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記」《別跟狗爭老大》第六章 人類與狗的社交天性

(2010) 派特莉西亞• 麥克康奈爾(Patricia B. McConnell)(白斌 楊睿/譯)

(2002)"

《別跟狗爭老大》

樂麻新增本書迷你導讀:

這本書通過大量實例,闡述了人類和狗的行為方式是有差異的,而往往這種差異使得主人和狗狗之間的信息被錯誤地傳遞和理解,從而導致出現“問題狗”,或是說“人狗相處問題”。

作者的講解通俗易懂,引導主人學會,該如何去學習、瞭解並注意自己和狗狗的行為細節,該如何給予狗狗適當的調教,從而避免產生問題,還有,該如何協助狗狗成為健康快樂且有禮貌的狗,以及,如何增進主人和狗狗之間的關係。

「讀書記」《別跟狗爭老大》第六章 人類與狗的社交天性

第六章

狗的朋友

人類與狗的社交天性

  • 主人瑪麗和狗狗凱文的故事

凱文出生後的前六週生活在繁殖中心的小鐵絲籠子裡,與外界有一層玻璃相隔。瑪麗養了小凱文,但這之後的三年卻是一場噩夢。凱文會在籠子裡床上屋裡隨意大小便,害怕陌生人和狗,並叫個不停,對瑪麗也變得有攻擊性(低咆猛咬)。瑪麗太喜歡凱文了,但知道不能再繼續這樣生活,所以來尋求專業幫助。

我告訴她,情況可以改善,但凱文早期形成的問題不會根除。整件事成功與否取決於主人瑪麗。六個月後,瑪麗的付出開始得到回報,凱文不再對人對狗又叫又咬,學會了一些社交禮儀,並且在受到刺激時,不再變得情緒狂躁,定點大小便有很大進步,友好相處還需要學習。

  • 社交關係的建立

小凱文的問題本來完全可以避免。狗在四五週大時,就需要和人接觸。去了新家後,需要和新家人、並逐漸和來訪者、再之後帶出去和鄰居接觸。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社交期在十二週或十三週,這就需要主人權衡好幼犬防疫和社會化。而六個月至十一個月大之間也是狗的重要發展期,所以需要繼續社會化教育,至少到它滿一歲為止。

  • 多養一隻狗,或每天和鄰家狗玩,對狗的社會化是不夠的

狗需要了解,在生活中遇到陌生的人和狗是正常的,這樣,才能在陌生的人和狗面前表現自然。

輕輕撫摸狗,對主人身體的生理狀態有很大改變,能減緩心跳,降低血壓,使身體釋放出“內源鴉片製劑”,這能舒緩緊張情緒。

大多數社會化良好的狗都喜歡人們幫它們搔肚皮、按摩頭部,有的還會抓或叫,來提醒主人不要停止。

  • 狗不喜歡撫摸接觸的情況

  1. 有些狗本身就不喜歡太多身體接觸,它們更喜歡躺在主人旁邊的地毯上;

  2. 有些狗雖然喜歡被撫摸,但累或生氣時則不喜歡;

  3. 即使喜歡身體接觸的狗,也不是任何情況下都喜歡。

比如,玩耍時,召狗過來後,只需說一 聲“好的”,然後讓它回去和同伴繼續玩耍,這是讓它樂於回來的好辦法。狗就會嘖嘖稱讚:“我還可以回去玩嗎?喔,主人你真是太好了!”這時,它就不想被撫摸。

有時,主人用輕拍狗的頭來作為召回的獎勵,而恰恰因此,狗就不太容易被成功召回,輕拍這時就是一種懲罰。這時主人會看到:狗把頭轉開,嘴角下拉,就像人類剛聞到臭雞蛋時的表情;

4. 氣惱激動的狗,主人輕拍試圖安撫穩定狗的情緒,卻會引發狗的“轉移性攻擊行為”。

  • 如何觸摸。緊張的短而快地輕拍狗的頭和脖子,效果不佳。應該控制自己緊張情緒,呼吸平穩,用長而緩慢的觸摸安撫它。

  • 有些狗喜歡粗魯的拍打方式,而有些喜歡更溫柔的觸摸方式,每隻狗都是不同的,如果你留意它的反應,它會讓你知道怎樣做才能讓它感覺好,怎樣做會讓它反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