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土:二爸的烤紅薯

  二爸的烤紅薯,遠近聞名,他不發廣告,也不吆喝,在他跟前買紅薯的人排起了長隊,由原來和二嬸一個烤爐,現變成了兩個,還是滿足不了。

說起他老人家的烤紅薯話就長了,那還是改革開放前,人們都沒啥吃,靠吃一半野菜一半糧為生,紅薯葉當然也成了農家婦人做麥飯、下鍋的主要原料,連紅薯蔓也被人們切碎煮熟吃了。

那時浮誇風盛行,說假話吃香,紅薯由於產量高,葉蔓也可食用,栽植面積大,那些胡吹冒料的幹部,就創造了一句“名言”, “紅薯下蛋,不是八千就是一萬”。 就是說一畝地產紅薯八千到一萬斤。

二爸年輕力盛,實在看不慣這些人欺上瞞下、哄騙領導群眾,就站出來編了幾句順口溜“紅薯產量高,群眾吃不飽,葉杆全上秤,八千也不到”。 被駐隊幹部知道,召開批鬥大會,二爸上了兩次會場。還沒結婚、愛面子的他氣得連夜跑了,一口氣跑到西安,然後又爬上拉煤的火車逃到河南。

河南乃是全國紅薯之鄉,二爸下火車後,又毫無目標地坐上一輛拉貨車去了一個縣城。半下午,他肚子餓了,發現小巷內一個老人在賣烤紅薯,他要了點紅薯充飢,老人就給了一個,二爸雙手接過,狼吞虎嚥,沒幾口就吃完了,噎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老人笑了,忙遞過一碗水,他猛猛地喝了幾口,然後就給老人幫忙照顧生意。原來這位老人也是孤身一人,他看到二爸老實肯幹,就暫時留下了他。

晚上,二爸含淚向老人訴說了自己的痛苦經歷,請求老人收留他,也好混個肚子,有個藏身之處。

河南這地方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中原大地養育著密集的人口,山川溝卯都住上了人,吃飯成了人門眼前的大問題,盜賊盛行,搶劫不斷髮生。這位老人看著眼前混亂的世道,內心也想找個人幫,二爸剛好跟著這位老人,不但混了肚子,也有住處。實心幫老人賣紅薯。清洗、選擇,跑前跑後,手腳不閒,老人也愛他,於是給他傳授烤紅薯的手藝。

那時,全國掀起清查流竄人口,大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活動,老人生意也不好做,每天晚上只能偷偷賣上一點,二爸也幫不上多大忙,藏在小房子內,不敢出去,怕人家拉住,遣送原籍。

老人紅薯也不好賣了,家裡斷糧,只能吃一點切下來的紅薯頭或爛後不能烤的,二爸一看這光景,就給老人說要走,怕連累老人。

老人生氣了,狠狠把二爸罵了一頓,“你這是飛蛾投火、自取滅亡,他們大抓流竄犯,你願意被抓走嗎”。 二爸以後就和這位老人相依為命,以烤紅薯繼續圍持著艱難的生活。

閒了,老人就手把手地教二爸怎麼烤紅薯,怎麼掌握火候、怎麼選紅薯。日月似箭,他和這位老人風風雨雨渡過了三年,二爸也能很好的掌握烤紅薯的竅門,烤出的紅薯不但軟硬適宜,也不焦不糊,烤到恰到好處為至,出爐後甘甜可口。

生活往往會跟人開玩笑,有時傷了無辜,有時傷了自尊。隨著社會的發展,風平浪靜了,二爸告別了這位救命恩人,終於回到了闊別三年多的故鄉。

那時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不久,國家政策逐步開放,回到家鄉後,二爸又重操舊業,由他設計用煤油桶加工了一個烤爐,在大街上又賣起了烤紅薯。

二爸的烤紅薯,烤出了名氣,烤出了風格,一時間在全村也烤出了信譽。他富裕了,不忘眾鄉親。三叔腿瘸,幹不成重活,家裡困難,二爸自己掏腰包,加工了一個烤爐給三叔。五哥老婆有病,出不了遠門,他焊好烤爐,又聯繫給買了五佰斤紅薯,也是他自己掏的錢。

人都說二爸心事好,人老實,二嬸也支持二爸把竅門傳給鄉親們,用現在的話說二爸扶持的是貧困戶。

一次,五嫂突然有病,五哥剛烤好的成品、半成品有近二十斤。二爸二話沒說全部拿來,幫五哥賣完後把錢如實給了五哥,他那天幾乎沒賣自己的。

在二爸的帶動下,全村現有十三個烤紅薯戶,分佈在縣城和鄉鎮及集貿市場上,二爸又聯繫楊陵紅薯基地,一次送來五噸,讓十三戶平分。人們把這個村叫“紅薯村”。

初冬的天氣,早晚寒氣逼人,光禿禿的樹枝上,站著幾個尋食的麻雀,抖動著翅膀,喳喳喳地叫著,在寒風的吹動下,樹葉不均勻的灑在了路邊。太陽溫柔的光,給人們帶來了一絲絲的溫暖。

紅薯村真正紅了,大前年二爸又被選為人大代表,出席縣上人代會,他的烤紅薯,真正帶動一村的經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