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大跌间,51信用卡为何遭错杀

大涨大跌间,51信用卡为何遭错杀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2018年是赴港上市的大年,但对许多赴港上市的新经济科技公司而言,这年未必是顺风顺水的。大盘走势不乐观搅动市场情绪,昨天大涨今天大跌便成了常态。今年7月于港交所挂牌的互联网新秀51信用卡(02051-HK)上市至今,股价已经跌逾28%(按收盘价计算),这两天更是经历了一次大跌大涨。面对P2P频爆雷,国家频出整治细则,尽管51信用卡的采取“更保守策略并限制贷款产品的贷款撮合量”,但到底还是受到了牵连。

拥有复合年增长率为50%的庞大的注册用户基数,51信用卡一直引以自豪其信用卡-账单-借贷-投资一体化的生态系统。理论上讲,P2P爆雷的风波即使殃及池鱼,也该是短暂的阵痛,相比挂牌首日的风光,往后剧情的发展却略显狗血。

信用卡服务方兴未艾

作为中国最大的线上信用卡管理平台,51信用卡提供个人信用卡管理服务、信用卡科技服务以及线上信贷撮合及投资服务,三项主营业务的主要内容是:管理涉及不同发卡银行的多张信用卡、新信用卡申请及信用卡账单还款服务;与中小型银行展开深入合作以发行联名信用卡,并数据应用、信用分析及风险分析方面提供服务;通过公司的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快捷简便的信贷。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51信用卡上市后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

大涨大跌间,51信用卡为何遭错杀

从整体上来看,截至2018年6月30 日,公司录得12.8亿人民币收益,同比增长50.5%;经调整录得纯利2.5亿,同比增长48.9%,成绩不错。看收益的分类,其中科技服务费一栏出现的156.2%的增长确实夺目耀眼,中报内解释大增的原因在于用户对申请办理信用卡的需求有所增加,以及与51信用卡合作的银行数目也增加。这分部业绩是51信用卡今年以来力推的业务,也是公司运行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为了很好地推动信用卡服务,公司将个人信用卡管理服务作为用户流量的接入口(个人信用卡管理服务是不产生收入的),此策略以高用户基数的获取宣告大捷。截至2017年年末,51信用卡管家应用的注册用户累计数目达到6.2千万,2015至2017年复合年增长率50%,而公司管理信用卡累计数目1.06亿张,复合年增长率为47.5%。由于在2017年该业务产生的收益基数小,在国家紧盯P2P借贷的大环境下,转移阵营明显受到成效,且方兴未艾。

借贷仍是创收的主力

投入总是需要成本的。既然51信用卡并无就个人信用管理服务向用户收费,那么这项“不盈利”业务的投入成本哪里来?看看信贷撮合及服务费一栏。实际上,这一栏与“信贷介绍服务费”一栏记录的收益均来自于同一项业务——信贷产生的服务费(撮合、介绍)及逾期利息。51信用卡招股书反复陈述,于往年业绩记录期间,年利率超过36%的贷款产品所贡献的收益只占据同期总收益的0、0.4%及3.7%(2015年到2017年)。比重虽小,但是增长却惊人——2017年年利率超过36%的贷款产品录得8.4千万的收益,同比增长3570%。回到今年中报上收益细分的栏目,“其他收益”同样录得同比增长超过150%的收益,中报解释大增主要因为公司设立的信托发放的资产负债表贷款确认的发放予客户的贷款利息收入增加3520万元以及逾期费用及其他款项增加5500万元。叠加收益合计贡献近89%的“信贷撮合及服务费”和“信贷介绍服务费”,借贷才是51信用卡录得同比高增长的主要原因。

大涨大跌间,51信用卡为何遭错杀

提现困难、清盘退出、停业跑路成了今年P2P借贷的标签。由于上半年金融监管趋严,货币信贷供给不断收紧,对互联网金融来讲,现阶段发展的突破口还是在于信用卡服务。51信用卡的招股书内横向比较中日美的信用卡渗透率,中国的平均一人只有0.6张信用卡,为三国中最低;而美日两国都至少人均2张,由此可见国内信用卡的增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为信用卡业务的向前发展提供了大前提。作为中国最大的独立线上信用卡申请平台,51信用卡拥有较为庞大的用户基数和与银行、金融机构合作的经验,打造完善的信用卡应用体系将会是现阶段互联网信用卡公司的发展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