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問題與現象:

孩子上課經常做小動作;寫作業時頻繁上廁所、喝水;一邊寫作業,一邊扣橡皮或者玩弄其他東西;窗外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都已經上課5分鐘了,孩子還在想剛剛下課和同伴一起玩的事情,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投入到學習中。這該如何是好?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原因分析:

相信很多孩子都會出現上訴情況,這些常常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那麼我們通常說的注意力是什麼呢?它從哪些方面影響學習呢?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注意力有重要的4個品質,從這4個維度能夠比較客觀地瞭解孩子注意力的狀況。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1、注意的穩定性

指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比較穩定地把注意集中於某一特定的對象與活動的能力,我們常常說孩子注意力不好,大多數說的就是這個能力。

2、注意的廣度

也就是注意的範圍有多大,它是指人們對於所注意的事物在一瞬間內清楚地察覺或認識的對象的數量。通常我們要在一個畫面中找到若干個所要注意的目標物的時候,就表現了這一能力。

3、注意的分配性

指一個人在進行多種活動時能夠把注意力平均分配於活動當中。通常說孩子一邊聽課一邊記筆記指的就是分配能力。

4、注意的轉移性

注意的轉移性是指一個人能夠主動地、有目的的及時將注意從一個對象或者活動調整到另一個對象或者活動。通常孩子看完電視,我們就讓孩子開始寫作業,孩子能夠很好地從剛剛的電視情景中出來,很快地投入到寫作業當中去,我們就可以說孩子的注意的轉移非常好。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產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許多,拋開孩子剖腹產、早產等不可控因素外,還有許多是因為後天形成的:

1、生理原因

由於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發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這是正常的,只要教養得法,隨著年齡的增長,絕大多數孩子都能做到注意力集中。

2、心理原因

為了引起他人注意,得到關注;或者為了逃避父母給予的過重的負擔,便下意識地通過一些行為來達到目的。

3、家庭教育

父母對孩子要求太高,當孩子寫作業時,頻繁地讓孩子擦掉、一有錯誤就立即指正、不斷提醒孩子坐姿等,都是打斷孩子注意力的行為,時間長了,孩子的注意力自然就不集中了。

4、環境原因

許多糖果、含咖啡因的飲料或摻有人工色素、添加劑、防腐劑的食物,會刺激孩子的情緒,影響專心度。此外,學習環境的混亂也會干擾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對策:

1、視覺、聽覺、動覺訓練

孩子因為大腦發育不完善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可以通過訓練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不斷改善和提高。比如孩子獨自遊戲或者做作業的時候,家長不要去打擾孩子,耐心等待孩子將作業完成。

2、肯定孩子好的行為

一個比較好動的孩子,正常情況下能堅持5分鐘就已經是很不容易了,那麼家長就仔細觀察,當孩子做作業時做到“筆不動、腿不動”時,家長就及時鼓勵孩子,肯定孩子的行為,孩子就會為了得到家長的認可而努力剋制不好的行為。

3、給孩子一個獨立的學習環境

孩子的學習環境應力求固定。最好能讓孩子有一個固定的學習地點,孩子一旦學習或做作業,父母就不要經常打擾孩子。

4、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

孩子完成家庭作業的重點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獨立完成作業的過程,其實是對孩子注意力和獨立性的培養過程。

5、不要干擾孩子做喜歡做的事情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喜歡做一些特別的事情,或者不是那麼有“出息”的事情,父母也不要擔心,因為,年幼的孩子對於興趣並不是自始至終都是這樣的。作為父母,我們要儘量保持孩子的興趣,讚賞孩子專注的精神,並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6、規劃學習

當孩子學習累了,可以讓孩子聽一聽音樂來緩解大腦的疲勞。在給孩子安排作業任務時,也可遵循先難後易的原則,孩子剛開始寫作業時,注意力比較集中,這時候讓孩子處理一些對他來說比較困難的任務時,孩子的處理效果讀更高,而抄寫作業、背誦作業可以放在最後。

7、給孩子玩的時間

玩是孩子的天性,當孩子的天性沒有得到滿足時,他是不能專心做其他事情的。明智的父母一定要給孩子玩耍的時間,讓孩子玩耍時痛痛快快地玩,在學習時專心致志地學。這就要求父母既能忍受孩子玩時的瘋狂,又能和孩子制定適合孩子學習的時間規劃,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家庭教育建議


家長在對待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時,應該報以接納、寬容的態度,不對孩子進行負面評價,當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時,只需站在中立的態度將孩子的行為指出來即可,然後告訴孩子接下來應該怎麼辦。不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指責與評價,不帶有命令的態度,孩子會更容易接受,改正行為也會更容易。同時,通過必要的行為訓練,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