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果汁负债高达115亿,市值却只有47亿元,它衰落根源是什么?

汇源果汁负债高达115亿,市值却只有47亿元,它衰落根源是什么?

前言:作为曾经的中国第一果汁品牌,汇源果汁曾在10年前收到可口可乐近180亿港元的收购要约,但因未通过商务部的反垄断审查而搁浅,如今的汇源果汁早已褪去了昔日的光环,连年亏损、负债不断增加,而公司的市值目前也仅有50多亿港元。它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汇源果汁,作为国内老牌饮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为何短短数年,负债累累,市值仅47亿元?

企业发展,长期看产业,中期看市场,短期看经营。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下。

一、从产业角度来看

看汇源果汁的败落,不得不看国内饮料行业发展情况。从上世纪90年代,果蔬饮料行业快速发展,但到近年来,增速开始放缓,如2016年我国果汁零售量134.47亿升,零售额1009.41亿元,同比增长1.88%。

按照汇源果汁2016年财报,高端市场100%果汁,销量占市场比重53.4%,零售额44.2%;中端市场26%-99%中浓度果汁,销量占市场比重38.3%,零售额28.3%;低端市场25%浓度以下,销量占市场比重34.9%,零售额34.2%;实现营业收入57.4亿元,占全国果蔬饮料零售额的5.69%。

由此可见,汇源果汁在各细分市场都是处于领先地位。行业的规模决定了企业发展潜力。

二、中期看市场

我国果蔬行业市场格局,已经不是本世纪初样子,到今天,随着各竞争对手不断涌入,比如台湾的统一和康师傅;美国的可口可乐美汁源;国内农夫山泉等纷纷发力果蔬饮料,竞争日益激烈,早成一片红海。

汇源果汁再想如早期那样,独占鳌头,已非易事。

三、短期看经营

1、并购失败,贻误战机。汇源果汁经营频频失误,先是在2008年,与可口可乐商议收购时,几乎撤掉了所有的果汁生产和销售渠道;结果未通过反垄断审批,收购失败,汇源果汁,不得不重新进行生产及渠道布局,不但增加公司资产投入,更是贻误战机。

2、家族式管理,治理机制不完善。

虽已上市,汇源果汁依然是一家家族企业,长期以来,朱新礼的众多亲属均在公司内部任职。由于决策集中,最近关联方借贷42亿事件时,董高监根本就无法阻拦。

3、业务单一,经营效率相对不高。一方面,相比较,统一、康师傅等产品多元化,汇源果汁,业务单一,核心业务仅果蔬饮料;另一方面,经营效率待改善。

比如,2016年,汇源果汁高端市场100%果汁,销量占市场比重53.4%,零售额仅44.2%;但它的第二位竞争对手,只占据29.5%销量,却占据36.4%零售额。

最后,经营企业确实不易,真心希望汇源果,民族饮料品牌的代表之一,能够汁重整旗鼓,焕发新生。

欢迎关注“坐看胡言”,胡兄,一名商业、互联网观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