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innCiti給自己的人生做一個五年計劃

在FinnCiti給自己的人生做一個五年計劃

我們來Finnciti到底是來做什麼的呢?其實,說到最後,就是做5年計劃。理財最關鍵的,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就是目標,規劃和計劃。

很多玩家來Finnciti其實是不知道來幹什麼來的,都只知道去關注一些表面的東西,而忽略了核心的東西,這樣最容易被表面的一些現象而迷惑和誤導,特別是這2年新進的玩家,一進場就遇到Finnciti公司的清淤局勢,面對著價格和配送的低迷,就迷茫了,就不知道到底我們來Finnciti究竟是來要什麼的了。

無數的模仿Finnciti的項目都用高配來吸引人,用賺錢快來吸引人;市場是很好做,但,未來到底能不能累積呢?未來當這個項目或平臺遇到極端困難的時期,這個項目和這個老闆能不能真正的保障所有新人的利益呢?每一個項目和平臺,都是有一個上升期和瓶頸期的,在上升期的時候,每個項目和平臺都很好;大家都抱著發財的希望在期待著。但,當真正的困難來的時候,誰會真正的去保護新玩家的利益不受傷害呢?

我跟著Finnciti公司走了這麼多年;我一直都在用心的品讀著Finnciti公司每個時期的做法和決策;真正的讓我相信的並不是機器人的價格上漲了多少倍,配送了多少倍,分紅了多少億,這些都不是重點;我看到的是Finnciti公司在每經歷一次劫難的時候,公司在保護誰的利益,公司在每一次大的坎坷的時候,公司到底在怎麼做?順境的時候,大家你好我好,相安無事,但在逆境時呢?真正患難的時候呢?作為公司的角色來說,最該保護的是誰呢?

分享市場其實是最簡單的事情;只要有魄力,有膽識,有勇氣,再難做的市場都可以開展起來。直銷市場那麼難做,不一樣那麼多年了嗎。

真正的問題並不在市場能不能做起來,真正的問題是,一旦市場做起來後,能不能持續,長久,穩定,累積和共贏?在任何項目裡面,只要會做市場,都一定可以賺到錢,賺到大錢,但,那些不會做市場的人呢?那些加入晚的人呢?那些最新最後一批進來的玩家呢?他們未來的利益靠誰來保護呢?靠那些進場早的高手們嗎?靠那些拉人頭很厲害的牛人們嗎?都是靠不住的;最終還是要靠公司來保護,而任何一家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當市場發展好的時候,公司的形象都是偉大的,但當市場發展不好的時候呢?當真正危及到公司切身利益的時候呢?公司能毫不利己,專門利新玩家嗎?

在FinnCiti給自己的人生做一個五年計劃

這麼多年來,就我個人來說,我看到了太多很牛的公司,但也看到了更多很慘的新人誰來保障弱者的利益呢?每家公司都只在乎強者的利益,因為強者可以為公司帶來利益,但弱者們呢?這也許就是Finnciti公司的不同之處,這也許就是研發者提出的5年計劃的意義。

5年計劃就是讓最沒有能力的玩家也能看到成功的希望。但真正能看懂,相信,理解和踐行5年計劃的人,卻不多。5年計劃一定要建立在對Finnciti公司,對研發者搭建這個平臺的扶平發心,對理財的意義有很深刻理解的基礎上。沒有這個基礎,5年計劃就是空談和概念性的東西,而很難真正的去落實和踐行。

什麼是5年計劃呢?5年計劃是5年的播種計劃,5年的分享計劃,5年的繁殖計劃,5年的學習計劃,5年的成長計劃。第一個5年計劃是基礎,以後的每一個5年計劃則是發展和裂變。

如果我們這一生,至少在財務上,都能以5年計劃來規劃的話,即使不做Finnciti,你也不會是窮人;但,極少有人會認認真真的來規劃自己的人生,絕大部分人的一生都是沒有目標,沒有規劃,沒有計劃度過的,所以叫營營役役。

在傳統社會里面,我們面對的是巨大的壓力和稀缺的機會,所以,即使設定了目標,也很難真正的去實現。因為挑戰太大了,但,今天Finnciti卻為我們搭建了一個輕鬆而簡單的平臺。在這個平臺裡面制定目標、規劃和計劃,在踐行起來沒有那麼大的難度,人人都有機會,人人都可以去輕鬆的踐行,但我們需要先具備這種意識,不然5年時間一晃就過去了,5年之後,生活還是老樣子。

在FinnCiti給自己的人生做一個五年計劃

我記得當年在直銷裡面,聽到的最有感觸的一句話叫:今天的生活是你3-5年前的抉擇所決定的,而3-5年後的生活則是你今天的抉擇所決定的。

但直銷裡面的這句話是講給強者的,因為,一切要靠市場和業績來說話,沒有市場和業績,這些話就是空話。而這句話今天放在Finnciti卻是最貼切的,在Finnciti我們唯一需要戰勝的是自己,我們唯一需要搞定的是自己,我們自己即使再笨,再沒有能力,只要自己願意,我們都可以獨立完成5年計劃,我們都可以在3-5年後改善自己的生活,改變自己的命運。

那麼,5年計劃該怎麼做呢?5年計劃是因人而異的,因為每個人的差異化太大了,所以,不可能有一個標準的套路。理財簡單的講,就是用今天的錢來鋪未來的路,就是把今天我們的主動收入轉型為被動收入的一個過程,收入方式的轉型,才會讓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得以轉型,這種轉型是質的轉型,而非量的增加。這也就是理財和投資之間的區別。

5年的理財計劃和5年的投資計劃是不同的,是性質的不同。因為沒搞明白這兩者之間的不同,所以,很多人就會把這兩者混淆,有一些有錢的人就會把5年計劃理解為5年的投資計劃。研發者說過,5年如果你月月加一塊2萬積分的土地,你就可以財務自由了。那麼,有錢的人就在算,5年是60個月,那麼,我一次性就加滿60塊2萬的土地,然後再等5年,這就是5年計劃了。這是5年計劃嗎?說是,也是,不過,這隻能算是5年期的投資計劃,而並非是5年的理財計劃。但,對一些沒有多少閒錢的人來說,每月只能擠出一塊2萬的土地出來,那麼,他每月加一塊2萬的土地,堅持5年,對於他來說,這就是5年的理財計劃,同樣都是60塊2萬的土地,但一個是投資計劃,一個則是理財計劃,看似一樣,其實有很大的不同,每個人的情況差異化是很大的,每個人的期望值也是不同的,每個人對財富和生活的標準也是不同的。對於一些有錢的人來說,一次性拿出20萬,都不是問題,但,5年的時間卻荒廢掉了。如果能堅持5年的播種,5年的分享,5年的繁殖,5年後會有更大的收益,為什麼不呢?而對一些沒錢的人來說,如果過度的投資,就會帶來更多的負面的東西出來,所以,5年計劃是因人而異的。

在FinnCiti給自己的人生做一個五年計劃

但,正確和全面的去理解5年計劃卻是很有必要的。5年不光是播種,5年的分享,5年的繁殖,5年的學習和5年的成長是更重要的。學習理財最主要的是學會打理財富的能力,我們有多大的管理和駕馭能力,我們才能享受多大的財富。而大部分人覺得自己多大的財富都可以駕馭,其實,他們所謂的駕馭無非就是享受和投資罷了。有很多有能力的人,敢於去投資,敢於去拿著錢去創業,這叫駕馭財富嗎?不對的,這叫駕馭自己。而駕馭財富是指,讓財富為自己工作,而不是自己拿著錢去幹事兒。

學習理財學的就是如何更好的構建資產和現金流收益,如果讓自己越來越自由和輕鬆,這也是黃總設計三出三進希望帶給我們的啟示。三出三進是在真正的教導我們什麼叫捨得,什麼叫複利,什麼叫資產,什麼叫現金流,什麼叫自我管理,為什麼30進場,44就賣出呢?為什麼不更高的價格去獲利呢?這不是捨得和控制是什麼呢?為什麼要30%回購呢?這不是捨得是什麼呢?為什麼要三進呢?這不是複利是什麼呢?為什麼要三進呢?這不是構建資產和現金流是什麼呢?我們通過玩兒這款遊戲,不斷的去培養和建立自己的這些意識和習慣,那麼,我們以後即使離開了這款遊戲,我們也知道該追求什麼,該賺到什麼,該累積什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擺脫窮人的思維模式,我們才能徹底的扭轉自己的大腦,而先讓腦袋富有起來。

我們要有意識的去提醒自己,理財最重要的是目標,規劃和計劃,要時常提醒自己,去堅持和踐行5年計劃,在這個過程中去成長,去重塑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改變對金錢的認識,去真正理性的來看待Finnciti。

在FinnCiti給自己的人生做一個五年計劃

機器人的價格重要嗎?機器人的配送重要嗎?每月的分紅重要嗎?這些都是Finnciti運行中必然會出現和發生的現象,不管是低谷還是高峰,都是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沒有永遠的一帆風順的 ,沒有永遠的風和日麗的,如果,我們把眼光和境界放大,抬高,這些都是過程,而真正最核心的東西是在我們自己身上,所以,在以後,新人需要的是瞭解公司,熟悉流程,先建立相信和信任基礎。而老玩家,當把這些東西都解決好之後,5年計劃就是重點了。

給自己5年的時間來重塑自己的大腦和財務狀況,讓自己的大腦和財務狀況真正的得以轉型,只有這種轉型,改變命運才有可能,如果不懂這些,即使你一進來投資20萬,未來也不會有多大的成就。頂多仗著公司好,可以撈點小錢罷了。所以,從研發者2009年第一次開始講5年計劃的時候起,Finnciti公司就做好了一切的準備,而以後該怎麼來玩兒這個遊戲,就看每個玩家自己了。你可以只是當做一個遊戲或投機來玩玩,也可以當做事業來開展,也可以當做改變命運的機會去把握。

在FinnCiti給自己的人生做一個五年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