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材總主編溫儒敏透露:沒有閱讀能力的孩子,卷子都做不完!

“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日前,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一次北大舉行的寫作大賽啟動儀式上甩下了一句“聳人聽聞”的話,讓在場全國各地的語文教師嚇了一跳!

自今年9月,全國小學和初中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後,主編溫儒敏就成了家長和老師追逐的對象——接下來語文到底怎麼學?怎麼考?

“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體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溫儒敏繼續透露,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教改必須用高考來撬動,來推動閱讀、寫作的教學。”這位全國統一教材的主編的一番話也代表了當下高層進行教育改革的決心。

別再說什麼應付考試沒時間閱讀!現在你孩子不閱讀,根本應付不了考試!

全國教材總主編溫儒敏透露:沒有閱讀能力的孩子,卷子都做不完!

緊跟小學初中教材的是接下來的高中語文教材的變臉!正在著手編高中語文教材的曹文軒說:新的語文教材要對教師學生有制約作用,比如文章後提供書目。“這個書目不是可看可不看,你必須看,因為要與教師的語文教學和學生的評估直接掛鉤,所以你想不看都不可以”

教育是一場馬拉松,不能只顧眼前的苟且,看的遠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小學生家長關注小升初,初中生家長關注中考,高中生家長關注高考。這邏輯看上去沒毛病。然而,高考全面改革的大幕已經開啟,高中生關注已經來不及,初中生,還有救,小學生,正當時!

那些還沉浸在奧數、盃賽、刷題中難以自拔的小學生家長們,是時候醒醒了!

1

改2017年教育歷史性變革!幼升小到高考都要變!

最近,教育部長透露:繼上海、浙江完成第一輪高考改革試點後,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4個省市啟動新高考改革,明年有16個省份啟動新高考改革,2019年將有9個省份啟動新高考改革。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立起新高考制度。2017年,被稱為中國高考改革元年,

2017年,全國所有中小學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歷史、和德育教材……

國家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這樣評論這次改革:

“目前全國上下從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入進行的一系列重大歷史性教改,都是中央頂層設計的結果。這次的新高考改革前後醞釀了整整4年時間,經過了10多輪討論,之後又分別通過了國務院教育改革領導小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最終經中央常委會議、政治局討論,才最終確定了下來!”

由中央拍板的小升初、中考,包括高考,整個基礎教育界又再面臨怎樣的變革?這一次歷史性的“大變革”將會對孩子們造成哪些影響?

老師:我們的家長真應該從孩子奧數題中,作業堆裡,趕緊抬起頭看看遠處,別走錯了方向,選錯了賽道,耽誤了孩子。

2

改變“一考定終身”

從招分轉向招人

2017年起,高考招錄已經採用“兩依據一參考”政策,即依據高考統考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

即,以後全中國的高考科目採用“3+3”模式,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3門(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政治6科中選3科)學生自主選擇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成績構成,作為高等學校錄取的基本依據。

新高考改革的一個重大突破,就是將高中學生的綜合評價內容作為招生錄取時的參考。從“招分”轉向“招人”,打破了過去以分數錄取學生、一考定終身的弊端。

全國教材總主編溫儒敏透露:沒有閱讀能力的孩子,卷子都做不完!

3

所有科目都將考驗閱讀水平

閱讀不行卷子都做不完!

語文為王時代已經不是口號,而是真的來臨了!今後的高考所有科目都會是對語文的持續考察。不僅是語文試卷增加了閱讀量,其他科目都增加了!

全國教材總主編溫儒敏透露:沒有閱讀能力的孩子,卷子都做不完!

原來可能所有的考題題面只有2000多字,以後的題面閱讀量也許會有5000多字甚至更多。閱讀、語文水平欠佳,做題速度、理解水平等都會受到很大影響,有的考生甚至連題都沒時間做完。

而語文、閱讀的這一切將反映在今後所有高考科目中。

有趣的是,據瞭解,在北京,原來通過奧數掐尖來的很多知名重點中學正在前所未有地通過多種辦法去迫不及待地提高那些奧數牛孩的語文和人文素養。

(師:那些一年級就送孩子去奧數班刷題、拼盃賽的雞血媽媽,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該重新審視一下,你的雞血是否用對了地方呢?)

從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大地鼓勵每個學生增加各學科知識的寬度、廣度而不是深度。

將最大限度地提升全體學生的廣泛閱讀水平,讓每個學生在全程12年的基礎教育中逐步建立感興趣的學科方向。高質量的閱讀需要高水平的語文學習,

語文重點突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2017年高考全國卷Ⅱ卷作文題,沒有傳統文化的積累根本無從下筆

全國教材總主編溫儒敏透露:沒有閱讀能力的孩子,卷子都做不完!

預計未來高考中,命題人會在更大範圍內採取更加靈活多變的題型來考查學生的名著閱讀、文化經典閱讀情況。

4

中高考無大綱要考小學知識

引導學生從小廣泛閱讀

以後的高考、中考,在小學學的內容也是必考內容,明顯降低中考、高考的考試難度。

通過中考、高考的強勢變革引導學生從幼升小開始廣泛閱讀、見多識廣,增加考試的範圍、廣度而不是難度,糾正目前全國上下幾十年來早已根深蒂固的課內外教學的“奇、難、偏、怪“問題。

簡單地說就是——學生該掌握的必須掌握、最基礎的知識必須掌握,必須掌握的還要掌握牢固。

降低學生平時學習負擔,摒棄在全國普遍存在的9年義務教育畸形掐尖的嚴重現象,構建符合學生成長和年齡階段正常、合理的教育環境,逐漸修補早已破壞深重的國家教育生態。

國家的決心和實施的力度,從今年9月新學年開學,全國上下中小學學校教材全都採用重新制定的新版本開始,對接國家教育的重大變革。

今後,主要學科的考試將不再有考試大綱,哪個學生的知識越寬廣、體系越健全而不是越艱深,哪個學生就會成為教改重大變革最受益的群體成員。

5

史無前例的顛覆性教育改革

中央高層已下定決心,你做好了準備嗎?

瞬息萬變的社會,常常有人說到“紅利期”這個詞。有人抱怨,自己錯過了這個那個紅利期,錯失了很多機遇。那是因為,他們只顧一路狂奔,卻不會停下來看看方向。

前幾年,有人趕上了參加奧數競賽升名校的紅利期,於是,無數小學生家長拖著娃盲目地跟著“奧數”大軍一路狂奔,一面刷題、追分……一面抱怨沒有時間閱讀……可是,如果幾年以後,當你發現孩子因為閱讀能力的缺乏,連考試都沒法應付的時候,你是否又會抱怨錯過了閱讀的紅利期呢?

全國教材總主編溫儒敏透露:沒有閱讀能力的孩子,卷子都做不完!

教育改革要徹底改變“應試教育是管用的”這種觀念,雖然改變的過程可能比較漫長,尤其是觀念的轉變非常困難。

眾所周知,中國的應試教育持續了幾十年,產生了錯綜複雜的利益共同體,更形成了幾代人揮之不去的強烈而頑固的應試教育情節,全社會推崇應試教育的觀念、力量、手段目前依然固若金湯。

不過,既然中央最高層下了決心,從幼升小到高考史無前例地不斷推出全方位顛覆性的重大變革以對接上教育的規律和全球教育發展的趨勢,相信即便有最大的掙扎也難撼變革的總方向。

機會,永遠只給有準備的人。孩子的教育也是同樣道理。

全國教材總主編溫儒敏透露:沒有閱讀能力的孩子,卷子都做不完!

全國教材總主編溫儒敏透露:沒有閱讀能力的孩子,卷子都做不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