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Blinky Palermo《To the People of New York City》1976

在抽象藝術的家族中有一類十分獨特的作品,它們在大多數人眼中毫無創作難度,往往只是一種顏色的平塗或看上去幹脆就是白色畫布,然而卻屢屢拍得上億的天價,並深深影響了其後藝術的發展。這些只畫單色的大師們,究竟會如何為自己“辯解”?

“價比天高”的顏色

想必你一定聽過這樣的言論:“畫成這樣也能成大師?”又或者“這樣的畫我一天能畫100張。”是什麼作品能讓普通人這麼對此不屑一顧,你心裡肯定有數。實際上,這一類作品最不被大眾所理解的是看起來極低的技術門檻,例如色塊平塗、畫些線條,或刷個大白……讓人覺得毫無難度。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馬克·羅斯科《橙,紅,黃》,以8688萬美元(5.47億人民幣)的高價成交。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格哈德·裡希特(Gerhard Richter)《血紅色的鏡子》(Blood Red Mirror),2009年以131.45萬美元(約837.79萬人民幣)成交。

創作這樣一類“低難度”作品的藝術家們,他們曾是藝術史上不可忽視的大師,對之後的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羅斯科、豐塔納、伊夫·克萊因等人。除此以外,還有不少藝術家紛紛加入單色繪畫的隊伍,其背後還是源於他們在藝術觀念上的共識與關聯。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盧西奧·封塔納(Lucio Fontana)《CONCETTO SPAZIALE,ATTESE》,2013年以232.25萬英鎊(約2253萬人民幣)成交。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格哈德·裡希特《Green White》,2008年以165萬美元(約1000萬人民幣)成交。

這些單色繪畫的抽象藝術,著實價值不菲。動不動就上億的拍賣價,令眼前的這塊色彩變得讓觀眾理不清頭緒。藝術家們到底怎麼想的?如此簡單的畫作背後是怎樣的思考在做支撐?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盧西奧·封塔納《CONCETTO SPAZIALE, LA FINE DI DIO》,1964年。於2015年以2917.3萬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1.85億元),刷新個人拍賣紀錄。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巴內特·紐曼(Barnett Newman)《Onement vi》,這幅畫以4380萬美元成交,約2.7億人民幣。


=========

“ 繪畫只為自身而存在 ”

口才指數:★★★★


馬列維奇首創了幾何形繪畫,他曾說:“如果想成為真正的畫家,就必須拋棄主題與物象。”他以這樣的觀念作為支撐,創作了著名的《黑色正方形》,這件作品後來成為了現代藝術的關鍵之作。畫中在旁人看來普普通通的黑方塊,卻被馬列維奇視為藝術中的純粹創造,代表著他對“至上主義”的思考。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馬列維奇《黑色正方形》,1929年

馬列維奇的繪畫可謂現代藝術史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而他提出的至上主義更是傳統繪畫時代終結的標誌。它影響了塔特林的結構主義,影響了羅德琴柯(Alexander Rodchenko)的非客觀主義,並對包豪斯的設計教學帶來深遠的啟發。所以千萬別小看這些白底上的幾何形,它們的意義非比尋常。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馬列維奇《白底上的黑色方塊》

若想真正體會這些幾何形的重要性,就要知道“至上主義”究竟為何意。馬列維奇是這樣說的:“所謂至上主義,就是在繪畫中的純粹感情或感覺至高無上的意思”。所有至上主義的基本造型都源於方形:長方形是方形的延伸,圓形是方形的自轉,十字形是方形的垂直與水平交叉;而“無”則成為了至上主義最高的繪畫原則。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馬列維奇作品

在他的至上主義構成中,有些是中性平穩的,有些則搖曳不定,發展出一種可聯想的空間推理;還有的好像是漂浮著,在水平和垂直之間創造出一種空間層次的幻覺。通過單色的幾何形繪畫,馬列維奇做到了前人不曾達到的“寫實主義”,那就是繪畫要只為自身而存在。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馬列維奇《白上白》,1918年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馬列維奇的作品仍舊憑藉其單純和簡約的氣質令世人驚訝,而假若代入藝術家的思考後再重新體會,便會感受到這些幾何畫作並不簡單,這也是為何它們會成為抽象藝術史上的里程碑的原因所在。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馬列維奇《白底上的紅色方塊》


=========

“ 我要創造與圖像無關的東西 ”

口才指數:★★★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皮耶羅·曼佐尼《無色畫》

1957年,曼佐尼創作了一系列“無色畫”(Achrome),這一系列作品一直持續到他去世,貫穿了他短暫的29年人生。該系列畫作的共同特點就是毫無顏色,也可以說是由白色的材料構成,這一切還源於曼佐尼拒絕創造任何圖像的思考。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皮耶羅·曼佐尼《無色畫》

曼佐尼希望在作品中消除所有的敘事內容,甚至要將顏色也徹底抹去,所以該系列的名字“Achrome”便來自於“a”(無)、 “chrome”(顏色)的詞義。他的這一觀念也是當時“零藝術運動”的體現,該藝術運動的代表藝術家還有封塔納、克萊因等人。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皮耶羅·曼佐尼《無色畫》,縫布,100×74cm,1960-1961年

曼佐尼的觀點是:“圖像應該儘可能的絕對,讓它不能被記錄、解釋和表達,從而無法決定其價值。一切只因它們是什麼,將成為什麼。”之後,這系列作品備受矚目,成為戰後最具開拓意義的作品之一,將繪畫表面徹底顛覆。2014年,其中一幅《無色畫》以1262.6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24億元)的高價成交,創造了其個人最新拍賣紀錄。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皮耶羅·曼佐尼(Piero Manzoni)《無色畫》(Achrome),高嶺土、褶皺亞麻布,55×45cm,1958-1959年

雖然曼佐尼已經將色彩、內容和構圖從繪畫中消除,但他還覺得不夠,他要把藝術家的手這個概念在創作中一同抹掉。所以,曼佐尼采取了許多非常規的創作方式,例如讓作品自然乾燥,儘量不去幹涉作品,任其自由變化最終定型。後來,他還嘗試過諸多非常規的繪畫材料,例如毛氈、棉花、聚苯乙烯、羊毛、兔毛、麵包和石頭等。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皮耶羅·曼佐尼《無色畫》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皮耶羅·曼佐尼《無色畫》

曼佐尼曾在1960年的一篇名為《自由維度》(Free Dimension)的文章中,闡述過自己較為完整的想法。他寫道:“我要創造一個完全與任何圖像無關的東西,它是一種白色,一種感知。它不是任何其它東西,只是一個無色表面。”

=========

“ 藝術是藝術,而其它是其它 ”

口才指數:★★★★★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艾德·萊因哈特《抽象繪畫》,1960年

關於為何一直創作單色的繪畫,藝術家艾德·萊因哈特(Ad Reinhardt)的口才應該是最好的。因為他的觀念說出來就像是繞口令一般,讓人瞬間繞進他的邏輯中:“The one thing to say about art is that it is one thing. Art is art-as-art and everything else is everything else. Art as art is nothing but art. Art is not what is not art” 。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艾德·萊因哈特的工作室

其實他的大意就是:關於藝術,唯一要說的一件事就是它是一件事物,藝術是藝術,而其它是其它……就這樣,萊因哈特用他“Art-as-art”的藝術哲學來承載自己的終極黑色繪畫。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艾德·萊因哈特《Number17》,1953年

除此以外,萊因哈特還曾在1952年提出過更多他對藝術的理解:“沒有視覺欺騙,沒有幻術,沒有代表,沒有聯繫,沒有曲解。”試想在這樣一種理解下,採用單色的“終極黑色”對他來說應該是最合理不過的選擇了。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艾德·萊因哈特的作品

在萊因哈特看來,黑色是最極致的抽象,是藝術的絕對零度。所以,快打消“自己也能畫”的念頭吧!畢竟,萊因哈特的黑色繪畫可是不厭其煩地一直畫到了去世。

“ 最單純的色彩才能喚醒心靈 ”

口才指數:★★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伊夫·克萊因作品

伊夫·克萊因(Yves Klein)對單色的著迷自不用說,他甚至為其顏色命名了專屬的名稱。克萊因對為何選擇單色進行創作的提問中,求助於“情感”一詞,這一理論與馬列維奇在觀念上有所類似。對克萊因來說,顏色就是“純淨感性的空間”和“單色空間”,是通向一切、通向無邊無際的繪畫情感的道路,而無限的空間則是他要探究的方向。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伊夫·克萊因作品

然而,藍色並不是他曾經的首次嘗試。1955年,克萊因創作了《橙色》(Monochrome orange),希望能在沙龍中展出,但卻遭到拒絕。沙龍評委當時給出的理由很直白有趣:“這幅作品真是不太夠,如果您能至少添上一小道,或哪怕一點別的顏色,我們說不定也會同意的,但光一種顏色是不可能的。”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伊夫·克萊因作品

兩年後,克萊因在米蘭畫展上展出了八幅同樣大小的塗滿藍色的畫布——“克萊因藍”正式亮相。從此,這種顏色被正式命名為 “國際克萊因藍”(IKB)。這次,克萊因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承認,不僅意大利最偉大的作家之一迪諾·布扎蒂(Dino Buzzati)撰文吹捧他,就連已成大師的封塔納也是親自收藏,這讓他名聲大噪。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伊夫·克萊因作品

橙色沒能成功,藍色卻大獲全勝,這背後究竟是各方大師們加持的作用,還是顏色本身的魅力呢?但不得不承認,克萊因藍總能讓人目不轉睛,心靈得到放鬆。克萊因也堅信,只有最單純的色彩才能喚起最強烈的心靈感受力。他曾說:“表達這種感覺,不用解釋,也無需語言,就能讓心靈感知——我相信,這就是引導我畫單色畫的感覺。”

“ 我只是玩,沒想過要畫什麼 ”

口才指數:★★☆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羅伯特·萊曼作品

羅伯特·萊曼(Robert Ryman)是單色畫、極簡主義和觀念主義藝術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大多看上去幾乎就是全白的畫布,有的甚至看起來像“手紙”,屢屢引起極大爭議。他創作於1980年的《Bridge》在2015年,於紐約佳士得以206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8億元)成交,刷新了個人拍賣紀錄新高。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羅伯特·萊曼《橋》(Bridge),1980年

羅伯特·萊曼對此倒是無比坦誠,沒有華麗的辭藻和深刻的思考,他曾特別直接地說:“我只是玩,沒想過要畫什麼。我只想要知道顏料、厚薄、筆刷在不同載體上是什麼樣子。”他這般耿直的言論或許也是源自其曾經普通職業賦予的氣質,萊曼的藝術生涯可以說是非常不可思議。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羅伯特·萊曼作品

1953年,他追求音樂夢想到了紐約,然而未果。後來,他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當保安,與同做保安後來成為極簡主義大師的丹·弗萊文(Dan Flavin)成了同事,且一做就是七年。MoMA的保安中真可謂人才輩出,竟成就了兩位極簡藝術大師。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羅伯特·萊曼《Untitled》,估值達9000萬-1.2億元人民幣。

萊曼那些著名的白色《無題》系列,就是當保安期間開始創作的。而這幅完成於1961年的《無題》,是他剛離任保安一職後畫下的,如今估值高達1500-2000萬美元左右。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羅伯特·萊曼《Untitled》

白色和抽象是萊曼最典型的藝術符號,由此出現了“white on white”的抽象概念,指的是在白色畫布上用白色顏料進行創作。人們看不透的“刷大白”,實際上正是對藝術形式的終結探索。萊曼把這一觀念玩兒到了極致,將藝術的重點從“是什麼”轉移到“怎麼做”上,再次改寫了藝術的發展。

為何才畫一塊顏色,動輒就賣上億?


羅伯特·萊曼《Untitled》

藝術家的肆意平塗、寥寥幾筆,甚至故意什麼也不做,實際上都在認真履行著自己對藝術的探索。藝術有其重要的前後文關係,這些畫作看似荒謬,其影響卻一直延續到今天。

塗一塊顏色簡單,塗一輩子難。這些作品的真正價值並不體現在某一張畫作上,它藏匿在藝術家一生的堅持與思考當中,而後還會繼續在藝術的各個角落裡不斷反射出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