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獎的女得主竟然只是個副教授?躺著也能獲得諾貝爾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2日宣佈,諾獎委員會宣佈:美國科學家Arthur Ashkin

(阿瑟·阿什金)、法國科學家Gérard Mourou(拉爾·穆魯)及其學生Donna Strickland(唐娜·斯特里克蘭)由於1985年的“激光啁啾脈衝放大”研究,榮獲諾獎,以表彰他們在激光物理學領域的突破性貢獻。

諾貝爾物理獎的女得主竟然只是個副教授?躺著也能獲得諾貝爾獎?
諾貝爾物理獎的女得主竟然只是個副教授?躺著也能獲得諾貝爾獎?

啁啾脈衝放大技術(CPA)-假裝自己能看懂

Donna Strickland是加拿大籍科學家,躋身“一隻手就數得過來”的女性物理諾獎得主之列,甚至有媒體稱之為“與居里夫人並列”。

但是筆者發現Donna Strickland竟然只是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副教授,吃瓜群眾感興趣可以去看一下,網址鏈接:https://uwaterloo.ca/physics-astronomy/about/people/strickla

諾貝爾物理獎的女得主竟然只是個副教授?躺著也能獲得諾貝爾獎?

滑鐵盧大學官網介紹:Associate Professor,即副教授

諾貝爾物理獎的女得主竟然只是個副教授?躺著也能獲得諾貝爾獎?

Donna Strickland副教授的個人主頁

Donna Strickland副教授的個人主頁網址鏈接:https://uwaterloo.ca/physics-astronomy/people-profiles/donna-strickland

吃瓜群眾是不是要高呼不得了啦?諾貝爾獎得主竟然還只是一個副教授!副教授!副教授!這要是在我國,不得是爆炸性新聞啊!!!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諾貝獎是頒發給她博士期間的工作,而在大學的職稱則與她擔任教師之後的貢獻掛鉤。如果其後她貢獻不大,在大學做千年副教授也不奇怪。

諾貝爾物理獎的女得主竟然只是個副教授?躺著也能獲得諾貝爾獎?

Donna Strickland其人

這麼說來,諾獎得主Donna Strickland擔任教師之後的貢獻好像並沒有多大啊?你以為這就完事了嗎?再來看看科技日報爆料的勁爆內容吧(以下內容節選自科技日報)

根據同為Mourou的學生,且與Strickland是同期的同學,現為中科院物理所從事飛秒激光研究的常國慶研究員爆料:“Mourou當時的發現,可以說是歪打正著。Mourou當時在研究一個別的東西:他想把激光脈衝做得更短,讓皮秒級激光脈衝縮短十倍。為了讓激光脈衝和材料發生非線性作用,光譜變寬,再壓縮得到短段脈衝,他的實驗裝置鏈接順序是振盪器-放大器-光纖-壓縮器。”

常國慶說,Mourou有一個學生和科研助理叫Steve Williams,是個非常聰明的美國人,與導師合作這套裝置。有一天Williams好奇:如果光纖和放大器調個順序會是什麼結果。他問了Mourou這個問題,就回家了。在家裡,Williams的妻子告訴他:“你導師打來電話,說你的想法很好,啟發了他。”

實際上,光纖和放大器調個個兒,就是後來的“啁啾脈衝放大”技術。

“Mourou看實驗室裡還有個女同學在,就讓她去調一下。這個實驗非常簡單,隨便誰都能做出來。”常國慶說,“做完後,Mourou可能也沒有意識到這麼重要,把結果發在《光學通信》這本雜誌上。這本雜誌唯一的好處就是發表快。”

因為這篇文章,Mourou榮獲了2018年的物理諾獎,另一位作者就是那位留在實驗室的學生——Donna Strickland。文章的最後一段專門感謝了Steve Williams。

“除了這篇文章,Strickland後來沒有做過任何重要工作,一絲絲都沒有。”常國慶說,“在我看來,她的貢獻不能跟Mourou相提並論。”

後來Strickland還憑此當選過美國光學會的主席。

我只能說,Strickland非常非常幸運。要說跟居里夫人並列,實在談不上。”常國慶說。

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研究員楊建軍表示,發表那篇文章的《光學通信》是個水平不高的期刊,影響因子也就1.0,“可能博士為了畢業都用不上。”

楊建軍還說,如果以期刊來評價論文,這篇文章就會埋沒;但因為有新奇的思想,若干年後它被所有同行引用,比發在《科學》《自然》上的文章還重要。

“那篇文章只是前期工作,並不完美,當時也談不上引起業界多大的興奮。”楊建軍說,“Mourou他們主要是出於科學的好奇心,而不是功利的驅動。這對我們也是個啟示:不要急功近利。”

楊建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Strickland除了這件事,就沒有別的成就了,所以我們說,她真是‘一篇文章吃了一輩子’”。

驚呆了有木有!!!算不算躺著獲得了一個諾爾獎呢?小夥伴們羨慕嫉妒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