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有龙:与枸杞的一生缘

干了30年工作,研究、培育枸杞,成了一辈子的事业,这一生之缘让枸杞更像是曹有龙的孩子或爱人。

曹有龙:与枸杞的一生缘

曹有龙生长在中宁,伺候枸杞对他来说是常见的农活。大学毕业分配到宁夏农林科学院,再次接触枸杞时,用自己的知识让茨农的日子越来越好自然而然成了曹有龙的职业理想。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宁夏枸杞良种只有宁杞1号。品种单一、病虫害严重、无标准化栽培技术、小农模式下质量参差不齐是摆在宁夏枸杞研究者面前的难题。

曹有龙:与枸杞的一生缘

曹有龙把办公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每年有一半时间带着研究团队扎根在杞田。寒来暑往,不避雨晴,总在农户、企业最需要的时候站在他们身旁。

“干成事业,个人的努力很重要,时代给予的机遇和环境同样不可或缺。”2006年,自治区加快推动枸杞产业发展,组建成立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重任落在了曹有龙肩上。资金、技术、人才的优势为曹有龙和同事们创造了施展才华的宽阔舞台。他带领团队建成了世界上枸杞种质资源最全的资源圃,选育出35个枸杞新优系,培育出宁杞5号、宁杞7号、宁农杞9号3个新品种。特别是宁杞7号,果实颗粒大、商品等级率高,每亩可增收2000元至4000元,成为宁夏枸杞的拳头产品,短短5年就在宁夏及周边省区推广种植45万亩,新增产值120亿元。

曹有龙:与枸杞的一生缘

曹有龙从没有停下对枸杞产业未来的思考。这些年,他带领团队将研究方向瞄准了枸杞下游产业链。“如何将枸杞开发出更大的附加价值? 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枸杞产品?枸杞虽小,可作的文章却不小。”经过多年积累和创新,曹有龙团队研发出枸杞鲜汁饮料、枸杞保健酒、枸杞明目胶囊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枸杞深加工产品,多项专利成果实现了有偿转化,转让费达1340万元。

曹有龙:与枸杞的一生缘

在曹有龙身上,有多个和枸杞有关的头衔: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枸杞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首席专家、宁夏枸杞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宁夏枸杞产业研发人才高地首席专家、宁夏枸杞产业专家服务团团长……虽多项荣誉在身,坚持到基层为民服务却是他从未改变的作风。近五年来,曹有龙指导在全区建成9个枸杞科技生产示范基地、两个枸杞良种繁育基地,繁育种苗2000万株,每年在区内外举办技术培训班20多次,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给群众。

曹有龙:与枸杞的一生缘

五年来,曹有龙获得自治区重大创新团队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批专利13项,其中有6项是国家发明专利;主编专著2部,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

曹有龙:与枸杞的一生缘

“这些荣誉只是一时的,保持团队青春活力,激发科研人员创造力,带领团队不断谱写枸杞产业的新篇章才是我们的目标。”曹有龙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