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控算什么?能发现丑里的美,才是真天才!

颜控算什么?能发现丑里的美,才是真天才!

杜甫以其“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的集大成技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格标千古与“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的“得失存心知”“文章千古事”,毋庸置疑地登上了中国古代诗歌与文学顶峰中的顶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而那座顶峰,只矗立在“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大唐盛极而衰时。无数后人凭吊过这个时代的苍凉与落幕,“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当开元天宝时,走鸡斗狗过一生,天地兴亡两不知”里,已不知有多少是怀古,又有多少是自伤时局与身世。

颜控算什么?能发现丑里的美,才是真天才!

杜甫为中国最传奇迷人的朝代谱写了一曲沉郁顿挫的挽歌,“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彼时的他恐怕万万不会想到,在十九世纪的法国会有一位与他同样穷困潦倒而惊才绝艳的诗人,同样以自己震铄古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篇,也同样“推见至隐,殆无遗事”了一个即将消失的伟大传统,并神启般预言了此后一二百年间现代世界几乎所有的文化图景和现代人精神几乎所有的无解痼疾。

那位现代世界、现代性与现代人的诗史与先知,正是波德莱尔。

颜控算什么?能发现丑里的美,才是真天才!

波德莱尔

人生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芥川龙之介

波德莱尔是最初的洞察者,诗人中的王者,真正的神。——兰波

19世纪西方文学最重要的流派之一——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核心分支,是古典文学和现代的分水岭,其影响力至今未衰。

波德莱尔作为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鼻祖,被公认为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他改变了欧洲人写作与体认世界的方式,他的美学标志着西方诗歌和艺术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这甚至可能是整个西方文学史上最重大的转折。波德莱尔是西方所有现代主义流派的滥觞,更是它们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结舌的无数灵感取之不竭的泉源。

波德莱尔摒弃了古典美学的传统,诗作聚焦的都是现代世界的丑恶与人性的阴暗面, “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是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正因如此,他“拒绝浮面的欢娱自足,他要返回存在的本质层次,因而把社会病态诉诸笔端。”

闻一多《死水》中铺陈而来触目惊心的破铜烂铁、剩菜残羹、铁锈油腻、霉菌死水的可怖意象,“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的绝望诅咒,以及所谓诗歌是他“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新格律体实验中“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实验”的让人莫名其妙的说法,其实也都是直接得自波德莱尔的启发。

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

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

行人经过该处,穿过象征的森林,

森林露出亲切的眼光对人注视。

仿佛远远传来一些悠长的回音,

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统一体,

象黑夜又象光明一样茫无边际,

芳香、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

有些芳香新鲜得象双簧管,绿油油象牧场,

——另外一些,腐朽、丰富、得意洋洋,

具有一种无限物的扩展力量,

仿佛琥珀、麝香、安息香和乳香,

在歌唱着精神和感官的热狂。

——波德莱尔《感应》

“象征主义”这个名称正是得自于《感应》一诗中“行人经过该处,穿过象征的森林”一句。

颜控算什么?能发现丑里的美,才是真天才!

象征主义诗人都具有“在声光和色的背后捕捉事物秘密的才能”。

因为在波德莱尔看来,声音,气味,情感,精神可以打破界限,所以人们才能够打破现象与感受之间的界限,那个自古希腊哲人开始一直追求的隐藏在表象世界背后的更加真实、真正永恒的世界才能够通过本能的直觉而被人类体悟——这是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从未改变过的至高追求。

通感理论也因之一直都是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石,从兰波、魏尔伦、马拉美到瓦雷里,他们都是追随在波德莱尔指明的道路上,并以各自璀璨夺目的名篇,共同调染出了西方文学史上最瑰异的高光。

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中最尽人皆知的句子,莫过于“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它因为使用了叫做“通感”的修辞手法而无数次出现在中国小学语文考试的试卷上,其实波德莱尔正是第一位在理论高度上提出“通感”意义的人。

颜控算什么?能发现丑里的美,才是真天才!

他标明了现时代通感的价格:灵晕在震惊体验中分崩离析。他为赞叹它的消散而付出了高价——但这是他的诗的法则。他的诗在第二帝国的天空上闪耀,像“一颗没有氛围的星”。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颜控算什么?能发现丑里的美,才是真天才!

而在《巴黎的忧郁》中,波德莱尔为散文注入了诗的音调与色彩。散文诗在他心目中有着不同以往的高标:“没有节奏和韵律而有音乐性,相当灵活,足以适应灵魂的充满激情的运动、梦幻的起伏和意识的惊厥。”

他以自己旷世秀群的才华,把散文诗这种文类趋之于完善,“词汇的选择如此不可更动,以至于能够代替其他的一切词汇;形容词的安放如此巧妙、如此斩截,同样是不可移易,它打开了广阔的前景,读者可以整星期地对其既准确又多样的意思展开梦想,确认现在,重建过去,猜想人物的灵魂的未来,而这些人物是通过唯一的形容词展现出来的……”

散文诗是具体的精华,文学的精髓,艺术的精油。这种凝结成一滴的美味已经存在于波德莱尔身上。

——卡尔·于斯曼斯《逆行》

译者郭宏安,译有《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集》、《加缪中短篇小说集》、《红与黑》、《红森林》《大西洋岛》、《波德莱尔诗一百首》、《批评意识》、《墓中回忆录》,编辑《法国散文选》、《李健吾批评文集》等,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法国文学研究和批评家,他对波德莱尔作品的翻译和评析,是汉语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必读作品。

《巴黎的忧郁》……一种更抽象的现代方式”,贯穿这种现代生活的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情绪、悲观主义的思想、深厚的人道主义关怀和浓重的象征手法。——郭宏安

颜控算什么?能发现丑里的美,才是真天才!

颜控算什么?能发现丑里的美,才是真天才!

《巴黎的忧郁》毛边本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月:2018年6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