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建芳:四問人民幣匯率走向

近期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波動顯著提升,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就當前人民幣匯率四個方面的問題做了分析。

诸建芳:四问人民币汇率走向

1

人民幣匯率目前走弱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諸建芳認為,人民幣現階段承壓主要是受到五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是處於階段頂部的美元週期;二是未見明朗的貿易戰預期;三是經常賬戶入世以來首次轉為逆差;四是中美加息週期不同步,利差持續縮小;五是對國內經濟增長、貨幣政策“合理充裕”的擔憂。

“其中美元週期、中國經濟週期以及中美加息週期的‘三期疊加’是這一階段人民幣匯率承壓的關鍵因素,而貿易戰的持續升溫也為匯率上一階段的‘失速下滑’造成了明顯的推動作用。”諸建芳說。

2

人民幣匯率年內波動是否仍會加大?

諸建芳表示,雖然既有壓力仍將持續釋放,但伴隨匯率管理工具效果持續顯現,年內匯率波動將趨緩

事實上,美元指數變化與貿易戰風向變化的超預期波動將主導匯率整體走勢。

諸建芳就預計,四季度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中樞將穩定在6.7-6.9的區間範圍內,而CEFTS人民幣匯率指數將逐步回升至大約93-95的區間水平。

3

資本外流是否可能發生,如何應對?

諸建芳表示,現階段具備資本外流的觸發環境,但應對準備較為充足,不必過度擔憂。

應對資本流動衝擊的工具有匯率政策(價格出清)、外匯儲備(數量出清)和資本管制(數量出清)三種。

諸建芳解釋,目前所處環境與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較為類似,具備資本外流的潛在觸發環境。但目前應對資本外流的工具仍然較為豐富,而從外債佔比以及對外投資的流動等指標來看,仍能完整吸收資本的流入和流出的影響,所以在中短期內不必過度擔憂。

4

人民幣匯率的中長期走勢應當如何?

諸建芳表示,經濟基本面將起主導作用,中長期人民幣將保持強勢貨幣的匯率水平。

匯率的中長期走勢由經濟基本面、匯率制度演化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這三大因素決定,其中經濟的內在因素將起到關鍵作用。

諸建芳認為,在中長期,中國持續的中高速經濟增長以及“去槓桿”的長期推進所帶來的結構性優化將有助於抬升人民幣的實際匯率水平,但同時,相對較高的潛在通脹水平與可能轉為逆差的經常賬戶將對人民幣形成壓力。

“總體而言,內在因素仍將極大程度支撐人民幣繼續走強,匯率形成機制的逐漸完善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雙輪驅動效應也將進一步支撐人民幣長期發展。”諸建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