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真相:第一次發現結腸息肉不直接切掉背後的祕密!

在醫院,經常會發現有很多患者做了腸鏡後,發現自己的結腸上長了幾個小息肉,會涉及這樣的一個疑惑“醫生為什麼不直接要求切掉”,這疑惑可以理解!無非體現患者擔心的一點:息肉會不會進一步惡化!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結腸息肉都會發生癌變的,而且臨床上對息肉的治療和處理絕對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切除就完事了的,切的好沒問題,判斷不準確切不好有殘留那就麻煩了!

揭秘真相:第一次發現結腸息肉不直接切掉背後的秘密!

那麼腸鏡下發現息肉,到底什麼時候切什麼時候又可以暫時不切除,進一步觀察呢?

首先,對於結直腸息肉的發現,以前很多時候只有患者出現症狀時候,才會有人來醫院做一個腸鏡,這時候發現的息肉往往都比較大,對於它的類型的診斷都比較明確,有症狀了往往需要進一步處理;但是隨著越來越多人的重視體檢,尤其是40以上的人群對腸鏡檢查越來越多,息肉的發現變得越來越普遍,這是好事。但是這時候往往可能患者並沒有什麼症狀,而且發現的息肉可能還特別小,這時候我們對於息肉的判斷個治療,就要根據其組織類型,按照它的大小、部位、數量,有不同的治療方案了!

揭秘真相:第一次發現結腸息肉不直接切掉背後的秘密!

其次,根據息肉的組織學類型來說,一般情況,如果發現息肉是屬於炎性的、增生性的,那麼這時候往往其發生癌變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有時候也不是立馬就進行切除或者腸鏡下電燒,有時候為了防止醫生的判斷失誤,有時候可能會讓你先回去一段時間後定期回來複查,看前後對比,有沒有什麼變化來進行判斷處理,盲目的切除電燒有可能會有遺留什麼的,不管是處理沒處理,這時候對於患者來說可能都要自己多留心一些,定期複查是必不可少的;同樣對於一些新生性的管狀腺瘤,癌變率也比較低,這時候可能相對炎症性的、增生性的來說,電燒燒除處理比較多,但也不排除需要定期複查一兩次後再進行更加準確的處理!但是對於一些絨毛狀的乳頭瘤,尤其是那種基底部比較大的或者蒂比較長的,這種比之前的那幾種癌變率都比較高,這時候更多建議進行切除!因此,對於不同類型息肉,處理方式是不相同的,有時候還必須結合病理切片來分析!

最後,對於息肉大小、數量來說,往往也決定了其治療方式,比較少的小的,進行多次定期複查觀察後,可能才會進行腸鏡下電燒,但是對於多的大的,可能我們就要選擇在腔鏡下切除了,甚至選擇腸段切除!而且還有一點發生在

左半結腸的息肉比右半結腸的風險要高,處理起來也不一樣!

揭秘真相:第一次發現結腸息肉不直接切掉背後的秘密!

因此,我們如果在做腸鏡檢查時候,真的發現小的息肉,尤其是<1cm,不要太過於擔心,最主要的還是要先分析和觀察其病理性質,再進行處理,這就是為什麼醫生不立馬切除最主要的原因,因為一旦發現是簡單的炎性、增生性的,也就只需要在腸鏡下電燒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