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的日子

七八年以前,逢雙休日,風雨無阻,總要和驢友或者邀三五朋友去登山的。由於走得都是野線,每一次都覺得特別新鮮、刺激,即使同一條線,季節、氣候、人員的變化,倒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厭煩。

登高的日子

自從登了野山,再也不願意去那些景點,即使一些大的景點,總覺得人工原素太濃,太平、太淡、太俗,加上有的景區門票價格又太離譜,反倒覺得野山、野線更貼近自然,讓人沒有拘束感,心可以自由地放蕩不羈,而且給人有一種小探險的味道。

登野山有危險,從網上會經常看到有驢友從山崖掉下的消息。這對喜歡登山、探險的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和挑戰。因此,登野山特別度進團隊精神,最忌個人主義、英雄主義。“初生牛犢不怕虎”。一般驢友都會經歷這個階段,資深之後,便成了一種成熟和責任。

登高的日子

登山的驢友多是網上報名,各自也多互不相識,自律性尤為重要。這一點,去的路上,組織者會反覆強調,並安排有登山經驗的人負責前隊、中隊、後隊的安全工作。領隊特別負責,奉獻精神也特強。這是我十分佩服和敬佩的一點。

一路歡歌一路悅。在去登山的路上,大家要相互介紹,並組織唱歌等節目表演。我不擅表達,也沒有文藝特長,每一次總是在欣賞別人的表演中笑的最開心。

登高的日子

我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正如有一次在飯桌上聽到一個領導講的那樣,管理是一門學問,也是門高超的藝術,有的適合“圈養”,有的適合“放養”。聽了之後覺得蠻有道理,對照檢查自己,覺得我就是那種“放養”的人。

登山中除了安全,就是毅力。野線一般分弱線、中線和強線,這一點,在報名時群主都會註明。弱線也叫休閒線或者腐敗線,主要以吃喝玩樂、欣景為主。中線和強線對出行者要求會多一些,一般海拔都在幾百米以上,路程十幾公里或者幾十公里。為此,我購買了登山服、登山包、手電筒、對講機、炊具等基本裝備。有時會覺得自己又彷彿回到部隊拉練一般。

登高的日子

關於線路和強度,好比酒和酒的度數一般,有啤酒、紅酒和白酒,有低度、中度,也有高度。只登山沒有人勸,一切全憑自願,靠量力而行來作出適合自己選擇。那幾年,冬夏秋冬,我登遍了太行山及周邊大大小的山頭。每一次對我都是一種挑戰,都有收穫,不只是身體上的,成了今天我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和說談的資本。

登高的日子

遠離鋼筋水泥、高樓大廈和城市的喧囂,人一入山,自然的綠色、清脆的鳥鳴,第一縷陽光和最後一縷晚霞、剛吐出的花蕾、各種山果、曲曲折折的羊腸小道,時有世外桃源,時有小攀巖,特別路過懸崖峭壁,手緊緊地抓著石縫、樹枝,腳踩著崖石邊,緊隨著前面的驢友小心翼翼、提心吊膽一腳一腳地或往上爬,或一手一腳往前移,特別是登雪山,真夠味。直到現在,每每想起都驚心動魄、驚魂未定。

登高的日子

剛開始登山我還有點恐高,以至於每次走到在懸崖邊上,我都不敢往下看的,生怕掉到萬丈深淵。不過,經過幾年的鍛鍊,恐高不再明顯。這是我值得欣慰的一件事。登山找的是一種感覺,每過一個險段、險點或者登上頂峰,特別興奮,便像是打了一針興奮劑,可以扯開嗓子盡情地呼喊,讓人感到特別的爽,淋漓盡致。

山就是山,無論我怎麼地用力去喊,聲音飄蕩在山脈,似一滴水注入了大海、一滴雨落在地上,無論我們站在山腰還是站在山的最高峰,腑瞰群山、村莊、鬱鬱蔥蔥的樹木,人在山的面前顯得特別地渺小、微不足道,似滿山遍野的一棵小草。

登高的日子

山越高,人越小,心卻越大。過去自以來十分看重或者苦苦追尋的東西,自認為地球離了自己就會塌一個坑,當登山久了,會讓人悟出一些道理來,發現一些東西原來是那麼地脆弱,那麼地經不起時間考驗。

這就是山的胸懷,山的磁性,山的巍巍壯觀。登高的妙處也許就在這裡吧。

登高的日子

這個世界沒有永遠一塵不變的東西,而人生就是一次次的經歷的嘗試,在這條短暫的路上,不要給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有太多、過早的定論,要學著去嘗試,也許你認為最不喜歡的事嘗試過後會成為你終身喜歡的伴侶。正若我對登山的認識,從一開始的不喜歡,到嘗試過後的深愛一般。

近幾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工作上的原因,隨驢友登山越來越少,但對山的愛似毫沒有減弱,山已經深入了我的靈魂和骨髓,成了一種懷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