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鏈」爭鳴時代

由比特幣引領的區塊鏈正在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技術高地”與“行業先驅”。眾多區塊鏈項目競相上馬,“區塊鏈+”的概念幾乎婦孺皆知,各路項目創始人四處發聲,著書立傳,開會講演,熱鬧非凡,頗有當年“百家爭鳴”的風貌。

1 區塊鏈

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通俗來講,區塊鏈是一種現有計算機技術的有機組合體,其表現形式由兩部分:一是區塊,二是鏈。區塊是包含特定信息的數據包;而這些數據包在虛擬空間形態上依據時間推移呈現出鏈條式分佈,因此得名區塊鏈。


百“鏈”爭鳴時代


圖1 區塊鏈

2 百花齊放

1 比特幣

自2009年1月3日比特幣系統開始運行以來,區塊鏈技術正式誕生。此時的區塊鏈與比特幣的概念幾乎等同。在這一階段,比特幣流通範圍極小,區塊鏈1.0時代,即比特幣時代,這一階段的區塊鏈主要擔負著貨幣的職責。這一階段的比特幣和區塊鏈還只是流行於極客圈和少部分先知先覺群體中。

受2013年塞浦路斯政府關閉銀行和股市、德國政府確認比特幣的貨幣地位、中國百度宣佈開通比特幣支付、美國參議院聽證會明確了比特幣的合法性等國際大環境影響,比特幣價格屢創新高。然而此時社會大形勢於比特幣也好,區塊鏈也好,都不具備快速成長的客觀環境。其中比特幣更多的成為金融危機中,資產規避風險的標的,這就使得行情具有實效性而不具備延續性。

然而,從這個時間段開始,更多的人開始瞭解比特幣和區塊鏈,儘管還不能得到普遍認同。

2 以太坊們

2014年,天才程序員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幣啟發,開發出了有“下一代加密貨幣與去中心化應用平臺”之稱的以太坊。其獨創的“智能合約”使得在區塊鏈上部署大量的分佈式應用成為可能。區塊鏈2.0時代開啟。

相較於第一代區塊鏈公鏈——比特幣,以太坊作為第二代公鏈,在擴展性方面進行了重大修改,研發人員能夠簡單快捷地在以太坊公鏈上佈置自己的區塊鏈項目。

這一時段,國際形勢波詭雲譎。英國脫歐、朝鮮核試驗、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等事件,世界主流經濟體的不穩定性增加。比特幣的避險功能被再度啟用,此時的比特幣於區塊鏈知名度已不同往日。眾多基於以太坊的區塊鏈項目紛紛上線。隨之而來的是2016年到2018年1月份的牛市。

牛市中造富神話的不斷誕生,引發全球瘋狂追捧。區塊鏈徹底進入全球視野。然而狂歡之後是理所應當的遍地狼藉,區塊鏈卻以另一種荒謬的宣傳方式深入大街小巷。


百“鏈”爭鳴時代


圖2 區塊鏈的一種“宣傳方式”

3 主流區塊鏈項目

時至今日,“長熊”依舊、政策趨嚴,我們依舊在為上一次的全球狂歡埋單。

儘管如此,區塊鏈的種子仍然在緩慢生根發芽。

數據顯示,目前可查已有2000餘種區塊鏈項目,涵蓋了諸如金融、物流、娛樂、版權、汽車、存儲等眾多行業。雖然區塊鏈仍然屬於小眾,但不妨礙其勃勃的盎然生機。

區塊鏈世界目前還處於一片混沌之中,發聲者日繁,追隨者多寡不一。在流量為王、客戶至上的時代,儘可能地為自己的區塊鏈項目發聲才會有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可能。

標準尚未制定,項目數量繁雜,觀點輸出渠道眾多,頗有“百鏈爭鳴”的味道。然而鑑於某些原因,現有的區塊鏈項目已經形成了嚴重的分化。

在此,略微選取幾個區塊鏈項目進行簡要的敘述。

比特幣(BTC)的先發優勢依舊明顯,以佔區塊鏈總市值一半的姿態強勢佔據首席。其中區塊鏈首款最成功的應用是其顯著標籤。

以太坊(ETH)在由眾多追隨者簇擁之下穩坐第二把交椅。以太坊的出現,將區塊鏈的希望帶給了眾多從業者,但是也贈予了不在少數的投機分子。所以,第二把交椅穩定性存疑。

柚子(EOS)則以“青年才俊”的面貌出現在第五位,在“百萬TPS”口號的加持之下,給了逐漸陷入技術瓶頸的區塊鏈商用構想以巨大的想象空間。然而,當浪潮退卻,裸泳者赫然在岸。少數秉持“信仰”者依舊堅定如初,畢竟在他們看來,DPOS共識機制的未來是充滿光明的。

泰達幣(USDT)在號稱“錨定美元”之下,瘋狂髮型,市值已攀升至第8位。可是最近好像遇到了麻煩。

3 百家爭鳴

眾所周知,在浩渺的中國歷史中,也存在一個諸多學術流派之間爭芳鬥豔的局面。這一時代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據《漢書· 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較為著名的不過十家而已。本文僅選取其中四家論述。

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其主張收到後市統治者尊崇,享有“獨尊”地位,時至今日東亞文化圈依然深受影響。

墨家是這一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隨著墨翟仙逝,墨家一脈人丁凋敝,學派勢微。

道家是一個頗有意思的學派。老子為創始人,以不可名狀的“道”作為學派理論基礎,試圖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源、構成和變化。主張順其自然,提倡無為,政治理想是“無為而治”。後期發展為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是為後話。

法家是另一重要學派,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代表人物較多,其中商鞅在秦國的變法促使戰國以來長期維持的均勢被打破,為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的建立埋下伏筆,法家也名噪一時。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是法家思想學說的集大成者。


百“鏈”爭鳴時代


4 為賦新詞強說愁

本節試圖對區塊鏈行業的“百鏈爭鳴”與我國曆史上的“百家爭鳴”做一個“嵌套”。雖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之感,但是,就其歷史地位、產生背景、學派林立看,頗有相似之處。

百家爭鳴出現在社會大變革時期,受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的綜合影響,成為中國思想巔峰的沃土;其直接後果有二:儒家思想成為影響中華文化圈數千年的主流學派;另一則是星光璀璨的思想相互碰撞,主流學派並未消亡,而是早已根植於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

目前的“百鏈爭鳴”,出現於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快速爆發期,人類社會同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鉅變。區塊鏈技術的出現,足以促使科技革命向更寬廣的領域延伸,更深刻地影響每一個個體。

百“鏈”爭鳴時代


在百家爭鳴後,儒家學派逐漸獲得統治者青睞,終於在漢朝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傳習千年的儒家文化就此紮根。

而在爭鳴期間,對孔子百般詰難的墨家學派,人丁逐漸凋零,漸漸淡出公眾視野與主流文化體系之外。

崇尚現實主義的法家學派,在立派之初或許也有過主宰思想界的宏圖大志,然而,理論根據中缺乏人文關懷的缺陷性,註定了法家學派在當時社會條件之下只能作為統治者揚威立身的工具而已。

道家學派的“無為”,註定不會成為統治者的打擊對象,並且一定會成為幾乎所有人的“思想歸宿”。學派源遠流長理所應當。

當然,比特幣、以太坊、柚子、泰達幣在相互競爭之後的結果定不會如學派之爭等同。而如何判定最後的獲勝者呢?筆者認為應該考慮如下幾個方面。

1適用性

從宏觀層面講,區塊鏈試圖建立的是一個與現實平行的另一個世界,是現實在區塊鏈世界中的映射。在這個新大陸創世之初,映射的效用是顯著的,區塊鏈世界被現實世界的固有模式所禁錮,方方面面都鐫刻著前者的影子。所以,在區塊鏈的研究領域,政權邊界、政策、傳統行業等成為繞不開的關卡。

2權力

區塊鏈的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質,既使其成為科技界的新寵,但同時由於對監管的天然抵抗性,因此,如何在去中心化與監管中尋求適當的平衡則成為區塊鏈項目能否在競爭中勝出的關鍵所在。

3全球競爭

區塊鏈技術是全世界的,但是坐在電腦後面的工程師是有國界的。區塊鏈技術作為目前的“顯學”之一,以國家為單位都意圖佔據科技高地。不出意外的話,關於區塊鏈技術標準的制定,僅憑開源社區程序員們的“圓桌會議“已經遠遠不夠了,他們的背後或許揹負著國家的使命。筆者唯一擔心的是,彼時的區塊鏈是否依舊是中本聰心中的“烏托邦”。

5 後記:比特幣的禮物

區塊鏈技術的特質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溯源等,天然的不被貨幣系統所獨據。

聰明的人類,一邊懷著對中本聰的感激之情,一邊抄寫著比特幣的源代碼。

比特幣的另一突出貢獻,則是提供了一種“代碼治國”的思路。可以將其視為無限接近實現“烏托邦”式社會的的運行機制;亦可以將其視為純粹“民主”的一次主動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