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嘉:愛是一種本能,我們一生中都在修「愛」這一門功課

文 / 走下坡

【看點好片會死嗎】欄目

第54屆金馬獎於10月1日公佈了提名,張艾嘉自編自導自演的《相愛相親》獲得包括最佳劇情片在內的七項提名,兩位主演田壯壯和張艾嘉分別獲得了最佳男女主角的提名。

我們為什麼會渴望愛?

我們心中為什麼會有愛?

我相信《相愛相親》會給你一個答案。

張艾嘉:愛是一種本能,我們一生中都在修“愛”這一門功課

《相愛相親》海報

導演:張艾嘉

編劇:張艾嘉、遊曉穎

主演:張艾嘉、田壯壯、郎月婷、吳彥姝、宋寧峰

類型:劇情、愛情

上映時間:2017年11月3日

豆瓣評分:8.6

《相愛相親》的英文名字是《Love Education》,顯而易見,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海報上出現年齡不同的三個女人的面龐,可想而知,這是講三代人的愛情故事。海報上的那段話“她相信一輩子,我相信一句話,你只相信一剎那。”完美的表達了這三代人的愛情觀。

故事講的是愛情但卻由一段葬禮引出,嶽慧英(張艾嘉 飾)的母親去世,慧英準備遷墳讓母親與父親合葬,卻被住在鄉下,父親的原配姥姥(吳彥姝 飾)阻攔。同時慧英的女兒薇薇(郎月婷 飾)已經到了結婚的年紀,她與在酒吧駐唱的男朋友阿達(宋寧峰 飾),在未來的選擇上出現了分歧。而馬上要退休的慧英和自己的丈夫尹孝平(田壯壯 飾)在心裡也漸漸建起了一道牆。

張艾嘉說:“ ‘愛’是一種本能,‘親’則需要一些教育,需要去了解、懂得什麼是愛。”

張艾嘉:愛是一種本能,我們一生中都在修“愛”這一門功課

因為愛,

姥姥在遷墳時說“我不要你了。”

薇薇問母親:“一輩子有多長。”

尹父開著新車給慧英唱《花房姑娘》

慧英在自家的新車上大哭,敞開心扉

她相信一輩子

姥姥的一生是舊社會女子婚姻包辦悲劇的寫照,為了那一塊牌坊,為了那個已經記不清臉的男人,“我不要你了”的執著是姥姥最真的述說。

她相信了一輩子他會回來,但沒想到回來的是一具冰冷屍體。她做好棺材等待與他一起合葬,但迎來的卻是遷墳。

張艾嘉:愛是一種本能,我們一生中都在修“愛”這一門功課

記不清丈夫長相的姥姥到最終到慧英城裡的家裡看到了自己丈夫的照片。

“他怎麼老了這麼多。”

曾經,姥姥收到她丈夫的家書:多寄了五塊錢做件襖。姥姥照了張照片寄給他。

大半輩子過去了,姥姥又收到一封信,裡面是一張後期合成的她與老了的丈夫的合照,她小心翼翼的擦拭著照片上的水,但那已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

周國平在《愛的五重奏》中寫:

桌上放著一封某雜誌社轉來的讀者來信,信中提出了一個難題:在做婚姻的抉擇時,究竟應該選擇自己所愛的人,還是愛自己的人?換句話說,為了婚姻的幸福,愛和被愛何者更為重要?

對於這個問題,我可以不假思索地給出一個肯定正確無誤的答覆:愛和被愛同樣重要,兩者都是幸福婚姻的必不可少的條件。無論是和自己不愛的人結合,還是和不愛自己的人結合,都不可能真正感到幸福。

可是,當我試圖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時,我發現我完全沒有能力給出一個答案。男女之間的情感糾纏,波譎雲詭,氣象萬千,當局者固然迷,旁觀者又何嘗清?

愛和被愛同是人的情感需要,悲劇在於兩者常常發生錯位,愛上了不愛己者,愛己者又非己所愛。人在愛時都太容易在乎被愛,視為權利,在被愛時又都太容易看輕被愛,受之當然。如果反過來,有愛心而不求回報,對被愛知珍惜卻不計較,人就愛得有尊嚴、活得有器度了。

中國舊社會下的包辦婚姻,愛與被愛顯得是如此之輕。

姥姥沒錯,既然嫁給這個男人,許了承諾,就要一輩子愛他。

外公沒錯,她愛城裡的那個女人。

誰錯了?誰都沒錯,只不過在那樣的舊社會下,不同的選擇罷了。

我相信一句話

嶽慧英是個即將退休的老師,他的丈夫在駕校當教練,女兒是電視臺的記者。她一面為自己的退休的事情鬱鬱寡歡,一面還要擔心丈夫、女兒,事事都要搭把手,典型的中國母親形象。

她強勢,他笨拙,在她退休前的最後一個教師節,他送給她一張賀卡。

張艾嘉:愛是一種本能,我們一生中都在修“愛”這一門功課

英:

以往日子清苦,總盼著能過得好點,如今日子變好了,感情反而淡薄了,這麼多年,你心頭有什麼不快樂的,那真是我的錯,別跟自己過不去,洗個澡好好睡一覺,咱們的路還長著呢!

——孝平

文字不多,看得出是一個不善於表達的男人,但有些事情不曾一起經歷過哪還有心中的那份掛念。

孝平買了新車去接慧英回家,車上放起了《花房姑娘》,慧英終於釋放了自己的情緒。

她說:“我想了很久那個男人是誰,後來終於想起來,那時年輕時候的你。”

夫妻間的心牆打破,你看,愛多麼簡單。

張艾嘉:愛是一種本能,我們一生中都在修“愛”這一門功課

現實生活中的張艾嘉與她飾演的慧英還有幾分相似,有能力,剛強,但內心又有著小女人的一面。

事業上的她總是走在前面,而且是多方面涉足,被稱為“全方位才女”

她在臺灣校園民謠的黃金時期發行專輯《童年》,李宗盛製作的《忙與盲》排在“百大唱片”19名,之後導演了她的第一部電影《最愛》,又在新浪潮電影盛行的時出演《海灘的一天》,最出名的那首《愛的代價》讓她跟上了流行音樂的風向。

諸多作品中,她其實都在討論不同人之間“愛”這一主題。她說:“家和愛情是永恆的話題,任何題材缺少這兩個元素都會變得單薄。”

張艾嘉總是說自己是個典型的巨蟹座,把“愛與家庭”會放在第一位。

“我覺得家是寫不完的故事,愛也是寫不完的。對我來說,最重要就是生活,如果沒有真真正正去活著的話,就看不到那麼多的東西。”

“年輕的時候,愛情給了我很多很多動力,但是後來開始嚴肅起來,急於在事業中表達在自己的能力。但慢慢會覺得少了一點什麼,那種很溫暖、很神奇的刺激,那種不知道突然從哪裡蹦出來的意外的神采。”

難怪她的好朋友臺灣資深藝人張小燕稱她“浪漫而多情”

如今的電影市場被商業大片佔據,張艾嘉說:“商業片與藝術片這樣概念上的兩極分化,導致我們失去了很多的觀眾。”她希望觀眾能通過導演、演員來選擇片子,而不是這個影片的類型。她會繼續努力分享更多關於“愛”的故事,因為她相信一句話:所謂真愛,就是在愛到頭破血流之後,依然能拿出一顆真心來待你。

你只相信一剎那

在張艾嘉上部作品《念念》中,女主育美深受父母婚姻的影響,害怕失去愛。《相愛相親》中薇薇形象的設定與其相似,她被母親的強勢所影響,把男朋友阿達與外公比較,她一直渴望逃離這個家,想要叛逆的愛一次。她問姥姥要不要跟阿達私奔,可能也是因為姥姥的鼓勵她重新認識到了這個家庭的“愛”,最後決定留在家裡。

張艾嘉:愛是一種本能,我們一生中都在修“愛”這一門功課

生活在新時代的年輕人,崇尚快感與自我意識,往往一個眼神、一句話就會為此拔足狂奔。戀愛也是如此,一個擁抱、一個吻,說走就走。

薇薇與阿達的愛情是狂熱的,阿達原本要留兩天的城市,最終留了兩年。他們義無反顧,為了心中所想大膽去闖。

阿達最後還是去了北京實現他的夢想,薇薇說:“那我等他啦。”就像是姥姥等著一去不歸的丈夫,母親等著退伍回來的父親。充滿著不確定因素的事件,唯一能確定的就是那顆一直擁有“愛”的心。

120分鐘,讓我們看到了三代人的愛情故事,每一代的愛情都相互影響著。

周國平在《愛的五重奏》中的寫:

1

一切終將黯淡,唯有被愛的目光鍍過金的日子在歲月的深谷裡永遠閃著光芒。

2

我愛故我在。

3

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是最近的,也是最遠的。

到世上來一趟,為不多的幾顆心靈所吸引,所陶醉,來不及滿足,也來不及厭倦,又匆匆離去,把一點迷惘留在世上。

4

愛情與事業,人生的兩大追求,其實質為一,均是自我確認的方式。愛情是通過某一異性的承認來確認自身的價值,事業是通過社會的承認來確認自身的價值。

5

愛的價值在於它自身,而不在於它的結果。結果可能不幸,可能幸福,但永遠不會最不幸和最幸福。在愛的過程中間,才會有“最”的體驗和想象。

6

人們常說,愛情使人喪失自我。但還有相反的情形:愛情使人發現自我。在愛人面前,說不是突然驚喜地發現,他自己原來還有那麼多平時疏忽的好東西?他渴望把自己最好的東西先給愛人,於是他尋找,他果然找到了。呈獻的願望導致了發現。沒有呈現的願望,也許一輩子發現不了。

愛吧,趁著你愛的人還在,趁著還有氣力,趁著我們都還擁有彼此。

【 公眾號:偶然記錄者( A_record)】

張艾嘉:愛是一種本能,我們一生中都在修“愛”這一門功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