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民俗:七夕风俗知多少

趣话民俗:七夕风俗知多少

七夕节晒书、晒衣服的来由

据说,三国时期的司马懿位高权重所以受到魏武帝曹操的猜忌。为了保全自己,司马懿就派手下对曹操说自己患了重病,需要在家休养。不过曹操还是不太放心,就让自己身边的一位亲信到司马懿家中探查真实情况。

那天正是七月初七,司马懿把很多书拿到院子里晒。曹操的亲信一见便知道司马懿根本就没病,并把这情况向曹操禀明。无奈之下,司马懿只好回朝继续任职。可见,在当时士大夫、读书人于七夕那天晒书的做法就已经很普及了。

在魏晋时期有这么一个故事。七月初七读书人晒书,不读书的人就晒衣物。有个叫郝隆的人,把上衣解开,光着一个大肚皮躺在太阳底下。有人问他这是做什么。他说:“我在晒书啊。”

其实这一方面表现出他对礼法时俗的蔑视,另一方面也在夸耀自己有才学,腹中诗书很多。郝隆是西晋时期的一位名士,据说他过目成诵、脱口成章。他在大司马桓温手下当了几年参军,虽然他有满腹才学和报国志向,但却一直得不到重用,于是干脆辞掉了参军的职务,回到故乡隐居去了。

七夕这天不仅晒书,而且还晒衣服,这是从汉代以来就有的风俗。这种风俗流传到魏晋时期,却给那时的豪富们制造了夸耀富、斗富的机会。当时有位名士叫阮咸,他十分看不上豪门贵族的“晒衣”风俗。

有一年的七月初七,阮咸的邻居抱着几件衣服来到院子晒衣。这些衣服全是绫罗绸缎剪裁而成,上面花纹十分美观。但阮咸却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着一件破衣服晃来晃去。有人问他这是在干什么。阮咸振振有辞地说:“唉,我也不能免俗,不过是和大家一样在七夕这天晒衣服罢了!”

从这些历史故事中我们不难见到古人在七夕这天晒书、晒衣的风俗该是有多么盛行。除了晒书、晒衣,古人还有很多方式度过七夕佳节。比如用石榴和使君子驱赶蚊虫、防治瘟疫,在古代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节日民俗,不过这种习俗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它主要流行于闽南、台湾地区。

趣话民俗:七夕风俗知多少

与七夕节有关的人物

据说在北宋景佑元年,闽南一带出现疫情,瘟病横行。那里的老百姓因为患上虫病而四肢无力、面黄肌瘦,每天都有人在痛苦中死去。当时有位名医叫吴夲,他在七夕那天告诉人们食用石榴、使君子达到治病驱虫的疗效。

这两样东西在当时来说还是很容易找到的。很多人服用后确实见到了效果,很快地,大家的身体情况出现了好转。吴夲也被当地人誉为“大道公”,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感念着他。作为一种节日风俗,七夕这天食用石榴、使君子的习惯一直沿传到现代。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使君子是一种见效较快的驱虫药,它“味甘气温,既能杀虫,又益脾胃,所以能敛虚热而止泻痢,为小儿诸病要药。”而石榴的果实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能提神健脾胃,而且果皮中的碱性物质有驱虫的效果。

趣话民俗:七夕风俗知多少

在闽南、台湾的民间传说里,七夕这天还是“七娘妈”的生日。这位七娘妈被民间奉为孩子的保护神,她主管着小孩的平安和健康。

七娘妈也叫“七星娘娘”,相传织女的姐姐十分同情牛郎和织女的遭遇,她就在暗中保护他们的两个孩子,让孩子们健康平安地成长。于是民间就把这位七星娘娘视为儿童的保护神。已经做了父母的人,都盼望着能让七星娘娘保佑自己的孩子平安成长。于是民间就有了“拜契”活动,就是把自己的子女送给七星娘娘当义子、义女。到了七夕这天,来到庙里供奉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七夕这天,人们都是成群结队,带着供品来到七娘妈的庙里来上供。除了各种新鲜瓜果、美丽芬芳的鲜花之外,还有胭脂香粉等等。七夕这天,台湾民间多会举行一种“成人礼”,参加成人礼的孩子必须年满十五周岁。由孩子的父母带着供品来到七娘妈的庙里来答谢,感谢七娘妈保佑孩子平安长大成人。

在台湾南部地区的七夕这天,人们要给年满十六周岁的孩子举行“十六岁”成人礼。民间有种说法:不满十六周岁的孩子一直是由天上的神鸟照看长大的,而这只神鸟则是七娘妈变成的。在一些地方,孩子满周岁后就由母亲或者祖母抱着来到寺庙祭拜。

当然,供品是不能少的。除了平常我们经常看到的供品外,还要带着鸡冠花。千日红,祈祷七娘妈保佑孩子一生平安。健康。有些特别虔诚的家长还用古铜钱或者锁牌与红包、绒线串在一起,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要一直戴到十六岁的七夕节这天才可以摘下。有时是在七娘妈的画像前摘下,并答谢她多年的保佑之恩。看来,七夕节除了乞巧、乞福寿和贵子、乞美满婚姻之外,还有一层文化内涵,那就是祈请神灵保佑未成年孩子平安健康长大。

趣话民俗:七夕风俗知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