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日见闻:守望“天路”

青海新闻网讯 全长3256公里的国道214西澜线,青海境内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天路”与汉藏文化交流通道唐蕃古道走向大体一致,而玉树公路路政执法支队黄河沿路政大队副队长党正荣正是这条“天路”的一位守望者。

10月1日早晨7点半的天还是黑黢黢的,窗外又飘起了雪花,党正荣早早起来,洗脸吃饭后,就让司机发动汽车准备上路,今天他又要带着两名同事从玛多县城出发上路巡查,途中还要翻越海拔4829米的巴颜喀拉山口。“全程216公里的国道一周要巡查两次,双向360公里的高速隔天要巡查一次,不管走哪条路都必须要翻越巴颜喀拉山。”这座党正荣翻越过无数次的大山,是我国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他几乎每天都要跨越这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国庆前夕国道沿线下了雪,此时党正荣最担心的是路上司机的安全,尤其是国庆假期期间少不了的自驾游旅客。就在9月29日清晨,一辆从西宁往玉树方向行驶的半挂货车发生侧翻,驾驶员被困车内情况紧急,党正荣带领着队员与交警、消防部门经过近4个小时的共同营救,终于抢救出被困驾驶员。“国道沿线都是无人区,一旦发生事故不能及时营救,结果都是致命的。”当记者问起党正荣,他在路政的这些年究竟救援过多少事故车辆,党正荣说他从来没有详细统计过。

巡逻到了下午,党正荣和同事们在K562+850M下行线发现了一处逃费道口,他立刻联系了一辆装载车挖沟填土,及时堵住了道口。在每天的巡查途中,私开道口、非法设立加水点、冻土路面发生塌陷这些问题时常发生,一旦发现就要立刻停车进行处置,党正荣笑着说他和同事们就像给这条路治病的医生。

在路政系统工作的十几年里,党正荣走遍了玛多、曲麻莱、结古、花石峡这些青南艰苦地区,1999年他退伍后的第一份工作就在玛多,党正荣说,那年自己还只是一个23岁的小伙子。“那时的214国道还是砂石路,我早上8点从西宁坐车出发,走了15个小时才到达玛多,抵达时整个人都已经成了‘土人’。”看着十几年里214国道的一次次拓宽,路面也从砂石路变成柏油路,一转眼,党正荣今年42岁了,“我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道路上发生的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去年共玉高速贯通后,从西宁到玛多只要6个多小时。”

结束一天的巡查,已是夜里9点半,黑夜中的玛多县就像一座码头,等待着党正荣和同事们的一叶扁舟归来。在办公室里,党正荣翻出了一本他珍藏已久的《青海公路》杂志,上面有一篇他1999年发表的文章,在文章的结尾写着:“在养路人眼里,路就像自己的亲闺女一样,细心地呵护、精心地哺育,养路工人的确没有惊天的壮举,也没有动地的伟绩,更没有豪言壮语,但他们却是伟大的,他们用铁锹、镐头将自己的名字连同那默默无闻的贡献镌刻在高原广袤的大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