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触电时,轻则烧伤,重则死亡;如今人类已经离不开电,但是,你、我、他,有谁真正能100%安全用电?

触电电击伤的俗称,是指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电源,使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微小的电流通过人体是没有感觉的。

感知电流,是正常人可以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

摆脱电流,是正常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的最大电流。

当触电电流超过摆脱电流,人体可能会受到伤害,当触电电流达到一定数值时就可能致命。

致命电流,是正常人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

下表所列,为人体被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人体被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可见人体非常脆弱,很小的电流就能让人体受到伤害。表中列出了工频电流和直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

工频(即:家中插座中的电源频率)是最危险的触电频率。如果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超过30~50mA,就有生命危险。

触电对身体的伤害程度,除了与电流大小、频率以及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因素有关外,还与通电的路径和通电的时间有关。

当电流通过心脏、脊椎和中枢神经等要害部位时,触电的伤害最为严重。

通常认为从左手到右脚是最危险的途径,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也是很危险的,如下图: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左手到右脚触电 / 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触电

触电时间越长,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也越严重,所以有人一旦触电,第一要做的就是断电或者让触电者摆脱电源。因为触电后人很容易定在触电的地方无法摆脱

根据人体所受的伤害,可把触电分为电伤电击两种类型。

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表面的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烙伤、熔化的金属渗入皮肤等,即使通过的触电电流较大,一般也不致于危及生命。

电击,是指电流对人体内部的伤害,影响人的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即使通过的电流较小,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在很多情况下电伤和电击是同时发生的,但是绝大多数触电死亡是由其中的电击所造成的

这就是为什么总在呼吁,充电器在不使用的时候要拔下来,节约用电、谨防火灾与触电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因为不管质量再好的充电器,也有使用寿命,长时间插在插座上,电子元件会加速老化。

某一天运气不好,内部元件损坏了,把高压电(220V)引入充电线,传到手机里,结果就悲剧了。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取决于触电电压和人体电阻的大小。

人体电阻由皮肤电阻和人体内部电阻组成。皮肤电阻与触电时的接触面积及潮湿、肮脏程度有关,一般为10000~100000Ω,但在电压较高时会发生击穿,皮肤击穿后电阻迅速下降,甚至接近零,这时只有人体内部电阻,最小仅800~1000Ω。

可见决定触电危险性的关键因素是触电电压,而触电电压又与触电方式有关。

触电方式

如下图所示: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触电方式

1、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分别触及两相带电体而触电,如上图(a)所示。这时加在人体上的电压是线电压,在380/220V电网中是380V。这种触电是很危险的。

2、供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的单相触电

我国380/220V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的中性点是接地的(即:工作接地),当人体接触到一根相线(即:带电的线)时,电流从相线经人体,再经大地回到中性点,如图上图(b)所示。这时人体承受相电压,一般是220V(就是家里插座中的电压)。单相触电比两相触电发生的比例更高。这种触电方式的危害性跟脚与地面之间的绝缘好坏有很大关系。

3、供电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

如果供电系统的中性点不接地,当人体接触到一根相线时,由于输电线与大地之间有电容存在,交流电可通过分布电容和绝缘电阻而形成回路,如上图(c)所示,人体与分布电容构成星形联结三相不对称负载。线路越长,绝缘越差,人体承受的电压就越高。我国6~60kV三相三线制电网常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由于电压比较高,危险性也很大。

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

1、使用安全电压

按照人体的最小电阻(800~1000Ω)和工频致命电流(30~50mA)可求得对人体的危险电压为(800~1000Ω)×(30~50 mA)=24~50V。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和选用举例如下表所示: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安全电压等级及选用举例

表内的额定电压值,是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规定空载电压上限值主要是考虑到某些重负载的电气设备在运行时,其额定值虽然符合规定,但空载时电压却很高。若空载时电压超过了规定上限值,仍然不能认为符合安全电压标准

2、绝缘保护

绝缘保护是用绝缘体把可能形成的触电回路隔开,以防止触电的发生,常见的有外壳绝缘、场地绝缘和用变压器隔离等方法。

a、外壳绝缘:为了防止人体触及带电部位,电气设备的外壳常装有防护罩,有些电动工具和家用电器,除了工作电路有绝缘保护外,还用塑料外壳作为第二绝缘。

b、场地绝缘:在人体站立的地方用绝缘层垫起来,使人体与大地隔离,可防止单线触电。常用的有绝缘台、绝缘地毯、绝缘胶鞋等。

c、变压器隔离:在用电器回路与供电电网之间加一个变压器,利用原、副绕组之间的绝缘作电的隔离,这样用电器对地就不会有电压,人体即使接触到用电器的带电部位也不会触电,这种变压器称为

隔离变压器

3、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电气设备大多是金属外壳,由于外壳与带电部分有绝缘体隔开,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是,如果绝缘体损坏致使外壳碰线,这时外壳就会带电,若有人触碰立马触电。

为此就要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措施,来有效地防止由设备外壳带电引起触电。

a、保护接地: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导体和接地极与大地可靠地联接,称为保护接地。这种方法适合三相三线制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 如下图: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保护接地示意图

当绝缘体损坏时,外壳带电,由于人体电阻远大于接地装置的电阻,根据并联电流的分配规律,接地电流主要流过接地回路,而流过人体的电流极小,不至于触电。

《电气安装规程》规定:1000V以下的电气设备,保护性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接地体可用埋入地下的钢管,角钢或自来水管。

通常是在电气设备比较集中的地方或必要的地方设置接地极,称为局部接地极,同时在接地条件较好的地方设主接地极,然后将各接地极用干线连接起来,凡需接地的设备都与接地干线联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保护接地系统。

b、保护接零: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变压器中性点引出的零线(也称:中性线)连接,称为保护接零。这种方法适合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如下图: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保护接零示意图

当绝缘体损坏时,外壳带电,就形成单相短路,这一相的电流很大,可迅速将此相的熔丝烧断或使过载断路器保护器自动断开,从而终止外壳带电。即使在断路之前有人触碰外壳,由于人体电阻远大于接零电阻,流过人体的电流极小,不至于触电。

除了在电源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还要在零线的一定间隔距离及终端进行多次接地,称为重复接地,如上图。

单相用电器的保护接零采用三眼插头插座。把用电器外壳接在插头的粗脚或有接地标志的引脚上,通过插座与零线相连,如下图(b):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单相电器的保护接零示意图

要注意正确接零,不可把保护性接零就近接在用电设备的零线端子上,如上图(a)所示,这样当漏电发生时,无法触发断路器,致使人体触电。为了确保安全,保护接零必须十分可靠,禁止在保护接零的线路上安装熔断器或断路器。

保护接零方法简单,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零线是单相负载的工作线路,因此运行中零线上各点的电位并不相等,而且距离电源端越远,对地电位越高,可高达几十伏。为此催生出三相五线制供电。如下图: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示意图

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是将原有的三相四线制中的零线分为两根敷设,其中一根为工作零线【N】,另一根为保护零线【PE】,如上图所示。

单相供电中,工作火线L用【红色】,工作零线N用【淡蓝色】保护零线PE用【黄绿双色】加以区分。如下图: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单相供电线色

c、不允许两种保护方式混用:在同一低压供电系统中,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方式严格禁止混用。如下图所示: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混用【严格禁止】

两种方式混用,由上图分析可见,当采用保护接地的某一设备发生漏电,而熔断器或断路器未断开,漏电电流将通过大地流向变压器工作接地点,零线上出现对地电压U,使所有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都带危险电压,后果是很严重的。

4、安装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又称触电保护器,是用来防止因设备漏电、人身触碰电源造成危害的一种安全保护电器。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漏电保护器的实物

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用电设备的所有电源所都线穿过一个电流互感器【TA】的环形铁心。

正常工作时,由于回路中电流总量不变,来向和去向电流相等,因此互感器中没有感应电流,不会触发脱扣(断路)操作。

漏电发生时,由于回路中电流被漏电流分流,来向和去向电流不相等,因此互感器中有感应电流,经过放大器【A】放大后,启动脱扣机构【QF】,触发脱扣操作,使断路器断开连接,终止漏电。

漏电保护器的主要性能,是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一般动作电流不超过15mA或30mA,动作时间在0.1s以内。

上图(a)所示为双极触电保护器,适用于家庭及电动工具等单相电源电路;

上图(b)所示为三极触电保护器,适用于三相电动机等三相三线制电路;

上图(c)所示为四级触电保护器,适用于三相四线制电路。

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工程上一般都不许带电作业,断电检修时要在闸上挂上电气安全工作标示牌,以禁止别人合闸。必须带电作业时,则要由专业电工按操作要领进行操作。

2.正确安装用电设备。

闸刀开关必须垂直安装,静插座应在上方,以免闸刀落下引起意外事故。电源线应接在上桩头,以保证断开闸刀后刀片上和熔丝上不带电,避免调换熔丝时触电。对于空开,一般上面接进线或火线,下面接出线或负载火线。电灯开关应接在火线上,以保证断开开关后灯头上不带电。使用螺旋灯头时,不可把火线接在跟螺旋套相连的接线桩头上,以免调换灯泡时触电。

3.用电设备在工作中不要超过额定值。

保护电器的规格要合适,不得随意加大。发现用电设备温升过高时,应及时查明原因,消除故障。

4.电气设备停止使用时,应切断电源。

电气设备拆除后,不应留有可能带电的电线,如果电线必须保留,则应将电源切断,并将裸露的线端用绝缘布包扎好。

5.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重点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和外壳接零或接地情况是否良好,还要注意有无裸露带电部分,各种临时用电线及移动电气用具的插头、插座是否完好。对那些不合格的电气设备要及时调换,以保证正常安全工作。

触电急救常识

触电的现场急救是抢救触电者生命的关键步骤。

1.发现有人触电,应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首先是就近断开电源开关或拔下保险丝或关掉空开漏电保护器等可能存在的开关,如果附近没有电源开关和保险丝或空开,也可用绝缘工具拨开或切断电线。在触电者脱离电源前,营救人员不可用手直接接触触电者,以免施救者也触电。

2.如果触电者伤害不严重,应严密观察。

脱离触电后,若神志清醒,但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一度昏迷但很快恢复知觉,应让其躺下安静休息1~2小时,并严密观察,防止发生意外。

3.如果触电者伤害较严重,应立即心肺复苏同时送医院抢救。

脱离触电后,若无知觉、无呼吸、无心跳,应立即心肺复苏并送医院抢救,不要耽搁时间,要不间断心肺复苏直到医生接手。

【延伸阅读:心肺复苏】

心跳、脉搏一旦骤停,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复苏,4~6分钟后会造成脑部及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简称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步骤:

1、判断患者意识。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判断患者意识

大声地呼叫或摇晃,看是否有反应。凑近患者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患者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2、开放气道。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开放气道

将患者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气道堵塞。施救者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下巴往上抬,使得下巴与耳垂的连线,与地平线垂直,才能有效打开气道。

3、人工呼吸。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人工呼吸

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脉,如能感觉到脉搏,那么仅做人工呼吸即可

人工呼吸方法:

最好能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巾,盖在患者口部,防止细菌感染。

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自己大口吸满气,快速将气体吹入患者口中,同时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吹气而扩张,完成后松开鼻子让气体呼出,便完成一次呼吸过程。

每分钟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4、胸外心脏按压。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患者一开始就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分钟后还是没有脉搏,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施救者跪在患者身体一侧,双手重叠十指交叉,下手掌根部按在双乳连线处中间,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双手臂伸直不能弯曲,下压后迅速抬起,每分钟80-100次。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手掌根部置于双乳连线处中间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用手掌根部用力进行按压

与此同时,单人施救30次按压接2次人工呼吸,双人施救15次按压接2次人工呼吸。

注意事项:必须控制力道,不可太过用劲,因为力道太大容易引起肋骨骨折,从而造成肋骨刺破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老人的骨质本身就脆,更要加倍注意。

触电与电伤急救!如何安全用电?

施救同时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触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有所回升,则进一步触摸颈动脉,发现有脉搏即可停止胸外心脏按压,发现有自主呼吸即可停止人工呼吸。

若尽患者一直没有脉搏和呼吸,则一直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医生接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