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公考生,敗給了這個字

“公考難!考上公務員跟買彩票中獎一樣,連學兩年多就是突破不了70分”

這是一位公考生在某吧裡的抱怨,引得眾考生紛紛應和,不乏連戰3、4的考生,該貼霸榜數月。

乍一聽,這句話確實很氣人。什麼破考試,竟然這麼難搞定?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仔細一想,你會發現這句話是有漏洞的。“兩年多”是一個很誤導人的數字,聽起來好像你這兩年啥都不幹,每天24小時就學申論刷行測一樣。其實你心裡知道,這“兩年多”,你真正花在公考上的“有效學習時間”,屈指可數。

啥叫“有效學習時間”?就是真的讓你的能力提高的學習時間。比如:

想學行測?花一下午時間,狂刷一套真題卷是沒用的。先畫思維導圖,能說出每個板塊考點有什麼,選項如何設坑,再進行刷題才是有用的。

想練申論?每天6點起來背1小時時評範文是沒用的。回過頭來,瞭解申論是客觀題的本質,熟悉對應文體,再剖析範文、時評才是有用的。

想學時政常識?只在考前死記硬背一堆彙總資料是沒用的。每天積累一些跟公考相關的時政、常識,持之以恆才是有用的。

就這麼簡單的道理,每次我在上課時講起,總能聽到臺下學生“哦,原來是這樣”,彷彿是聽到了警世格言。實際上呢?都是再淺顯不過的道理,只不過這“兩年多”來,你都懶得去思考;這“兩年多”來,都沒有人為你點透。

這個道理沒有被點透,在我看來至少有兩個惡劣後果:

第一, 你個人的時間被浪費了。你上天價培訓班,買一堆輔導書,學習資料塞滿了網盤,整天沉浸在自己表面勤奮的假象中,應試能力就是不見提高。

第二,你嚇得別人都不敢學公考了。大家想想看,當你抱怨“學了兩年多都考不上”時,你周圍的打算公考的人是怎麼想的?他們肯定認為考公是一件無比困難的事,只有所謂的有“文筆好還會說官話”的人才能得申論高分,思維縝密的大神才能拿行測高分。像他們這種資質平庸的人,肯定是學不好的。但是又因為理想的職業規劃,必須得去考,偶爾聽個免費直播課,還會報他們的輔導班掙扎兩下。但到最後,還是以放棄收場。

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普遍的現象:

一方面,你覺得公務員這個職業非常理想,非常想搞定;

另一方面,你骨子裡又不相信自己能搞定,而造成實際上並不努力。

這種左右搖擺,這種看起來的努力,你持續了“兩年多”。最後剩下的,只有焦慮與無奈。

如何破局?

很簡單,就一個字!

在我們的生命中,有些知識在學到很久後,你才會意識到它的重要性。而有些知識,從你看到它的那一刻起,一切都不言自明。

你能堅持兩個月持續高強度的學習嗎?

答:能!

就這一個字,已經將99%的公考生擋在了門外,他們從來沒有真正相信過,自己能上岸。而那真正能上岸的1%,在備考的過程中,心中肯定都有這個字。

這時你可能要罵街了:“說了半天,難道就是一句‘有志者,事竟成’的雞湯?”當然不是。正如我前面所說,很多道理都無比淺顯,但你從來沒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在你的腦海中,這些道理都被搓到了一個叫做“雞湯”的垃圾桶,你以為自己懂了所有的道理,其實你只是讀了讀他們而已。

暫時把自負和不屑放下一會兒,好好思考一下。相信我,你會有些收穫的。

走出舒適區

1993年,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K. Anders Ericsson首次在論文中提出了“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的概念。從那之後,這四個字就在全世界傳開了。從今年開始,拜幾位知識界大V所賜,“刻意練習”在國內也風靡起來。

我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替大家總結了兩個方面的乾貨。不光是對學公考有用,學所有東西都可以按照這個套路。

刻意。在詞典裡,刻意表示故意、特意、用上全部心思。但這個定義是沒什麼指導意義的。簡單說,刻意一定要包含兩個方面:

脫離舒適區。

總是幹自己熟練的、舒服的事情,你永遠不會進步。備戰公考,每天就知道背”肯前肯後否後否前”和各種高分範文的話, 你上了考場,永遠是拿基礎分。你需要練習的,是那些稍微超過你現有能力的東西。就好像半月談自主研發的“60天上岸計劃”課程,教學體系從基礎入手,逐漸拔高至重點、難點和“堵點”,每天上午一節行測,下午一節申論,都是1小時左右,都有當天需要完成的配套練習。很多學員在起初都抱怨課程時間不長但信息量大,晚上還有時政常識,時間被安排的太滿。但是後來他們會發現,正是這種不舒適感,才真正逼你磨練了應試能力。

持之以恆。學習就是通過反覆進行某種操作而使特定技能得以提高的過程,所以重複是必不可少的。大家應該都體驗過“一道題反覆做錯,就是不長記性”的感覺吧。半月談的“60天上岸計劃”中,持續60天打卡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督促學習,學什麼?跟著老師重複強化核心考點,讓你的每分每秒,都是有效學習時間。

99%的公考生,敗給了這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