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冠李戴的高古玉料冤案分析!(我的探源系列)

知識需要更新,真相需要還原!

本文沒有用一套完整的體系來論證。而是就爆出幾點線索,做出結論,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並不是一篇詳細完整的論文。後續專欄會有相關的詳細內容。

館藏玉器中的和田玉疑問?

今天的主角,甘肅省博物館藏齊家玉璧,武威皇娘娘臺出土。官方對這塊玉璧的介紹是“齊家玉璧,材料:和田玉”。

張冠李戴的高古玉料冤案分析!(我的探源系列)

齊家玉璧 武威皇娘娘臺出土 甘肅博物館藏

讓我們放大從近處觀察下,玉璧為青白玉,四周呈雞骨白有土沁,玉料內帶糖色部份(非入土後沁)。看上去就是和田玉料,但真的是來自新疆和田的玉料嗎?

張冠李戴的高古玉料冤案分析!(我的探源系列)

齊家玉璧 武威皇娘娘臺出土 甘肅博物館藏

玉料分析

甘肅是個玉料豐富的地方,近年來,相關學者和愛好者不止一次的的探尋甘肅玉料,逐步還原了甘肅玉料在古玉曆史上的真面目,馬銜山玉,馬鬃山玉,鴛鴦玉,祁連玉等等都是玉石之路上重要的角色。

張冠李戴的高古玉料冤案分析!(我的探源系列)

馬鬃山玉作坊遺址

今天要說的就是來自甘肅省肅北縣馬鬃山鎮西北約20公里的馬鬃山玉料。

馬鬃山玉礦坑遺址,齊家玉器的主要用料,一個是馬鬃山玉料,另一個就是馬銜山玉料,合成“二馬”料。其成份都為透閃石,含量達90%以上(某些出處說80%左右,那是檢測的玉料不純淨,試問測試不純淨的和田玉籽料,透閃石含量也會下降),符合軟玉標準,以青白、白、糖色為主,油性足。表相與和田籽料相仿。

張冠李戴的高古玉料冤案分析!(我的探源系列)

馬鬃山玉礦遺址

關於玉料的區別上,除非差異化非常大的料種,用數據是完全可以辨別出來以外。同成分和結構的料種,在含量差別非常小的情況下,機器和數據並不能完全準確的說明問題。而有經驗的眼學在這方面能做到一個補充。 關於透閃石含量的問題,和田籽料的透閃石也並非都在95%以上,要看具體的料子。當然羊脂白玉和一級光白籽的含量毋庸置疑,肯定超過95%。而馬鬃山玉料也並非都是含量低的料子。具體料子具體對待。

張冠李戴的高古玉料冤案分析!(我的探源系列)

馬鬃山玉作坊遺址

張冠李戴的高古玉料冤案分析!(我的探源系列)

馬鬃山玉料

作為小料種的軟玉,馬鬃山玉和馬銜山玉由於歷史原因被忽視和替代,跟行業學術的進步速度、地域文化經濟的落後程度有著很大的關係,但並不能說廣義和田玉沒有收錄就否認它們的存在。早知道廣義和田玉是哪些人提出、又是哪些原因被催生的!這裡面的道道就不明說了。

張冠李戴的高古玉料冤案分析!(我的探源系列)

馬鬃山玉料

這些遺存標本,外面裹著厚厚的僵石,外表已經老化。

來近距離看看馬鬃山玉礦採集的一些遺存標本:

張冠李戴的高古玉料冤案分析!(我的探源系列)

馬鬃山玉料

這是馬鬃山的戈壁地表料,看油性和質地。如果沒人特地說明的話,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是新疆和田料。

張冠李戴的高古玉料冤案分析!(我的探源系列)

馬鬃山玉料

看看切面的玉質:

張冠李戴的高古玉料冤案分析!(我的探源系列)

馬鬃山玉料

看看地圖上武威離馬鬃山玉礦的距離,玉料來源的路線清晰且完全可行。

張冠李戴的高古玉料冤案分析!(我的探源系列)

武威到馬鬃山的距離

結論

張冠李戴的高古玉料冤案分析!(我的探源系列)

齊家玉璧 武威皇娘娘臺出土 甘肅博物館藏

這件玉璧雖然來自武威,經過長期的觀察比較,從玉料的特徵表現上仔細辨別、從玉料來源、路線的對比與分析上看,我的結論是:玉璧的原料不是新疆和田玉,而是甘肅馬鬃山玉!

吐槽下,博物館的玉器是沒辦法上手和檢測(至少目前我是沒辦法上手)的,這塊璧我也是觀察和辨別了很久才做出結論的!這個過程中,為了看這塊璧實物的另一面,等待的時間超過五年!

以前的考古工作由於材料學方面欠缺和行業的不嚴謹,出現這種混淆可以理解,當然,這也符合當下廣義和田玉的範疇,稱這件玉璧為和田玉也沒有錯。但我們分析的不是成份,而是玉文化的真相,對歷史的尊重和玉料的還原!

針對高古玉料,後續我還會寫一些心得體會分析。有不同意見的玉友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討論研究。讓我們離歷史更近一些!

編後記:

本文沒有用一套完整的體系來論證。而是就爆出幾點線索,做出結論,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並不是一篇詳細完整的論文,請讀者輕點拍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