這萬分緊迫的形勢下,這隻偏師中湧現出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成功地將這場阻擊戰打成了以少勝多的殲滅戰,他就是未來的東漢開國皇帝劉秀。


劉秀此時只是一個偏將軍,在大兵壓境的時刻保持了冷靜,這贏得了軍隊中大部分人的信任。他提出出城向另一支偏師求救。劉秀等十三人在夜色中成功地從十萬敵軍中突圍出城,前去搬救兵。在搬救兵的過程中,昆陽小城在四十二萬大軍的圍攻下堅持守城十幾天。


劉秀搬回來幾千救兵後立刻回去營救昆陽,雖然只是杯水車薪,但劉秀作為一個統帥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敢,極大地挫傷了敵軍的銳氣。然後劉秀派人四處散播漢軍主力已經拿下宛城的假情報,這無疑打亂了敵軍的戰略部署,又一次影響了敵軍的士氣。

昆陽之戰示意圖


接下來進入戰役的關鍵階段。劉秀組織了三千人的敢死隊,從昆陽城西的一條水道潛入王莽大軍內部,直接進攻四十萬大軍的大本營。敵軍統帥在巡邏時發現了敢死隊,卻因為好大喜功犯了第二個致命的錯誤:統帥居然命令其他各軍不準出擊,要親自擒殺劉秀的敢死隊。沒料到這支敢死隊戰鬥力極強,趁亂殺了敵軍統帥,令敵軍陷入了群龍無首的狀態。


同時,守城十幾天的昆陽守軍傾巢而出,與敢死隊裡應外合,共同衝殺敵軍。原本四十萬的敵軍因為群龍無首而立刻崩潰,自相踐踏,死傷無數。史書記載,此時雷聲大作,狂風四起,暴雨如注,漢軍將四十二萬的敵軍一舉擊潰。

王莽像


從劉秀一方面來看,劉秀在關鍵時刻展現出了高超的指揮才能和非凡的英勇,還有無與倫比的幸運。而從客觀上來講,王莽軍隊充滿了問題,王莽本人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王莽軍統帥鼠目寸光、戰略失誤,而王莽政權本身入不敷出,無法供養大軍。昆陽之戰不僅是軍事上的交鋒,更是政治上的交鋒,王莽政權本身已經徹底失去了政治基礎,這是戰役勝敗最根本的原因。


參考文獻

《後漢書》


歷史研習社


昆陽大戰中,昆陽城裡的漢軍八九千人,加上外來的幾千援軍,總共才一萬多人,卻打敗了王莽新軍42萬人,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之一,劉秀是怎麼創造這一奇蹟的呢?且聽蒼茫大地細細道來。

一、大戰背景

王莽篡漢後,一廂情願地實行制度上的改變,想解決西漢末年社會上出現的種種矛盾,史稱“王莽改制”,實際上是逆歷史車輪而動的倒行逆施,加劇了社會矛盾,於是爆發了綠林、赤眉起義。荊州一帶的地主劉玄、劉縯、劉秀也打出復興漢室的旗號,加入農民軍,劉玄政治經驗豐富,很快取得義軍領導地位,在打敗王莽軍一次大圍剿後,稱帝,定年號為更始,史稱更始帝,從此各地義軍稱漢軍,義軍打開昆陽(河南葉縣)、定陵、郾城,包圍宛城,革命形勢一片大好,公元23年,王莽派大將王邑、王尋拼湊四十二萬大軍,包圍了昆陽,昆陽大戰爆發。

二、黑雲壓城城欲摧。

昆陽城內僅有八九千人,敵我雙方一比四十的比例,昆陽周圍的義軍退守昆陽城,有將領認為敵眾我寡,守不住城,主張棄城、分兵到各地各自為戰。

三、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關鍵時刻,擔任太常偏將的劉秀力排眾議,他說:敵強我弱,我軍集中全力攻其一戰,尚有勝算,如再分散兵力,勢必為敵各個擊破。昆陽是戰略要地,昆陽一失,我軍將會被敵全面擊破。我等只有死保昆陽,才能擊敗王莽新軍。眾將決定依劉秀所言守城。

昆陽守軍只有八九千人,義軍領袖王鳳、王常和劉秀商定,王鳳、王常守昆陽,劉秀、宗佻、李軼十三騎突圍徵集援軍。

王莽新軍已有十萬兵臨城下,劉秀等猛士殺出重圍,分頭在郾城、定陵招到幾千義軍,由劉秀率領殺回昆陽。

其時,新軍納言將軍王邑認為:昆陽易守難攻,叛軍老大劉玄在宛城,擒賊先擒王,先用主力把他滅了,昆陽不攻自破。但王邑力主攻昆陽,四十二萬大軍將小小昆陽圍了幾十重。王邑、王尋調來雲車、撞車、樓車攻城,還挖掘地道想進城,可王鳳、王常指揮漢軍拼著老命,死守了一個多月,六月劉秀的援軍趕到,劉秀親率精兵從新軍背後攻擊,王邑、王尋見劉秀兵少,輕敵了,只派幾千兵力去抗擊,結果被劉秀奮力一衝,新軍陣腳大亂,後退好幾裡,劉秀殲敵千餘,以後幾天,劉秀半夜捏柿子一盡挑軟的捏,又殲滅許多敵人。此時義軍已攻下宛城,劉秀不知,卻派人假扮從宛城來的使者,向昆陽城裡送信,信中說宛城漢軍大捷,馬上要揮師昆陽。劉秀叫假使者將信丟在路上,撿到書信的新軍拿去報告,王邑、王尋竟不知兵不厭詐的道理,立馬垂頭喪氣。城裡漢軍知道援軍已至,準備內外夾擊新軍。

四、橫掃千軍如卷席

劉秀深知知已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探知敵大本營在城西河邊,敵帥仗著兵多、有河流作屏障,大本營防禦空虛。於是劉秀率三千敢死隊直搗敵軍巢穴,當敢死隊衝到司令部前,王邑、王尋才從夢中驚醒,倉促迎戰。漢軍連勝,個個以一當百,新軍士氣低落,只想保命,漢軍全力拼殺,擒賊擒王,斬殺統帥王尋,把新軍殺得潰不成軍。

城裡守軍由王鳳、王常統帥,趁勢殺出,內外夾擊,王邑見王尋被殺,奪路而逃,新軍潰敗,一氣奔跑百餘里,逃到滍水,正趕上狂風暴雨,河水漫出河床,士兵們為逃命爭渡,有人直接跳到河裡游泳,結果淹死數萬,屍體堵塞河道,王邑、嚴尤丟掉了軍器、輜重、戰車、搶來的珍寶,踏屍渡過滍水,逃回洛陽只有不足萬人。

劉秀、王鳳、王常打掃戰場,光收拾繳獲的戰利品就費了一個多月。

昆陽大戰後,劉玄派王匡攻洛陽,另派一支義軍攻長安。因為王莽主力已在昆陽被殲,義軍迅速從東北方的宜平門攻入城內,長安城內居民在朱弟、張魚領導下起義,裡應外合,攻破王莽宮殿,王莽先被殺死後被肢解,王莽篡位十五年,終於壽終正寢。

滅王莽,劉秀昆陽是首功。





蒼茫大地顧煒斌


漢光武帝劉秀在昆陽之戰中,面對王莽40多萬軍隊的圍困,昆陽的漢軍只有八九千人,形勢岌岌可危。有些將領產生了動搖,主張放棄昆陽,在這關鍵時刻,劉秀立排眾議主張堅守昆陽。親自帶領一隻精兵突圍出城,到定陵和郾城去調救兵,當天晚上,劉秀帶著十二個勇士,趁王莽軍不備,衝出了昆陽。

劉秀到了定陵和郾城說服了守城的官兵。帶著所有的援兵來解昆陽之圍,劉秀親率一支3000多人組成的敢死隊,率先向王莽軍的中堅部隊衝殺過去,殺死了王莽大將王尋,昆陽城裡的漢軍見援兵來了,又打了勝仗就打開了城門衝了出來,裡應外合把王莽軍打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40多萬的軍隊只剩下幾千人。

這場戰役的勝利,說明了漢光武帝劉秀有傑出的軍事才能和過人的膽略,在大敵面前危難時刻,能夠化險為夷變劣勢為優勢,最終攻進了長安城,結束了王莽統治,劉秀成了東漢開國皇帝。


求圓4


如其說劉秀是如何在昆陽之戰中打勝的,不如說王邑是如何在昆陽之戰中打敗的。因為劉秀之勝非同尋常,只因遇到的是豬對手,稍微正常一點的人取代王邑,劉秀都不可能這麼輕易的取得如此巨大的勝利。王邑出發前,他莽哥號稱是幫他找了一堆奇人異士,啥懂63家兵法的高手,身高體壯的巨無霸,豺狼虎豹各式珍式奇兵,真是傾朝野之力,欲掃蕩天下。結果居然敗於劉秀的萬把人手裡,世間勝敗常有,而如此豬對手不常有啊。因為水平有限,就拿了本地攤上買的陳年孫子兵法來點評點評這王家哥們怎麼輸的吧。

  •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且說嚴尤新敗,差點被莽哥砍了,這次前往昆陽本擬戴罪立功。王莽找來各式人才,本是個好機會,可惜的是由於綠林,赤眉戰事連連,國庫沒錢。出發前犒賞三軍,普通兵士連個銅板都分不到,哪有戰心。然後王邑到了之後,就把人昆陽圍的水洩不通,準備把人幹光為止。哥們,你家莽哥家底啥情況,難道心裡一點B數都沒,四十二萬號稱百萬,吃喝拉撒,加上巨無霸那哥們的豺狼虎豹犀牛大象,每天吃不要錢的啊。這麼搞下去,家裡金山銀山都被吃空,何況本來就不富裕了。所以說王莽,王邑,王尋這哥幾個數學沒學好,只知道有人就帶著跑,廟算那就不提啦。

  • 圍城必闕。王邑圍了昆陽後,嚴尤勸他繞道直救宛城。這哥們因為跟嚴尤有舊怨,不聽。而且對外揚言,我們要踏平昆陽,殺光幹光,踩著他們的鮮血前進,以得勝之師前往宛城。這搞得,本來昆陽裡守將王鳳本心志不堅,一心想逃跑。這路都被堵死了,能咋搞。所以劉秀出來一分析,都默默點了個贊。然後劉秀表示要出去找援兵,李軼跟著發評論跟了一波,十三人半夜溜出去,四處找援兵。十則圍之,就算邑哥這沒錯,但是把人本來嚇的沒膽的人生生給嚇的只能守城,這波操作也是超神。向來有圍城必闕之說,不管城牆厚實高低,攻城總得仰攻,無論如何都是劣勢一方,如果城裡眾志成城,絕非旦夕可下,而宛城卻勢如累卵。不過放闕不放闕不說了,人一小隊就能跑出去十三個,這防守也是篩子式的。

  • 號令不明,絕水必遠水。放劉秀十幾人出去忽悠來了千多人不說,坐擁四十二萬派了幾千人迎敵,居然還打敗了。三軍之中,士氣為先。當著幾十萬人派兵出去打還被人打敗,還要臉不要臉啦。怎麼就不能學學隋唐的靠山王楊林呢,楊林對敵就派一百一百的派,贏了重傷,輸了全咔擦,有進無退。楊林在隋,原諒邑哥你不知道吧。待劉秀繼續忽悠城裡援軍要到後,己方倒信了。半夜又被劉秀偷襲,放火,放出豺狼虎豹,搞得一團糟。為了將士們生活過好點,取水方便,近水而居,這下被劉秀偷襲,軍中大亂,昆陽守軍出擊,只好跳水逃生啦。據說此時還有一陣吹砂走石的大風,相助了劉秀,才有了這次大勝,不過我懷疑這陣風是劉秀成大事後別人給吹的,這叫天命有歸。四十萬人跑路,還有老虎犀牛大象,沒風都能搞得塵土飛揚啊。

韓信說漢王只能將兵十萬,而自己是多多益善。因為兵越多,越複雜,想要如指使臂,號令如一,實在是一件極難的事。劉邦還算是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將,尚且只能指揮十萬,王邑王尋這種菜鳥居然領兵四十萬,想不敗都難,此一戰成就了劉秀順應圖讖之傳說,王氏兄弟可以說是立功巨偉了。


艾米蝦扯蛋


這事太玄幻了,就是42萬頭豬,也能咬死3千人了。昆陽之戰,劉秀之所以會勝利,我總結為下面3點:

1.戰前天有異象,下了隕石雨衝擊莽軍,敵人迷信恐懼,軍心大亂。

2.王莽新朝不得人心,政治混亂,士兵不願為王莽賣命,所以一觸即潰。

3.劉秀足智多謀,指揮得當,率敢死隊直取莽軍主帥人頭,不與40萬大軍糾纏。打個比方,這就像一種MOBA推塔遊戲,我方只剩劉秀一人,他繞過敵方英雄和小兵,直接去偷塔,雖然實力懸殊,但推掉了主塔,也就贏了勝利,莽軍主帥就是主塔。

詳情如下: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稱帝,為了緩解嚴重的社會矛盾和贏得民心,對社會進行了復古改革。王莽改革失敗,社會矛盾加劇,走投無路的人民與不滿王莽政權的地主貴族紛紛起義造反。

荊州新市人王匡、王鳳聚眾起義,出沒在綠林山中,被稱為“綠林軍”。山東琅琊人樊崇聚兵起義,他讓自己部下都把眉毛塗紅,被稱為“赤眉軍”。在河北,也形成了銅馬﹑大肜﹑高湖等十幾支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軍。南陽郡的劉演、劉秀兄弟是劉邦的後代,也各自聚兵起義。

劉演、劉秀兄弟聯合綠林軍攻佔郡縣,攻打王莽軍隊。義軍決定選一個劉姓宗室為皇帝,彰顯正統,名正言順。南陽的豪傑支持劉演當皇帝,而綠林軍多數將領貪於享樂,忌憚威嚴賢明的劉演,所以立懦弱的劉玄為帝。

【昆陽之戰:隕石雨,雷暴雨】

王莽聽說綠林軍立了劉漢皇帝,急忙派大司徒王尋,大司馬王邑率兵42萬前去南陽郡消滅綠林軍。當時劉演和綠林軍主力正圍攻宛城,劉秀和部分綠林軍攻破了昆陽。和劉秀在一起的綠林軍諸將懼怕莽軍強盛,退守昆陽城,打算逃亡。劉秀力勸諸將守城,而他去城外徵收散兵。

當時昆陽城只有八九千綠林軍,而城外莽兵42萬,層層包圍。莽兵萬箭齊發,城內綠林軍首領王鳳難以抵抗,乞求投降,沒有得到王尋、王邑的應允。

這時,夜晚有隕石雨墜落王莽軍營中,白天又有云朵像山崩一樣墜落王莽軍營中,莽兵全都嚇得趴在地上。

劉秀在城外徵收了幾千士兵,前去挑戰莽軍,王尋、王邑也派幾千人應戰。這時,一向膽怯的劉秀一反常態,勇猛衝鋒在前,斬殺幾十顆敵首。部眾受到劉秀感染,奮勇殺敵,連贏了幾場小規模戰鬥,士氣大增。

劉演攻破宛城,消息還沒傳遞過來。劉秀就寫了一封信,信上說綠林軍攻已經破宛城,馬上來支援昆陽。劉秀故意將信弄丟,讓莽軍撿到。莽軍主帥看完信後憂慮不安。

隨後,劉秀率領3千死士,衝擊莽軍主將大營。莽兵猝不及防,軍心大亂,互相踐踏逃竄,主將王邑在亂軍中被殺。昆陽城內守軍見狀,也衝了出去追擊莽兵。

這時,恰好有狂風掀房,雷電轟鳴,暴雨如注,使江河水漲,淹死大量莽兵。

昆陽之戰,先有隕石雨,後有雷暴雨。雷暴雨常見,而隕石雨卻十分罕見,並且正好砸中莽軍大營。難怪有人開玩笑說,這些都是大魔導師劉秀召喚出來的。劉秀也因在昆陽之戰的表現,一戰成名。

簷雨墜珠,轉瞬流年千秋;階苔行蟻,方寸浮世萬象。我是作者【簷雨階苔】,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