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遷碑》,美德共碑刻流芳

第一次見到《張遷碑》,是90年代初和同學一起遊岱廟的時候。當時《張遷碑》用玻璃罩著,是珍貴的文物。那時的不久前剛剛還在王母池邊見過李斯的小篆,對於一個書法愛好者來說,真是接連收到飽眼福的大禮包。

參加工作後,從東平的史料中,陸續瞭解了《張遷碑》。《張遷碑》全稱《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是舊吏韋萌等人為張遷刊石表頌作的去思碑。這時,張遷已經升官為河南湯陰縣令了。碑立於東漢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的谷城(今東平縣舊縣村)。

《張遷碑》,美德共碑刻流芳

張遷碑自明代一出土,就成為一件稀世文物,為歷代金石、書法界所推崇。顧炎武、包世臣、康有為等都有論述。從書法角度看,“隸書朴茂,字體方整中多變化、樸厚中見媚勁,蠶不併頭,雁不雙設,外方內圓,內捩外拓”,是雕刻、書法藝術的珍品。

《張遷碑》,美德共碑刻流芳

《張遷碑》,美德共碑刻流芳

《張遷碑》,美德共碑刻流芳

《張遷碑》,美德共碑刻流芳

《張遷碑》,美德共碑刻流芳

用現在的話說,刻字用筆以方為主,許多筆畫稜角分明,筆畫之間粗細對比並不強烈,而筆筆飽滿,字內布白較少,厚重感、體積感較之其他漢碑尤為明顯。每個字所佔用的空間也較為勻稱,複雜的變化都表現在筆畫內部。該碑在結體上以扁方為主,構字形態獨特。

石碑刻字完好可讀,也屬漢碑中難得的珍品。

它的拓片作為我國八件書法精品之一,被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精選院並影印在故宮編印的《國寶》一書中。

60年代中期,《張遷碑》由東平移往泰安。

《張遷碑》,美德共碑刻流芳

《張遷碑》確為書法瑰寶,但如果只是推崇書法藝術超群、價值連城,這顯然捨本逐末,抓芝麻丟西瓜了。形式就是形式,試想,如果沒有張遷的為人、政績,這方碑刻根本不會來到世間。

張遷做谷城長的時候,善於出謀劃策,治理谷城有方,人民安居樂業。張遷為人寬容善良,講愷悌和樂,崇尚仁義,有人比喻張遷為白雪淳厚、蘭花芬芳、深淵魚兒、愛民棠樹等等不一而足。張遷比歷史的宓子賤還大氣,具有子產文章的仁德,如召公善政,集晉陽和西門豹兩人的長處。因為他品德高尚、才能突出,政績卓著,堪稱愛民能臣,才有了值得記載的、書法藝術高超的碑刻。

碑文記載了張遷及其祖先張仲、張良、張釋和張騫的功績,並涉及黃巾起義軍的有關情節,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內容古樸淳厚,雄強大氣,堪稱漢碑中此類風格的代表作。整篇《張遷碑》文,結構嚴謹,有真情實感,讀之有味。受它的影響,現代的族譜在結構、體例上很多都仿照。

《張遷碑》是崇高品德與高超藝術一體的萬古流芳的瑰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