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靜夜思》其實被人改了兩字,也因此成傳世名篇!

又是一年中秋時,看文章的同時,你是否已經吃過團圓飯了呢?

從古至今,我們國家就對月亮有著特殊的感情。它皎潔、明亮,遠望的黑影彷彿結滿了相思的桂花樹。明月又承載了多少異鄉遊子的漂泊,多少外出未回的歸心。


李白的《靜夜思》其實被人改了兩字,也因此成傳世名篇!


今天的我們,即便不能回家同坐一桌,一個電話,一個視頻也能看到家,看到家人。古人呢?只好寄情詩詞了吧。

時年二十六歲的詩仙,又逢一年秋色,又是一輪明月。孤身一身寄宿在揚州河畔,酒入愁腸帶給自己的更是思念。手握酒壺背倚井欄的他,在皎白月光下灑下來這篇傳誦千古的名篇——《靜夜思》。


李白的《靜夜思》其實被人改了兩字,也因此成傳世名篇!


這首佳作,我想人人都記得吧。但是你知道嗎?今天我們所讀的靜夜思並不是李白所寫,而是後人在李白的基礎上做了些許改動之後的成品。

經過史學家和文學家的研究,諸多跡象都表明了李白當時所寫的是“看月光”以及“望山月”。我們不妨將此二者互換,稍加對比也能品味出其中一二。還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更為順暢舒適,而李白所寫有點滴突兀。


李白的《靜夜思》其實被人改了兩字,也因此成傳世名篇!


那是誰改的詩仙名篇,又是怎麼的才情膽氣敢動太白的詩呢?

根據研究可以確定,這首詩的改動是在明朝時期。而改動原因無非兩點,其一自是當時乃大明王朝。明之一字自然是風骨俱存,天上的明月和我身之明節相輔相成,文人中意也不足為奇。其二便是更加簡單了,才華!


李白的《靜夜思》其實被人改了兩字,也因此成傳世名篇!


無可置疑,李白的才情氣蓋世。小編敢以為一萬年人間,只一個李白!但是時代發展,當時李白的隨口一語,未必就勝得過後人反覆推敲。不可否認的便是今天我們所知道的版本要比李白當時所寫更朗朗上口。

而且其“床前看月光”較“床前明月光”無疑要小氣的多。若是看,何來霜?


李白的《靜夜思》其實被人改了兩字,也因此成傳世名篇!


​所以說我們今天熟知的《靜夜思》可能並非李白原作。但是李白的詩情畫意,千年過後又到中秋,那輪明月所照處仍是滿滿的思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