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卒讀反戰詩,樂府詩《戰城南》賞析

樂府詩《戰城南》是你讀完第一句就不沒辦法再讀下面內容的一首反戰詩。如果做好心理準備繼續解讀這首詩,否則請直接返回前一頁。

無名氏《戰城南》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

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

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

梁築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獲君何食?願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樂府詩的第一句就告訴了讀者:這是一首揭露戰場殘酷的反戰題材詩篇。


不忍卒讀反戰詩,樂府詩《戰城南》賞析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為我謂烏:且為客豪!”寫殘酷戰場。我們熟讀“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也知道“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但未想象過真實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場面。這首詩直觀的告訴我們戰後的場景,令人無法直視。悲傷的詩人向烏鴉提出幫客死異鄉的將士們招魂,不平之心溢於言表。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梟騎戰鬥死,駑馬徘徊鳴。”寫戰場中的另一個小景象。水流潺潺,蒲葦瑟瑟,一片蕭然之氣,一匹受傷的戰馬徘徊在戰死的戰士旁邊,發出哀鳴之聲。

“梁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獲君何食?願為忠臣安可得?”是反戰反徭役意願的表達。如果糧食不能正常生產,君王統治如何維持?杜甫的《兵車行》中可以說詳細的說明了這一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不忍卒讀反戰詩,樂府詩《戰城南》賞析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歸!”是對首句的呼應。思念戰場上死去的將士們,早上生龍活虎的出征,夜晚卻再也沒有像以往一樣歸宿,已經“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一首揭露戰場殘酷的反戰題材詩篇,但全篇並未拋開“君”、“忠臣”、“良臣”,可見詩人反對戰爭,但並未拋開封建忠君的禮教,甚至包含對君主的苦心勸告。這也許就是古人深入骨髓的忠君思想的體現吧,不是現代的我們可以理解。


不忍卒讀反戰詩,樂府詩《戰城南》賞析


最後提示:不要發揮你的想象力,否則會陷於殘酷的畫面中久久難以平靜。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立刪。《中國歌牌》詩詞紙牌遊戲,仿《名偵探柯南唐紅的戀歌》裡日本《小倉百人一首》歌牌製作,在遊戲中學習溫習古詩詞,體會詩詞之美,歡迎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