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买车最怕看走眼。

现在好了,继汽车“零整比”之后,又一个帮助大家了解汽车安全性能,以及是否值得购买的指数来了——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

它被很多人,评价为“中国史上最严格最公正超实用的汽车安全检测”。

01

最严格最公正的汽车安全监测


全世界范围内,汽车碰撞测试,一直都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关键指标。

在国内,最为消费者所熟知的碰撞测试,就是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然而,最为大家所怀疑和诟病的,也是C-NCAP。

一方面,C-NCAP的打分项目不够严格。

今年7月开始实施的C-NCAP2018年新规,将侧面碰撞的台架车重量,提高到了1400kg。

至此,大家才发现,此前的台架车仅有950kg,远远轻于现实中的正常车辆。可见,之前的测试,有多脱离实际。

另一方面,在测评车型的选择上,C-NCAP既没有统一的筛选标准,也不是自费购买的车辆,而是厂家选送车型。

这样,就很难避免厂家选送的工程车,与售卖的量产车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再加上C-NCAP的测评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汽研),是一家盈利性机构,与车厂的关系亲密,总让人觉得测试里藏有“猫腻”。

因此,很多人认为,C-NCAP的五星含金量不高,戏称它为“五星批发部”。

可最新推出的C-IASI不一样,它是由中保研汽车研究院(是保险行业牵头发起的汽车技术研究平台),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同成立的全新碰撞测试机构。

在测评车型的选择上,C-IASI都是自行去市场上购买全系最低配车型。

他们完全采用自购车辆,不接受厂商送检,以杜绝厂商选送的车辆和市场上售卖的车辆,在用料和安全配置上有差别。

据统计,在汽车后市场中,保险行业一直是最大的买单者,每年有7成左右的赔款,都贡献给了汽车链条,大幅拉低了保险利润。

所以,鉴于这种保险行业和汽车行业,在某些利益环节上存在的天然冲突,如果C-IASI的碰撞测试,也有所谓的黑幕,那么,这个黑幕,应该是偏向保险公司,而不是车厂、车商的。

因而,也有人断言,C-IASI,是保险行业对我国汽车行业的一次洗牌。

而且,C-IASI和美国的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全面对接,从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辅助安全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其中,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上,还引入了25%小面积偏置碰撞测试。

整套碰撞标准更为严格。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25%小面积偏置碰撞,是模拟车辆与电线杆、树桩等柱状物体的碰撞测试。

这种碰撞,由于重叠面积减小,导致车身受力压强变大,发动机舱吸能作用降低,因而作用在A柱上的力会更大,从而对驾驶舱会形成更大的威胁,提高了车辆取得高分的难度。

而且,现实生活中,小面积的重叠碰撞,比那种100%出现的正面碰撞,出现的概率更高,所以这种碰撞测试,更具有现实意义。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02

连续2年测评,几乎全军覆没


2016年,C-IASI选取了16款车型,进行了第一次测评。

结果,在那16款车里,无论是合资车,还是自主品牌,在25%小面积偏置碰撞中,没有一辆获得优秀。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到了2017年,C-IASI抽取9个品牌的10款车型进行测评。

而那一次的测评结果,依然惨不忍睹。

在25%小面积偏置碰撞中,达到良好以上的,只有一款车型。

而在“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指数上,则是全军覆没,没有一款车型得到优秀。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这样的成绩,似乎一而再地验证了,“全球车一合资,安全性能就缩水”的说法。

就在前几天,C-IASI的2018年第一批检测报告出炉了。

这一批测评车型,包括6款轿车,6款SUV,其中魏派VV5和领克01,为自愿申请车型。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跟往常一样,测评在“车内成员安全”指数上,分别进行25%小面积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静压、挥鞭伤4项测试。

按照G(优秀)>A(良好)>M(一般)>P(较差)进行评定。

今年的情况,看上去,比前两年好一点,有4款车型拿到优秀,但事实上,现实情况并不乐观。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中国汽研汽车安全技术中心主任,许伟表示:

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所做的四项试验中,同类车型,中国市场上的表现和美国市场的表现,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左图为某日系品牌中国车型

右图为该车型的美国版本

测试结果显示

无论是侵入量还是A柱变形程度

我国的合资车型,均差于美版车型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挥鞭伤、顶压、侧面碰撞在美国市场上优秀率均为100%,而中国市场上,这三项优秀率分别为75%、85%和25%。

而25%小面积偏置碰撞,美国和中国市场的安全表现则分别为65%和10%。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G:优秀;A:良好;M:一般;P:较差


比如,叱咤A级市场的思域,在IIHS的侧面碰撞上,表现优秀。

而在C-IASI的侧面碰撞中,B柱断裂,这意味着,车内乘员胸部及以上部位,将面临积压的风险,大大提高了事故发生后的危险系数。

左图为思域在C-IASI中的碰撞效果

右图为思域在IIHS中的数据表现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比如,热卖的途观L,美版途观在IIHS中的表现,为全优,而在C-IASI的25%小面积偏置碰撞上,表现根本不过关。

左图为途观L在C-IASI中的碰撞效果

右图为途观L在IIHS中的数据表现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比如,垫底的宝骏510,无论是25%小面积偏置碰撞,还是侧面碰撞,都表现堪忧。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同样的车型,在IIHS中得到优秀的评价,却在C-IASI上,输的那么惨。

说到底,还是因为人家在配置上全副武装,而在国内,减少配置已经成为很多合资车的普遍性操作,自然,跟着大幅缩水的,还有安全性能。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这次结果还显示,车内乘员安全方面,侧气帘对25%小面积偏置碰撞的结果,有较大影响。

可是,连续3年,共计38款车型中,仅有14款车型,配备了侧气帘。

目前,我国市场在售车型,侧气帘的配置覆盖率,仅为32%。

同一款车型,国内在售的

在碰撞时变形量较大,车门打不开

而且侧面气帘也没有弹出来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这也是为什么C-IASI选择低配车型的原因。

因为市场上,很多车型的高配版,安全配置还算丰富,而低配车型的安全配置,却少的可怜。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所以,负责C-IASI的测试机构——中保研的总裁贾海茂,就在采访中说过,

C-IASI测试车的同时,也测试了车企的良心:是不是给予所有车主最基础的安全保障,是不是对所有车主的安全一视同仁。

低配车型,可以减少舒适和豪华配置,但是不能在安全配置上减配。

03

研究修车成本,测试车企良心

25%小面积偏置碰撞,属于高速碰撞测试。

俗话说,高速碰撞管人命,低速碰撞管省钱。

C-IASI除了增加25%小面积偏置碰撞测试,还多了一项“耐撞性与维修经济” 指标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它研究分析的思路是,模拟日常街头的碰撞,然后看哪辆车修起来更便宜。

检测时,车辆将以15km/h左右的时速,进行低速碰撞。

虽然这种碰撞,不像高速碰撞那样刺激,不具有生命威胁,但丝毫不影响这项测试的重要性。

因为研究人员,会精确地测量车辆底盘的变形量,按照标准流程计算拆下零件的数量,记录拆装和维修、喷漆的时长,逐个零件查价格,并且维修到原样。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会把涉及到的标准工时,零配件时长价格、可替换件等等,都进行计算汇总,从推测出:这辆车要花多少钱,才能维修到原样。

说白了,就是哪个车更省钱,更划算。

这些钱,恰恰是购车环节时,无法确切得知的隐形消费。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不幸的是,此次测试车型,在“耐撞性及维修经济性”上,表现得普遍较差。

有些车型的维修费用,达到了车价的31%。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尽管这份报告没有透露,具体是哪款车型,维修成本最高。

但是C-IASI的这项指数,对于抱着“卖车不挣钱,靠售后挣钱”态度的车企,还是具有一定的打击效果的。

C-IASI运行的时间虽短,却直击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车辆到底安不安全?

车辆的维修经济性如何?

中国市场上的热销车型,和国际市场上同类车型的安全性,是否有差距?

希望C-IASI能继续坚持自己的初衷,更加的公正公开,提高公信力的同时,未来能更好的公开这方面的数据,为广大车友提供最实用的买车参考。

途观和宝骏垫底?最公正汽车检测报告:修车成本才是车企的良心


✰ 本文资料、数据、图片,分别来源于《中国新闻周刊》出品的AutoMan(ID:AutoMan-No1),汽车精算师高华,爱卡汽车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