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教育感悟」讀是語文教學第一大法

(重溫經典 回到常識)

讀是語文教學第一大法

——學習葉聖陶教育思想體會之五

陳 文

學生從精讀方面得到種種經驗,應用這些經驗,自己去讀長篇鉅著以及其他的單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師的詳細指導,這就是“略讀”。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葉聖陶)

「陈文教育感悟」读是语文教学第一大法

葉聖陶先生幾十年前談到語文學習的方法時,強調“必須廢除現在同行的逐句講解的辦法”,既不能“滿堂灌”,也不能“滿堂問”,最好的方法是讓學生自己“運用心力”,學會自己學習。為了使學生逐步學會自己讀書並由此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他主張把閱讀課的教學過程,大體分為預習——報告和討論——練習三個階段。這裡的預習指個人獨立閱讀,報告和討論指集體閱讀,而練習則是在新的基礎上個人的再次獨立閱讀。同時,葉老還主張把閱讀課分為“精讀”和“略讀”兩種課型,在這兩種課型基礎上結合“參讀”相關的文章或整本的書,如此,就形成了精讀、略讀和參讀相互配合的新的語文學習範式。為了讓這個語文學習範式落實到中小學課堂,葉老和朱自清先生合著《精讀指導舉隅》和《略讀指導舉隅》兩本書,詳細論述了精讀、略讀課之間的關係及操作要領。葉老用言行告訴我們:語文教學不能盡是老師“講”,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也不是老師“講”出來的。而是“讀”,即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自由地“讀”,學生的能力和素養就是在這種持續的“讀”中形成的。讀,是語文教學的第一大法。

如何在課堂裡體現好語文教學的“第一大法”?筆者以為,就是要落實葉老當年提出的精讀、略讀和參讀相互配合的語文學習範式。因為傳授任何一項技能,教師的講授指點都只是開始而不是結束,講授指點之後,還在於學習者多去練習,從而學會應用。這也是符合人的認知規律的,有一句話流傳很廣:聽來的記不住,看到的難忘記,動手做學得會。中國現當代語文教材都為文選式,這種形式編者是想以之為“例子”,達到舉一反三的願望和效果,但它的侷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學生對這個“例子”再怎麼精讀,總會有“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之感。因此,必須在課內提供一個條件,讓學生能把教材中所學的知識應用到閱讀其他文章和書籍中去。這就是葉老倡導精讀課與略讀課相結合的出發點。葉老在《略讀指導舉隅》裡說:“學生從精讀方面得到種種經驗,應用這些經驗,自己去讀長篇鉅著以及其他的單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師的詳細指導,這就是‘略讀’。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學生在精讀、略讀時結合參讀,夯實了根基,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走出校門後仍有持續的學習力,那麼,這樣的語文教學就較好地完成了它的使命。

精讀的內容、方法和要求有哪些呢?內容方面,葉老認為主要是精讀語文教材中所選收的單篇短什。“只因單篇短什分量不多,要做細磨細琢的研讀功夫,正宜從此入手,一篇讀畢,又讀一篇,涉及的方面既不嫌偏頗,閱讀的興趣也不致單調。”葉老的意思,精讀就是要對教材裡的一些單篇“細磨細琢”,摸透一類文章的閱讀要領;同時由於進度較快,讀的時候也富於變化,容易接觸到各方面的知識,讀書的興趣也就能得到提高和保持。精讀需要教師精心而具體的指導,比如學習方法上,就可以引導學生朗讀、默讀等,讓語文課堂時而書聲琅琅,時而思索陣陣。時而議論紛紛。精讀的要求方面,葉老要求教師在指導的時候,要做到“纖屑不遺,發揮淨盡”,也就是說,要通過認真預習和課堂討論,在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給學生以具體而細緻的指點,讓學生咬文嚼字,仔細琢磨,努力理解每一篇課文的精髓,認真去揣摩每一篇課文的寫法,從而獲得讀書寫作的必要知識和技能。

略讀的內容、方法和要求又有哪些呢?在葉老看來,略讀的主要內容是讀整本書。他在1943年編寫的《略讀指導舉隅》一書中論及的書目,就有《孟子》《史記菁華錄》《唐詩三百首》《蔡孑民先生言行錄》《胡適文選》《吶喊》《愛的教育》等七部著作。因為,學生總是要走出校門的,當他們走入社會後,基本上以讀整本書為主了,如果學生在校沒有讀整本書的機會,或者雖然讀了卻沒有得到教師的具體指導,這樣的教學是有缺陷的。所以為了今後的應用而設置略讀課應該以讀整本書為主。略讀的方法有點讀、跳讀、“連滾帶爬式”的讀,葉老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略讀時,做到“提綱挈領,期其自得”,即在重要的關節點上給予指點,其餘讓學生自己去獨立閱讀。略讀的目的在於讓學生養成讀書的熟練技巧和良好習慣。

葉老用了一個通俗的比喻,以此來說明精讀、略讀這兩種課型在指導上的區別:“學生從精讀而略讀,比如孩子學走路,起初由大人扶著牽著,漸漸的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邊遮攔著,替他規定路向,防他偶或跌跤。”而無論精讀、略讀,最終是為了讓“孩子步履純熟,能夠自由走路”。

還有一條真正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之路上“自由走路”乃至“快跑”的途徑是“參讀”。無論是精讀課還是略讀課,葉老都十分重視“參讀”這個環節,他認為,精讀文章只是一個例子,由於受課時等因素限制,例子不可能選讀得太多,因此有必要在學生學習精讀文章之後,讓他們去讀一些與精讀文章“相關”的文章。他說:“比如讀了某一體文章,而某一體文章很多,手法未必一樣,大同之中不能沒有小異;必須多多接觸,方能普遍領會某一體文章的各方面。或者手法相同,而相同之中不能沒有個優劣得失;必須多多比較,方能進一步領會優劣得失的所以然。”這些內容相近、手法相同或相異的文章,就是相關的文章。這類相關文章,可以是因作者的相同或相近的文章而延伸拓展,可以是因題材相同或相近而延伸拓展,可以是因寫作手法相同或相近而延伸拓展,等等。運用“參讀”方法,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數量,以此夯實學生人文素養。

幾十年來,我國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面,從教材編寫到課堂教學,基本上都在實踐葉老有關精讀、略讀與參讀結合的理論。只是有些老師的課堂還是以講為主,學生自由自主讀書的時間和機會不多。近年來,有關把語文課堂還給學生、加大學生閱讀量的呼聲持續高漲,特別是全國實行統編語文教材,更是把閱讀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讀,這一語文教學的第一大法,逐步迴歸到正位。統編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先生也高舉加強閱讀的大旗,在各種場合頻頻發聲,他說:“語文教學的‘牛鼻子’就是培養讀書興趣。在小學初中階段養成讀書的愛好與習慣,那麼也就可能打好一生髮展的底子。所以新編的小學初中語文教材是很注重激發閱讀興趣和拓展課外閱讀的。”他說:“我是提倡語文教學採取‘1加X’的辦法,就是拓展閱讀。比如教一篇古文,連帶讓學生讀四五篇古文。增加的‘X’部分,不一定讀那麼精,泛讀也可以的。有足夠的閱讀量,語感才能出來。要讓學生對讀書對語文課有興趣,前提就是語文老師是‘讀書種子’。我主張語文老師要當‘讀書種子’,要有屬於自己的自由而個性化的閱讀空間。”溫教授這些有關閱讀教學方面的表態,代表了課程決策者的意願,也滿含對一線教師的期許。這是閱讀教學的迴歸!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上下同心用力,葉老先生幾十年前有關閱讀教學的心願會逐步得以落實,以語文的方式推動教育的美好願望一定能夠實現。

後記:今年是偉大的文學家、教育家葉聖陶先生逝世30週年。燈下重讀他的有關著作,感覺他的一些論述樸素而經典,歷久而彌新。在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在大力學習借鑑國外先進教育理論的同時,也不能忘記我們自己的豐富而優秀的教育傳統。我們既要敞開胸懷,學習國外一切先進的教育理論,也要牢牢守住自己民族的教育之根。葉聖陶先生身上既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精華,又具有鮮明的現代意識和精神。作為世界級的教育家,他老人家為我們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思想遺產和理論財富,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借鑑。我不避膚淺,寫下5篇學習他老人家教育思想體會的文字。我只想以此與在教育之路上奔忙的同仁共勉,當我們在路上感到迷茫、灰心,乃至不知所措時,請停下來,聽一聽葉聖陶先生那親切而又睿智的聲音。(2018.8.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