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鑑別祕籍——少俠拿穩了

古玉鑑別秘籍——少俠拿穩了

大俠大學學的是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就是教你怎麼鑑別寶石)。每次回家過年期間,大家應該都會有很多親朋好友過來串門,拜年的對吧。

大俠的情形和大家唯一的區別是,寒暄完畢,總會有人把我叫到身邊,拿著手機,裡面有一個物件的圖片“小L,我們家孩子前段時間旅遊淘了一個老物件,是某代的古物,賣的可貴了,然後你哥(你姐,你嫂子......)會砍價,降到了多少多少”或者其他類似的背景前奏。

重點來了,不論前邊說的是啥,最終歸到問同一個問題“你看這個東西是真的嗎還有買的值不值?”然後會用一種特別期待的眼神看著你。

古玉鑑別秘籍——少俠拿穩了

每每這個時候大俠就會覺得“全國人民都富裕起來了”是這樣真實。

古玉鑑別秘籍——少俠拿穩了

在這裡大俠鄭重申明:

“貪小便宜吃大虧”這句老話是如此正確。——鑑定完畢!

出門旅遊,買些紀念品,作個念想,我是非常贊同的。古人不是常說睹物思人嘛,購買前再衡量下經濟能力就好。

可是要單純被當地商人的折扣吸引,以為自己今天走了大運,這個信號就很危險了。

一般來說,如果你此時滿腦子都是對方所說的邏輯,按照對方思路進行思考,我勸你還是及時離開就好了。

出去旅遊嘛,看看好風好景,看看當地的風土人情,牽牽同行的愛人小手,都挺好的。


大俠給大家直接上乾貨!

首先,各地古玩小商販說自己商周的你就直接當上周的來聽。

鑑定古玉這個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細說起來,一個學期的學時都只能說是給你講一個目錄,讓你知道一個方法論。要真正掌握這門掌法,恐怕非窮一生之功不可。

古玉鑑別秘籍——少俠拿穩了


古代玉器一定會符合當時的生產條件!

古代玉器一定會符合當時的生產條件!

古代玉器一定會符合當時的生產條件!

重要的事情說3遍,簡而言之,就是超越當時水平而出現的物品基本上就可以說是後人的仿古作品。(在這裡需要特別指出仿古並不意味著沒有價值,具體物品還需具體分析。清代宮廷就有專門設立的養心殿造辦處,來滿足皇室對藝術品的龐大需求,還有不少大師在學習過程中,都會學習前人的技法,也會仿造許多作品,這種仿古作品也是很值錢的。)

咱們不妨從賣仿古玉的商家心裡出發:我賣仿品是為了賺錢,賺到錢是根本目的。

說這點,是因為曾經有好友跟我較真。“L,你說古玉和現代仿品都用和田料,材質都一樣,憑什麼能區分這個就是老的”。也許大家也有這個疑問。

這裡就必須承認一個上面說的前提,賣仿品是為了賺錢。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我能把我仿的賣出去就好了。基本不會有人坐下來,細細揣摩,古人做玉的手法和內涵。這樣做出來的東西只能說是“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那我就一門心思把東西做得一樣,你還怎麼區別!”那個好友繼續較真。

造假也是有成本的大哥!要是造假的人不考慮成本和時間,就是細細揣摩古玉的各種細緻地方,就是為了證明我能做出一模一樣的東西,我驕傲。那這個人就是一流匠人了,他的這件物品價格一般人也接受不了。

迴歸主題,古代玉器一定會符合當時的生產條件!

舉個例子:

古玉鑑別秘籍——少俠拿穩了

玉蟬形出牙環,商代,外徑10.5cm,孔徑3.3cm,厚0.4cm

古玉鑑別秘籍——少俠拿穩了

玉獸面紋戈,商代,長11cm,最寬2.1cm,厚0.5cm

古玉鑑別秘籍——少俠拿穩了

玉孔雀銜花飾,宋代,長7.6cm,寬3.8cm

上面圖1—圖3張圖片分別是不同時期的古玉作品。

有沒有感覺,後來的物品明顯比前代的精緻細膩。所以要是你買的商周古玉,是各種鏤空雕和深浮雕組合起來的,那就很有問題了。古人做玉是手工用砣一點點打磨,純粹靠時間來堆積。每一個雕花都是雕刀,一點點挖下去。商代是很難見到複雜的圖形組合。形成的圖案比較常見的是各種簡練的形象,技法也基本是淺浮雕。


2、要充分考慮風格的統一性,即審美要符合當時的時代特徵。每一個時代的玉器在造型、紋飾和反映文化內容上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就是所謂的時代特徵。

學者張宏傑,在《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中犀利地指出“中國人的性格歷史如同黃河,先秦是上游,清澈見底,漢唐是中游,雖泥沙俱下,畢竟有波濤洶湧之雄大氣象。明清是下游,經常斷流,已奄奄一息。

人性如此,更不用說人雕刻出來的物品了。這個體現在玉器上來說就是:各時代的玉器作品終究是由處於各個時期的匠人制作,很難逃脫時代審美的框架來開創新風。

比如,漢代玉器崇尚簡潔之美,所以玉器有“漢八刀”之稱。宋代工藝精巧,技法細膩。明代傢俱,尚粗獷之風,故得名“粗大明”。

古玉鑑別秘籍——少俠拿穩了

黃玉琀 漢,長6.3cm,寬3.2cm

關於這點,即使沒有系統學習,我們也可以從傳統文學中感受到這種不同時期的變化。

先秦時期的人們在野獸的威脅下,活的十分艱難,但性格也格外強健,沒有太多的感悟傷懷,風格大多簡練,明快,敬畏自然。

例如:《詩經》裡面有許多篇章,大膽地描寫愛情,甚至性愛。例如《詩經·召南·野有死麇》:“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舒而脫脫兮,無感我蛻兮,無使尨也吠。”

意思是有個獵人在野外打死了小鹿,用白色的茅草把它包好,用來做為獻給少女的禮物。一個少女對他動情,他就趁機挑逗她。最後三句很生動地表現出那個少女和獵人一起走向密林深處的心情:輕輕地走,慢慢地走,不要急躁,不要碰我腰間的圍裙,不要惹那黃狗嚇人地汪汪叫。

這首詩不直接寫性,只是描寫二人向林中深處走去的心情,多麼含蓄,又多麼自然健康!那時候的中國人並不認為性是一件見不得人的需要遮遮掩掩的事,中國人的自然本性還沒有被後來的文化閹割。

唐朝國立強盛,有唐一朝整個風格是雄健與陽光,是雍容華貴,大氣磅礴。

唐人喜歡畫駿馬、蒼鷹和牡丹。因為這幾種熱烈、奔放、大氣。唐朝的景象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唐朝軍事是“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在審美上,唐朝以健碩為美,唐朝男子並不孱弱,文人形象是騎馬縱酒,持劍天涯。唐朝文人是“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他們熱情地嚮往建功立業。李白“十五學劍術”“一射兩虎穿”;岑參“近來學走馬,不弱幷州兒”。他們下馬能飲酒,上馬能殺人:“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劇孟同遨遊。”(李白《白馬篇》)

另外,唐朝作為當時國際上的大帝國。文化中也非常有開放性,吸收和融和是唐代文化的另一個特點,它以博大的胸襟如“長鯨吸百川”似地吸收外域文化,從其它文化中採擷英華。

古玉鑑別秘籍——少俠拿穩了

唐 胡人騎駱駝陶俑

宋代雕塑體型普遍變小,竹雕、木雕、象牙雕大行其道,它們均以小巧細緻,富有生活情趣而取勝。小山富士夫說:“唐瓷華貴,宋瓷純淨,明清瓷器精細俗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